星河中短篇科幻作品_白令桥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令桥横 (第5/7页)

课本上都不会允许这种景像出现。

    “对于蚂蚁来说,花园小溪上悬空钢桥的变形是微乎其微的。”市长居然使用了一个自然主义色彩很浓的比喻,令我十分惊讶。“只要材料在复合应力下的强度──当然主要是弯曲抗压强度──足够大的话,再长的简支梁也能应付。”

    对此我沉默不语。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

    “你的怀疑是对的,不可能没有拱。事实上有两份图纸。”市长笑笑,终于老实承认。“无论强度多大的刚性材料,终归抵抗不了地球重力的拉扯,难免会有自然沉降。一个解决办法是使用支撑,可是解冻后的白令海峡底部情况复杂,变幻无常,即使勉强下墩,为了保持长期稳定也需要常年维护,与其如此,还不如一了百了地不用桥墩,再说我也认为那样反映不出工业文明的壮观。如果搞成钢索牵拉桥,在风力影响下钢索的动荡会使桥上楼房的用户感到不安。因此我想到了拱形结构,而且为了不使拱形露出来,我不能采用上承式,也就是像贵国建筑学方面的祖师爷鲁班所设计的赵州桥那种结构。”

    “李春。”我纠正道。“鲁班爷造赵州桥只是传说。”

    “好吧。”市长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而拱架与桥体之间曲直相交的中承式结构也会露出一定的拱架。因此我决定使用下承式,也就是让刚硅拱架整个位于桥梁上方,同时在它的两边建造楼房,这样便可以把整个拱架挡住,使人们误以为它无墩无拱——实际上是真无墩而假无拱。”

    “正盖的那些楼房都是摩天大厦吗?”对此我深表怀疑。“那么长的拱,只要稍微有一点曲率拱高就相当巨大,能遮住吗?”

    “拱的曲率的确相当小,在中央地段你甚至会误以为它与桥面平行。”市长说这话时神情颇为淘气。“正在建设的楼房已经遮住它了,难道你没注意到它在楼群中的生长?”

    我这才明白校园建设为什么要与桥梁建设同步。但我感到这种掩盖没有任何意义,这种刻意追求形式的做法根本不符合工业文明的原则。

    “还是那句话,只是为了起到一种震撼效果。”市长同意我的看法。“数百年来,海峡为海上航行带来了方便,却也起着阻碍陆路交通的作用。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发展,在海峡上架设桥梁,实现海峡交通的主体布局,已成为一种迫切需要。而现在——”市长稍做停顿。“当公众普遍认为美学意识在当前我们这个唯物质主义的时代里正在逐渐衰退的时候,我唯一能够说服他们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可以表现的强大的工业文明就是美的。”

    工业文明就是美的。我同意。但是这种美将付出代价。

    “两边大厦中间路,这是一个独特的造型。从力学观点来说无泄可击,只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而从美学观点上看则显得格外出众别具一格。”市长的得意溢于言表。“我计划把这一造型叫做‘塔科马峡谷’。”

    我不禁愕然得瞠目结舌。

    “看来小伙子还真有不少桥梁史知识。”市长为自己刚才最后一句话所起到的效果沾沾自喜,微笑着挥挥手表示我可以退场了。“但我这个人从不迷信,甚至喜

    【7】

    每一名建筑工程师都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上个世纪上半叶,横跨于美国华盛顿州普吉特海峡塔科马峡谷上的一座钢结构大桥被风“刮”断了。

    我回到自己的寓所,再次观看网络中有关塔科马大桥悲壮的史诗般镜头:

    1940年7月1日,造型优美的塔科马钢铁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刚投入使用就出现上下起伏的振动,引得许多人驱车前往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11月7日晨7:00,顺峡谷刮来的8级大风带着人耳不能听到的振荡,激起了大桥本身的谐振。在持续3个小时的大波动中,整座大桥的上下起伏竟达1米之多。10:00时振动变得更加强烈了,其幅度之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数千吨重的钢铁大桥由刚性变成了柔性,像一条缎带一样以8。5米的振幅左右来回起伏飘荡。高达数米的长长波狼在沉重的结构上缓慢爬行,从侧面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正在发怒的巨蟒。在整个过程中共振在不断地逐渐加强,但是谁也想不到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结局本来是设计师们应该预料到的,现在它马上就要发生了。

    11:10,正在桥上观测的一位教授保证说:大桥绝对安全。可他话音刚落,大桥就开始断裂,教授沿着桥上的标志线安全地退了下来。就在这一瞬之间,桥上那承受着大桥重量的钢索在怪物般起伏的进攻下失去了束缚力,猝然而断。大桥的主体从天而降,整个拍落到万丈深渊。桥上的其他构件也难逃噩运,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各种构件像巨人手中的玩具一样飞旋而去。当时正在桥中央的一名记者赶忙钻出汽车,拼命抓住桥边的栏杆,用手和膝盖爬行着脱了险。整座大桥坍塌了!车里的小狗和汽车一起从桥上掉落,成为这次事故的唯一牺牲者。

    在观看这些镜头的同时,由于近来对桥梁发展史的偏爱,我专门注意了塔科马大桥的跨径——853米。

    网络有关区域除了存有事故本身的资料,还张贴有许多有趣的轶闻,比如——

    事故发生后人们才得知,大桥投保额达800万美元的保险金早已被保险公司的一名外勤工作人员私吞,为此他当然锒铛入狱。不过这名贪污犯讥诮地指出,假使此事再晚发生一周他就能逃脱干系,因为那时大桥管理人员将取消所有的保险合同,他们坚信大桥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当地银行本来在桥边立有一块招牌,宣称他们的银行“像塔科马大桥一样可靠”可大桥一塌他们慌忙把它拆除了。

    再比如——

    大桥坍塌后州长在演说中声称:“我们还要照以前那样建造一个完全一样的桥!”著名工程师冯·卡门听说后马上给州长拍发了一份电报“如果你要照以前那样修建一个完全一样的桥,那它就会完全照以前那样倒塌在完全一样的那里。”

    “塔科马大桥毁于共振。”在我的虚心请教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