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陈友谅不死掉朱元璋睡不着 (第2/4页)
到门口,摘去竹笠,脱去蓑衣,伸手敲门。李醒芳在里面问:“这么晚了,是谁呀?” 胡惟庸大声说:“你连老同乡胡惟庸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吗?” 里面的李醒芳显然大为惊讶,看了一眼楚方玉,一时怔住。 楚方玉问:“胡什么?是谁呀?” 李醒芳小声说:“我跟你说过的,同乡,最有才干的那个,刀笔很厉害,一纸状子杀了三个县令,两个平章,一个左丞,一个右丞,在前几年轰动江南啊。” 楚方玉说:“这种心术不正的人,你斗不过的,不必交往。” “人家雨夜来访,岂可拒之门外?”李醒芳欲去开门。 楚方玉说:“那我要回去了。”说着拿起桐油纸伞,从后门走了,李醒芳说了句:“明天再见”也不挽留。 时下陈友谅与朱元璋兵戎相见,李醒芳猜不透胡惟庸为何而来,但他还是很客气地说:“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我是在客中,居无定所,亏你能找上门来。” 胡惟庸抖抖身上的雨珠,说:“仁兄又低估了我胡某人的本事。” 李醒芳请他坐下,说:“不敢,不敢。不过,那年乡试时,在江南贡院门外,你我打过一次赌,你可是输了。” 原来他们打过赌,胡惟庸夸下海口,说二十年后自己要当宰相。 胡惟庸说:“我说的是二十年为期,现在才六年啊,我说我二十年后做丞相,还有十四年,你等着吧。” “可你连中书省的七品都事还没当上呢。”李醒芳说“距正一品的中书令不是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吗?十四年何其短。” “我并没限于元朝的官职。”胡惟庸说“我现在就是都事,正七品,不过是朱元璋那里的。” 李醒芳哈哈大笑,笑他虽是七品,却是个带伪字的,草寇而已。 胡惟庸也反唇相讥:“你虽为翰林,不也是个伪的吗?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胜者王侯败者贼,我看醒芳兄是上了贼船了。” 这话说得李醒芳的脸很不是颜色。 胡惟庸见他认真了,马上打哈哈地说:“玩笑,玩笑!” 李醒芳揭开茶壶盖看看,说:“茶凉了,我去烧一壶开水。” 胡惟庸说:“方才在外面还听到嫂夫人的声音,怎么转眼不见了?”李醒芳说:“我尚未娶妻,哪有夫人?方才走的是一位朋友,与苏坦妹齐名,并称楚苏的楚方玉。” “她呀,不得了的人物。”胡惟庸说“大名如雷贯耳,你怎么不替我引见一下?” “改日吧。”李醒芳说。 胡惟庸犹念念不忘:“原来李兄有幸与楚苏之楚交往,令人羡慕,据说,她的姿色也是艳冠群芳的。” 李醒芳道:“苏坦妹也是色艺双绝,不是叫你的主子砍了头吗?” 胡惟庸尴尬地一笑,不敢再说这个话题。 李醒芳和胡惟庸喝着茶,李醒芳问:“你来此地是公事、私事?不会是专程来找我的吧?” “当然是来看望老同乡、老朋友了。”胡惟庸言不由衷地说。 李醒芳当然不相信,问:“你怎么会知道我在这里?” 胡惟庸说:“这你又忘了我的本事了。你忘了给过我一张达兰皇后的画像了吗?现在我们主公朱平章手上。” “我当初就不该给你。”李醒芳有些后悔,说他未必安好心。 胡惟庸一笑,话锋一转,说:“这里很快就要树倒猢狲散了,大难临头各自飞,你有何打算啊?” “你是来当说客的呀!”李醒芳说“早了点吧?大汉尚有湖广之地,精兵良将几十万,谁输谁赢还不见得怎样呢!” 胡惟庸说:“你不过是个门客而已,何必为人家张目。陈友谅不是快死了吗?他一死,还不是旗倒兵散?仁兄还不该早做打算吗?” “谁说他快要死了?”李醒芳不想说出实情。 胡惟庸说:“实话告诉你,我是带着祭祀三牲前来吊唁的。也许这会儿他已经寿终正寝了。” “不可能!我是个没用的人,你也不必说服我去倒戈。” 胡惟庸显得很诚恳“人都说,良禽择木而栖,人也一样。朱元璋为人敦厚、仁慈,文韬武略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我已向朱元璋推荐了阁下,现在去,总比陈友谅灰飞烟灭了再去好些。” “谢谢你的美意,我本来无意于官场、仕途。我本来也无意在陈友谅这里混,很快就回乡下去了,写诗作画,过我的自在日子。” 这时门外灯火一片,车声、人声嘈杂。 一个官员推门进来,说:“李翰林,宫中有请。” “现在?”李醒芳问“谁请我?” 官员道:“自然是皇帝陛下。谕旨请带上画笔画纸。” 李醒芳更觉惊奇不解,他一面换衣服,一面对胡惟庸说:“真是对不起,官身不由己。明天我请你饮酒。” 胡惟庸说:“你快去忙吧。”他决定跟在李醒芳后面,见机行事。 最后的画像 李醒芳坐进了华贵的大轿,被人簇拥着抬走了。胡惟庸三人紧紧地尾随而去,他们在暗处,没有人注意。 陈友谅临时营帐岗哨林立,李醒芳下轿时还听见有一个值夜高官在叫:“皇帝圣谕,各将士不得松懈斗志、防止贼人来劫营!”声音传递下去,此起彼伏。 李醒芳被人引进帐中。已经混入了敌营的胡惟庸三人,此时已穿上了陈友谅军的号衣,正混在人群中。大帐空空荡荡,一块大幕把中军帐辟成了两半,大幕前端坐着丞相张必先。 李醒芳向张必先施礼:“丞相大人安好。不知深夜召我何事?皇帝陛下可好?” 张必先脸上的肌rou跳了几跳,说:“好,好。想请你再画一张像,皇帝陛下久有此意,一直因鞍马、舟船劳顿,总是没有画完,今天总算空闲下来了。” 李醒芳很纳闷,道:“正在打仗,用得着这么急迫吗?” “这倒无须担忧,你怎样做也打扰不着他了。”张必先向内宫摆摆头,两个太监刷一下拉开帷幕,李醒芳吓了一跳,里面停放着一张灵床,头前点着长明灯,陈友谅穿着皇帝的衮冕,静静地仰卧在灵床上。 李醒芳看见,达兰扎着孝带,坐在灵床前,眼睛都哭肿了。 李醒芳大惊:“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