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第5/8页)
经在牌九桌上了,抽不出空写信,把他找到一边,连话带庞二的收帐凭证,一一交代明白,陈世龙随即坐了刘不才包雇的快船,连夜赶到杭州。 胡雪岩一块石头落地。不过事情也还相当麻烦,非得亲自到上海去一趟不可,而杭州还有杂条要料理。尤其是意外发现的买洋枪这件事,搞得好是笔大生意,由此跟洋人进一步的交往,对他的丝生意也有帮助,而搞不好则会得罪了黄抚台和龚家父子,倘或迁怒到王有龄和嵇鹤龄身上,关系甚重,更加放不下心。 看他左右为难,陈世龙便自告奋勇:“胡先生!”他说“如果我能办得了,就让我去一趟好了。” 胡雪岩想了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你一个是办不了的,要托尤五!” 他断然决然的作了决定:“你先到松江,无论如何要拖着他在一起。其余的事,我托老古。”于是整整谈了一晚上,指点得明明白白。第二天一早,陈世龙就动身走了。就在这天,裘丰言所上的说帖有了反应,一大早便有一顶蓝呢大轿,抬到裘家门口,跟班在拜匣里取了张名帖,投到裘家“门上” 看门的是早就受了嘱咐,一看帖子便回说主人出门了,其实裘丰言刚刚起身。客是走了,名帖却留了下来,是炮局坐办龚振麟来拜访过了。裘丰言大为兴奋,一直赶到阜康钱庄,见了胡雪岩就说:“鹤龄好准的阴阳八卦!你看,老龚果然移樽就教来了。” “你见了他没有?” “自然不见。一见便万事全休,他要一问,我什么也不知道,真正是‘若要盘驳,性命交脱’!” “没有那样子不得了,你别害怕。走,我们到鹤龄那里去。” 海运局年底清闲无事,嵇鹤龄在家纳福,冬日晴窗之下,正在教小儿子认字号。看到裘丰言的脸色,便即笑道:“必是有消息了。” “是啊!”裘丰言答道:“一路上我在嘀咕,从来不曾干过这种‘戳空枪’的把戏,不知道应付得下来不能?” 他担心的是本无其事,亦无其人,问到洋人在何处,先就难得回答。然而在胡雪岩和嵇鹤龄策划之下,也很容易应付,细细教了他一套话。裘丰言才真的有了笑容。 “我要去回拜,得借你的轿子和贵管家一用。” “不好!”嵇鹤龄未置可否,胡雪岩先就表示异议“那一下就露马脚了。” “不错,不错!不要紧,我可以将就。” 裘丰言朋友也很多,另借一顶轿子,拿他的门上充跟班,将就着到炮局去回拜,名帖一递进去,龚振麟开中门迎接。他家就住在炮局后面,为示亲切,延入私第,先叫他儿子龚之棠来拜见,一口一个“老伯”异常恭敬。“丰言兄,久仰你的‘酒中仙’,我也是一向贪杯,颇有佳酿,今天酒逢知己,不醉无归。” “一定要叨扰,未免不成话!” “老兄说这话就见外了。”龚振麟嘱咐儿子:“你去看看裘老伯的管家在哪里?把衣包取了来。” “不必,不必!”裘丰言说“原来是打算着稍微坐一坐就告辞,不曾带便衣来。” “既如此,”龚振麟看看客人,又看看儿子:“之棠,你的身材跟裘老伯相仿,取一件你的皮袍子来。伺候裘老伯替换。” 裘丰言心想,穿着官服喝酒,也嫌拘束,就不作假客气,等龚之棠叫个丫头把皮袍子取了来,随即换上,是件俗称“萝卜丝”的新羊皮袍,极轻极暖,刚刚合身。 未摆酒,先设茶,福建的武夷茶,器具精洁,烹制得恰到好处。裘丰言是随遇而安的性格,跟点头之交的龚振麟虽是初次交往,却象熟客一样,一面品茗,一面鉴赏茶具,显得极其舒适随便。而龚振父子也是故意不谈正事,只全力周旋着想在片刻之间,结成“深交” 品茗未毕,只见龚家两个听差,抬进一坛酒来,龚振麟便说:“老兄对此道是大行家,请过来看看。” 裘丰言见此光景,意料必是一坛名贵的佳酿,便欣然离座,跟龚振磷一起走到廊下,只见是一坛二十五斤的花雕,坛子上的彩画,已经非常黯淡,泥头尘封,变成灰色,隐约现得有字。拂尘一看,上面写着:道光十三年嘉平月造。 “哟!”裘丰言说:“整整二十年了!” “是的。在我手里也有五六年了。一共是两坛,前年家母七十整寿,开了一坛,这一坛是‘尊因吾辈到时开’!” 裘丰言自然感动,长揖致谢,心里却有些不安,这番隆情厚意,不在胡、嵇估计之中、以后投桃报李,倒下不了辣手了。 就在这沉吟之际,龚家听差已经将泥头揭开,取下封口的竹著说:“裘老爷,你倒看一看!” 探头一看,坛口正好有光直射,只见一坛酒剩了一半,而且满长着白毛,这就证明了确是极陈的陈酒,裘丰言果然是内行,点点头说:“是这样子的。” 于是,龚家听差拿个铜久,极小心地撇净了白花,然后又极小心地把酒倒在一个绿瓷大坛中,留下沉淀的不要,又开了十斤一坛的新酒,注入瓷坛,顿时糟香扑鼻,裘丰言不自觉地在喉间咽下一口口水。 回屋入座,但见龚家的福建菜,比王有龄家的更讲究,裘丰言得其所载,在他们父子双双相劝之下,一连就干了三杯,顿觉胸隔之间,春意拂拂而生,通身都舒泰了。 等小龚还要劝千第四杯时,裘丰言不肯“这酒上口淡,后劲足,不宜喝得过猛。”他说“喝醉了不好!”“老伯太谦虚了!无论如何再干一杯。先干为敬。”说着龚之棠“啯、啯”的,一口气喝干了酒,侧杯向客人一照。 裘丰言也只好照干不误。自然,他的意思,龚家父子明白,是要趁未醉之前,先谈正事。事实上也确是到了开谈的时候了。 “昨天我上院,听抚台谈起,老兄有个说帖,”龚振麟闲闲提起“抚台嘉赏不已!说如今官场中,象老兄这样的热心又能干的人,真正是凤毛麟角了。” “那是抚台谬奖。”裘丰言从容答道:“抚台是肯做事的人,不然,我也不肯冒昧。” “是啊!抚台总算是有魄力的。不过做事也很难,象这趟买的洋枪,是京里的大来头,不晓得那普鲁士人具何手眼、力量居然达得到大军机?价钱当然就不同了,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抚台把这桩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委了我,好不容易才磨到这个价钱。我做了恶人,外面还有人说闲话,变得里外不是人,这份委展,别人不知道,你老兄一定体谅!” 裘丰言心想,他拿大帽子压下来,也不知是真是假,此时犯不着去硬顶。 好在胡雪岩已授已四字妙诀:不置可否! 于是他点点头答了一个字:“哦!”连这大军机是谁都不问。 “我现在要请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