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星河的生韩松中短篇科幻作品 (第4/4页)
。”我说。 “亦合吾意。”“不要再告诉别人了。”然而,不停地在点唱的于向昀也发觉了异样。 她悄悄向我透露:机器并未转动。音响师根本没触动过任何一个按钮。那音乐是从空气中自动生出来的。是不绝的泉水。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我喝干一瓶啤酒,痛快地说。 “谁又说有什么不好了呢?”她也一饮而尽,一脸的洒脱。 是的,谁会在乎这个呢?为这事感到痛苦的,是二十世纪的纯文学作家们。而我们确要尽欢。 我们还嫌这里的科幻味不浓。可惜没有火星人前来助兴。 那两个年轻的音响师,似笑非笑地看着我们,像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我觉得,他们一定能理解我们的心情。毕竟是同龄人,虽然,我们双方生活的时空结构肯定有很大不同,他们对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也许毫无兴趣。我站起来,走近窗口。大街上缈然无人。我朝天上望去,一眼看见了真正的星河。它明亮宽阔得有些出人预料,它的光焰蔑视一切城市的杂光,把百亿年前的事件精确地熨压在我这个小人物的心灵上。我长叹了一口气。 这时,传来了吟哦的声音。是那个坐在角落里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名字的诗人在即席赋诗。他是于向昀带来的一个朋友。他吟道: 今夕是何年? 音乐无限, 风流有边。 谁曾忆星河腼腆, 凌晨灿烂? 机器一夜间, 也智慧联翩。 让宇宙入诗, 让魔鬼入画, 让薛定谔发言。 你们这群轮回猫, 明日悔来谁人怜!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体味着这首诗在各自心中引起的奇异反应。而诗歌本身则从头至尾、又从尾至头被无穷无尽地反复吟哦。不知不觉中,夜渐渐深了,大厅里的人渐渐少了。路远和有家的人陆续走了。有的互道了再见,而大部分的人,在我们都不知道的时候,便不辞而别悄然告退了。 最后,只剩这么些人:杨平、严篷、星河、陈勇、吴岩、邝平、《科幻电影与未来时代》的编导、诗人、我、于向昀、音响师、江渐离、李可、罗洪斌以及一个我不知名的女孩。 星河已露出倦意,呆呆地看着电视屏幕,心事重重。空气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氛围,与晚会开始时又有所不同。严篷与搞电影的那个人大聊《星船伞兵》,言语越来越玄妙晦涩。吴岩脸色凝重,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罗洪斌的一篇新作手稿。诗人仍然在独自吟诵,而声音小得已完全听不见。他沉迷在与自己心中某个人交流的境界中。 杨平此时说:“春梦了无痕。”我想起了这位曾在南京大学天文系就读的作家的一些小说。在他那里,宇宙和星系成了任人拨弄来拨弄去的一堆筹码,毁灭随时都在发生。 我于是回应道:“良宵不再。”其实,我们都希望良宵长久。谁都不愿离开。然而终于到了分手的时候。我因为无所缘由的害怕而浑身颤抖起来。但当最后的时刻到来时,什么离奇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我第一个出门。我回头看了看。我发现,来的时候,这里明明是一家酒店,现在,却变成了旅馆。我想,一定是我先前看错了。 我等了等,以为其余人会跟出来,我好对他们说再见,尤其是星河。但却再也不见人影。他们都从后门走了吗?为什么不跟我打声招呼?这时,有出租车停在我跟前。司机说“去哪里啊?”我犹豫了一下,钻了进去,忽然一阵心酸。 司机说:“我像在哪里见过你。真的,一部电视剧里?”“不可能吧。”我的语调一定很伤感。 我倦怠已极,回到家里,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我休息得并不好,因为梦境中一直泛滥着晃动不休的灰色人影和凭空而来的彩色音乐。 第二天的生活就是重复昨天。我又踏上了那条熟悉的传送带,去到“作坊七十”这是东城区最大的一家梦想工场,整个工艺流程使用的是索尼公司最新上市的机型,因此回头客也最多。梦想工场使市民的生活质量在夜晚与白天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我来晚了,前面已排了老长的队。队里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好不容易轮到了我。表针又快指向下午五点半了。我着急起来。怕是来不及了。 “您好。”笑眯眯的伙计向我招呼。这人好面熟。记起来了,是昨晚那两个音响师之一。 “过得怎样?”他的同伴也凑了上来。 “谢谢你们。昨晚很精彩。是我今生最难忘的一夜。我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我想再同样购买一次,在今晚使用。”他查了一下全意识合成机屏幕上显示出的申请记录,说:“非常对不起,今天没有其他客人愿意实施这样的想像。因此我们无法出售您需要的行为——这必须是一个多人合作的美梦。”“难道一个人都没有吗?昨晚可有一百多人!连张劲松都从大洋彼岸赶来了。而且,那是有关科幻啊。”激动人心的场面复现于眼前。我们明明已经商定了要使科幻大行其道。 “科幻?”他像是没听懂。梦想工场的生意太好了,这些店员太忙了,每小时都要处理千万个主题。健忘是在所难免的。 但他还是很认真负责地又查了一遍。的确没有别的客人持有与我同样的意向。 “一夜之间,大家都不选择做科幻作家和科幻迷了…”我很伤心。但我仍不死心。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他又输入了一串口令,看了看显示的结果,说:“回忆组的登记目录里也没有客人的申请。看来,不但没有人愿意想像,而且也没有人愿意回忆您所希望的事情啊。”我知道就我一个了。这是不能进行一次合唱的。我说不出有多么难过。毕竟,昨夜有那么多人登场,大家通过购买同一个想像和回忆而会聚了起来,为自己也为对方带来了欢笑和憧憬。这难道是巧合? 昨天,到底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呢? “为什么是一九九八年七月十日呢?这一天到底有什么特别呢?”我自言自语。 “您到底怎么啦?”年轻人之一关切地询问,声音明显是从虚无中合成的。另一位则神秘而揶揄地笑起来,而他嘴角的肌rou竟没有一丝在动。 我的脸肯定一下红了。技术恐惧症使我无地自容。 “就连回忆也是一种想像嘛,”年轻人说“但广告上说这跟波粒二象性无关。”我摇摇头,怏怏向另一家工场走去。我问了一家又一家,也没有找到愿意接受我申请的商家。天地间正在落叶。这是我的季节。我拄着杖,佝偻着蹒跚而行。夜色已经陈腐不堪。 我看不见横贯天空的瑰丽星河,而只能目睹街灯把我孤独的身影投射在漫无尽头的传送带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