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4页)
第六章 我另外一种恶习要糟糕得多。我对人没有多大兴趣,离群索居,对于人的事情始终抱着嘲讽和鄙视的态度。 我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时,还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一点。让人们自己去相处吧,而我则把自己的柔情、爱慕与同情赠送给自然的无言的生活。我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开始时我也完全做到了。 夜里,我上床睡觉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好久没去过的某座小山、森林边缘某处的一棵孤零零的我所心爱的树。它此时此刻挺立在夜风中,做着梦,也许在打盹儿,在呻吟,在摇晃树枝。它会是怎么一副模样呢?我离开屋子,去探望它,极其温柔多情地端详它,心中怀着它的朦胧形象回家。 你们在笑我。这或许是迷途的爱,但不是滥用了的爱。不过,我怎样由此找到通往对众人的爱的道路呢? 一件事情做开了头,接着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极好的想法。关于我的重大作品的设想隐隐约约地在我的脑海里漂浮,越来越近了,越来越有实现的可能了。如果我的爱使我变成了—个能cao森林和江河的语言的作家,那末,我又对谁去讲这种语言呢?当然不仅是对我所心爱的,而且首先是对众人,我要成为众人的爱的向导和教师。可是,我不受众人,对他们抱着粗鲁和嘲讽的态度。我感觉到了这种矛盾,感觉到了有必要克服这种与众人格格不入的冷漠态度,也要友爱待人。这是困难的,因为孤独和命运恰恰在这一点上已经使我变得冷酷无情,习性难移。不论在家中或在酒店里。我尽量使自己少对人采取拒斥的态度,在路上遇到别人也客气地点头,但这是不够的。我也看到,我已经把自己同众人的关系完全败坏了,因为人家态度冷淡,不相信我是在设法亲近他们,甚至以为这是一种嘲讽。最糟糕的是,我差不多已有一年没去那位学者家里了,而那是我唯一有熟人的地方。我感到必须首先去那里走访,寻找一条进人当地社交圈子的途径。 我自己可笑的性格反倒帮了大忙。我刚想到那家人家去,脑子里就显现了伊丽莎白的形象。她站在塞甘蒂尼画中的云面前时多么美啊!我突然领悟到她对我的渴念和忧郁又多么有同感啊!于是,我头一回想到要同一个女人结婚。在这之前,我深信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娶到妻子,因此我玩世不恭地听之任之。我是诗人嘛!游子嘛!酒徒嘛!隐士嘛!现在我自以为认识到,我的命运将要借相爱结婚的机会,为我架一座通往人世的桥梁。样样事情看来是那么诱人,那么有把握!伊丽莎白同我意气相投,这一点我过去已经感觉到了,看到了;另外,她禀性高尚,有接受能力。我回想起,在谈论圣克利门蒂以及后来观赏塞甘蒂尼的画时,她的美是如何显现出来的。而我呢,多年以来从艺术和自然那里搜集了一份丰富的财产深藏在心中;她将从我那里学会观察比比皆是的沉睡着的美;我将使她置身于美和真的环境之中,使她的脸和她的心灵忘却一切阴暗浑浊,使她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奇怪的是,我根本没有感觉到自己这样突然转变是多么可笑。我这个孤独古怪的人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坠入情网的少年,竟梦想着新婚的幸福和如何安排自己的家庭生活了。 我匆匆去到那个好客的人家,一进门就受到好心的责备。我多次前往。走访若干回之后,在那里又遇到了伊丽莎白。呵,她真美!她的外貌一如我过去把她当作自己的情侣来想象时那样的美丽、幸福。她亲切地问候我,甚至可说是怀着由衷地使我幸福的友好感情。 你还记得那个有红色纸灯、有音乐、泛舟湖上的夜晚吗?你还记得我的爱情表白在萌芽中就被窒息的那个夜晚吗?那是一个热恋的少年悲伤而可笑的故事。 热恋的成年人彼得·卡门青的故事更可笑,更悲伤。 伊丽莎白仿佛顺便说起,不久前她已经成了人家的未婚妻;我听了便祝贺她,还结识了前来接她的那位未婚夫,我也向他表示了祝贺。整个晚上,我的脸上挂着一个慷慨大度的施主的微笑,象一个假面具,累赘、讨厌。事后,我既没有奔入林中,也没有跑去酒店,而是坐在自己的床上,呆望着油灯,直到它发出臭气熄灭为止;我愕然,我昏乱,最后重新清醒。痛苦和绝望再次在我头上鼓动黑翼,我躺着,渺小、软弱、心碎,痛哭流涕。象一个孩子。 我马上收拾行装,翌日清晨便到车站乘车返回故乡、我渴望着重新攀登泽恩阿尔卑施托克,回顾我的童年时代,去看看我的父亲是否还活着。 我们彼此都已经变得陌生了。父亲头发全白了,有点驼背,外表的特征不那么显眼了。他待我态度温和,带点敬畏,也不问长问短,甚至要把他自己的床让给我睡;看来我这次回家不只使他感到出乎意料,还弄得他不知所措。这所小房子仍旧归他所有,草场和牲口卖掉了,他收一点租金,这儿那儿的干一点轻活儿。 当他留下我一人在屋里时,我走到先前放着我母亲的床的地方,往事象一条平静宽阔的江河从我一旁流过。我不再是个少年了,我于是想到,真是光阴似箭,我自己也将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驼背小老头儿,躺在那里痛苦地死去。在这间几乎依然如故、寒碜破旧的小屋里,在我度过童年、学过拉丁文、目睹母亲去世的小屋里,产生这些念头是很自然的,它给我带来了安宁。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忆着青年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时,我突然想起在佛罗伦萨学到的罗棱索·德·美第奇①的诗句: 青春何美好, 华年逐岁逝。 欢乐趁今朝, 明日恐已迟—— ①罗·德·美第奇(1449—1402),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国君,许多著名人文主义者聚集在他的宫廷里,使当地成为文艺和科学的中心。他创作的彼特拉克风的情诗和民歌风的歌谣显示了他本人的艺术才具。 我同时感到惊异的是,我把对于意大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