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十九世纪末期的竞争 (第3/4页)
。5英吋中间炮,航速达到了20。16节。虽然三国同盟已经缔结,但是奥意之间的造舰竞赛也看不出什么缓解的迹象。 发布*** 发布在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帝国可以说是国运不佳。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然而这个改革稍稍却被奇迹般崛起的中国所打断,远东刚刚获得的领土再一次丧失使亚历山大二世的威信大为降低。俄国海军在1881年建造了4艘“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II)”级战列舰也采用了炮台炮,不过配置方式却采用了独特的前方并列两座两联,后方一座的等边三角形式,扬弹装置也采用了电动式。这种舰艇虽然独树一帜,但是后继舰艇则表现平平,直到1890年开工的“波尔塔瓦(Полтав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以及“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号,这三艘军舰算是赶上了世界的水准,随后,俄国分别向法国和美国订购了“皇太子(Цесаревич)”号和“列特维赞(Ретвизан)”号战列舰,俄国人被看似精致的法国战舰所倾倒。当然也是由于俄法同盟,俄国海军在法国技术的支援下,建造出了几种近代战列舰“佩列斯维特(Пересвет)”级以及号称俄国海军前无畏级集大成之作的“博罗季诺(Бородино)”级等一大批战列舰,俄国海军看似前景无比。但是,依然是远东的问题让俄国再次丧失了其应该得到的发展机遇。 发布俄国念念不忘背后的威胁,不断加强的中国始终威胁着这个广阔大帝国的腹部,俄国采取的策略就是挑拨中亚民族和中国的对立,以扩大自己的影响,一个象征性的事件就是在俄国派遣的“鞑靼志愿军”支持下,喀尔喀人在1904年5月宣布成立“大蒙古汗国”此事最终导致了中俄草原战争的爆发,虽然这场战争主要在陆上进行,但是俄国在太平洋的最大基地: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周围,展开了一系列的围困战和小规模海战。这些战斗中,中国及其仆从国高丽、日本、虾夷舰队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俄国海军的明星:马卡洛夫(СтепанОсиповичМакаров)海军上将也随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在与中国舰队的激战中葬身大海,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事实上遭到了溃灭。万里驰援的波罗的海舰队也在次年初在南中国海的朋古兰岛附近遭到刘步蟾将军麾下的中国海军痛击,俄国舰队一蹶不振。这场战争也在俄国的失败下结束,战后的《柏林条约》规定俄国不得在远东配置战列舰和不得构筑要塞,更是让俄国在远东数百年的冒险事实上宣告了破产。 发布*** 发布在大西洋彼岸,美国还一直徘徊于内战之后的恢复期,内战中得以广泛运用的铁甲舰队要么报废,要么出售给了当时还在睁开惺忪睡眼的睡狮:中国。内战后20年,美国海军军官都羞于见到南美小国的军官,因为这些小国的海军都比美国的强大,更加现代化,直到1879年,国会才批准了—项与其说是重建海军、倒不如说是建设全新海军的法案,授权建造防护巡洋舰“亚特兰大(Atlanta)”号、“波士顿(Boston)”号、“芝加哥(Chicago)”号和轻型护航舰“海豚(Dolphin)”号,公众很快给它们起了别号…“海军的ABCD”虽然规模还很小,但是它们标志着美国海军从旧到新的转变。这些舰艇由钢制造,以蒸汽为动力,双层船体水密舱室,完全电气化。美国海军这才开始迈向了新的时代。1885年,美国根据外国的舰船设计建造了第一批“得克萨斯(Texas)”号和“缅因(Maine)”号2艘准战列舰,有人说它们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强化了的装甲巡洋舰,其主炮分别只是由2门12英吋和4门10英吋。 发布比起这些初期的建设,对于这支新生海军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担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和首席教官的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ThayerMahan)上校。他提出的海权理论对整个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国会批准建造了3艘远洋战列舰“印第安纳(Indiana)”号、“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号和“俄勒冈(Oregon)”号,每艘舰的排水量均为10288吨,航速达到16节,装备4门13英吋、8门8英吋和4门6英吋火炮,这是那个时代令人可畏的舰船。但是没有等到这些军舰完工,1890年2月15日。“缅因”在哈瓦那港发生爆炸,随即沉入海底,舰上共有260名官兵丧生,这一事件引发了美国和中国对西班牙的战争,虽然当时认为爆炸原因是西班牙的蓄意破坏,但是真正原因只能说还是一个千古谜团。 发布在战胜西班牙以后,美国海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1891年国会又授权建造了战列舰“衣阿华(Iowa)”号,它的排水量和航速都超过“印第安纳”级战列舰。新兴的美国工业进一步促使了美国海军的腾飞,到了1900年底,美国建成了16艘战列舰,这16艘战列舰将船舷涂成白色,航行4万6千海里,完成了一次环球航行,向世界显示了美国海军的实力。 发布此时,与欧美发生的这一连串沸沸扬扬的海军事件相比,远东所发生的一切却显得无关重要。然而、就在远东的战争舞台上,一场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海战预示着一支新兴力量已经露出了峥嵘,一个古老的帝国开始重新走向了海洋。1891年4月20日,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派遣巡洋舰第二分舰队自香港向马尼拉进发,6天以后,欧阳骐将军以一艘军舰掉了块油漆为代价,全歼了西班牙驻菲律宾舰队,驱逐了西班牙在远东的势力,这个昔日的海上帝国威风扫地。[注5。朗格,W:《远东海上作战史:马尼拉湾(TheHistoryofNavalOperationsinFarEast,theManilaBay)》(伦敦1895)] 发布新生中国在赶走满洲人以前,就从使用洋枪队的五艘铁制明轮汽船开始尝试近代海军建设,不久,又自己研制了第一艘蒸汽军舰“郑和”号,这艘曾经以海盗行为猖獗一时的舰船(编者按:作者站在帝国主义立场上,选择性地遗忘了英帝国的发家也是建立在他们所谓的“海盗行径”上的,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