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4/5页)
才能说。”卜绣文不通融。 “好吧。就依你。只是不要把好事等成坏事。”夏践石好脾气,就乖乖地开始等着。 晚上,慢慢地到了。 卜绣文把房间整理得十分洁净,在景泰蓝的香炉里,燃起了袅袅的藏香。奇香缭绕,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 夏践石不知妻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莫名其妙地看着。 “来,帮我把床的位置搬一下。”卜绣文招呼。“深更半夜的,搬什么床呢?”夏践石大不解。 “不要问,随我搬就是了。”卜绣文干脆挽起胳膊。 “你若觉得这床的位置看着不顺眼,明天叫小时工来搬就是了。何劳你亲自动手。” 夏践石抱着肘不伸胳膊。倒不是他有意偷懒,实在觉得无必要。原来的位置就挺好的,拖延就是反抗。 “等不到明天了。今天夜里就需要。”卜绣文意志坚决。 夏践石只好跟着折腾,把床调整成坐西朝东的走向。 “再帮我找一样东西。”卜绣文抹着头上的汗水说。 “夜都深了,有什么东西非要今天找呢?” “那架旧的收录机。 “哪台啊?”夏践石一时想不起来。是啊,收录机这种物件,更新换代多少回了。 “就是…最早的那—…—…一台…还是你从国外带回来的…”‘卜绣文急得结巴。 “干什么用? “听啊。找录音机还能是看电影啊?”卜绣文一副“你怎么这么笨!”的神气。 “听音乐有先锋音响,还要那台老掉牙的录音机干什么啊?”夏践石大惑。 “不要问那么多,帮我找就是了。”卜绣文开始翻箱倒柜。夏践石嘟囔着:“幸亏是找这一台,因为是结婚纪念物,我还保存着。要是找其他的品种,对不起啦,早到了废品收购站。” 终于找到了那台早已过时的录音机,被夏践石精心地包裹着,同时还有几盒旧录音带。 卜绣文如获至宝地抱着它们,站在卧室中央,偏着头说:“让我想一想,还缺点什么?” 夏践石一头雾水。说:“绣文,你最好把事情说得再清楚些,我也好帮你想。两个脑袋的容量,总比一个脑袋大吧?” 卜绣文不理他,走来走去。她有个习惯,一遇到棘手的问题,就像老虎似的,在地上绕圈子。绕到第十圈的时候,她一拍额头说:“对了,还缺蜡烛。” 夏践石恍然大悟说:“原来今天晚上要停电。不过咱们有应急灯,还要蜡烛干什么?” “要蜡烛的气氛。”卜绣文说。 “好。好,只要你高兴我就去找。”夏践石说着走出去。 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在犄角旮旯处找出一根蜡烛头,献宝似地拿来。 卜绣文瞥了一眼说:“这不成。” 夏践石说:“挪威进口的上好蜡烛,别看短,保险你点一个晚上都不会熄。” 卜绣文说:“我要的是红错,可这根是白的。白蜡烛是给死人守灵时用的。怎么成!” 夏践石说:“这会深更半夜的,到哪里去找红蜡?干脆用红笔把这根蜡涂成红色吧。” 卜绣文说:“赶快去找。如果找不到,今夜就算了。” 夏践石这才知红烛必不可少,再去寻找。乒乒乓乓翻箱倒柜之声。许久,捏着半截蜡烛头回来。那红烛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成了暗褐色。 “这么短的蜡烛,只怕燃不了五分钟就会熄的。”夏践石遗憾地说。 “够了。”卜绣文倒很满意。 一切准备就绪。卜绣文走过去,熄了明亮的电灯。 屋内顿时一片朦胧的灰暗。 卜绣文用火柴点燃了红蜡烛。 如豆的火焰跳荡着,把人的身影放大了,投在墙壁上,窗榻上,仿佛有岁月的烟尘在两人之间掠过。 “你看,这像什么?”卜绣文颜面潮红,颇有深意地问。 堂堂的大学教授一时竟被考住了。想了一下回答:“这像是农耕时代的一幅夫妻夜话图。 卜绣文叹了一口气说:“没那么古老吧?缩短一点年限。 再想想,像什么?这是我们一道经历过的时光。你还不老,一点都不老啊,哪能就这么健忘啊?“ 说着,她温柔地揉搓着丈夫的头发。 这久违了的亲近,唤起了夏践石久久冬眠的情趣。 红蜡淌下的珠泪,缓缓地流动着,在桌面上积成小小的红湖泊,好像那是一座小小的火山,流淌的岩浆。 “蜡,就要熄灭了。”他说。 “灭了好。”她说。 “我想起来了!这像我们的新婚之夜,只是还要有…” 夏践石刚说,卜绣文捂住了他的嘴。 “你总算想起来了…还要有音乐…” 卜绣文灵巧地从床上跳下地,显出和她的年龄不相符的敏捷。果绿色的睡衣裙裾飘飘,如一丛浮动的水仙。她跑到老式的录音机前,揿下按键。 顿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像一腔水银,流泻大地。 红红的蜡烛跳起扇形的火花,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猛地颤抖了一下,蜡蕊弯出一个优美的曲线,浸泡在烛油中,熄灭了。 “像不像十三年前的那个夜晚?”卜绣文庄重地问。 “像…像极了…这静滋安详的气氛…红蜡烛…还有这种老式录音机放出的乐曲…还有这床头的方向…都是一模一样的,亏你记得这样仔细…只是…” 夏践石感动地说。 卜绣文伸出一个手指晃了晃,止住他说:“嗨!等一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