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佳中短篇作品_梦的刘维佳中短篇作品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梦的刘维佳中短篇作品错 (第1/5页)

    梦的交错

    我又按了一下自动舱门的启闭开关,严丝合缝的舱门纹丝不动。再按,仍是不开,我气恼地一拳砸在开关上,还是毫无动静。

    算了,他肯定是将启闭开关破坏掉了,再试也是白搭。我放弃了这种无意义的尝试,倚靠在舱壁上,一边喘气,一边镇定情绪。

    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我喝了一口封闭式工作服生命保障系统送到嘴边的水,走到这间密闭舱室的圆形舷窗前,放眼向外张望着。约摸过了五分钟,一个身穿舱外太空作业服、背负单人喷气推进器的人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

    一阵恐惧如同南极的冰雾一般从我的心底冒出来,迅速向全身弥散。他真这么干了!这个年轻人一来到我这儿,我就感觉到他有些不对头,可我没有想到他真的心怀不轨,并且只一个星期他就动手了。恐惧和焦虑此刻一口一口地在啃啮着我的心,如果让这个小子达到目的,人类就要遭到一场浩劫,并且…我一生的价值之所在也就烟消云散了。

    我一生的价值之所在就是“地球窗帘”我在这个太空站上看护它将近20年了,我不能想像我在死去之前看见它的毁灭。

    在进入20世纪之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向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微不足道不足为虑的。但是在进入全面工业化的20世纪之后,随着人类使用的矿物燃料呈几何级数上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飞一般上扬,到20世纪中叶已达每年50亿吨以上,温室效应已成了人类的心腹大患:全球温度越来越高;两极冰山日渐萎缩,海平面缓慢然而不可遏止地不断上升,沿海经济繁荣地区大部分成为了历史遗迹;冬季越来越短,降水量下降,荒漠化地区面积扩大,农业萎缩;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日甚一日;大批动植物、昆虫变异;恶性流行性新型疾病层出不穷…这一切,令各方面人士焦头烂额,纷纷向科学家们索要济世良方。

    上初中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全球范围的解决温室效应方案的征集活动。那一次活动主要是面向中学生的,其实主办者的目的只是为了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不真正指望能找到什么行之有效的灵方妙法。然而我却当了真。

    我设想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布设一面滤光镜,挡掉部分阳光以及光线中的有害成分比如过多的紫外线等,使地球吸收的热量下降,减低地球的“体温”出于小孩子的天真单纯和热情,我绞尽脑汁描述着我的设想的细节。我推测滤光镜的大小和所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技术数据,推算整个行动所要耗费的资金,预测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提出应付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和备选方案…现在看来我当年的分析和计算漏洞百出,但当时一个初中生能搞成那种水平已是相当难得了。

    我不知道我的方案是否入选了,甚至不知道有关它寄出之后命运的任何一点信息,但是由大批科学家联合制订的“地球窗帘”计划与我的设想在本质上完全一样。我得知这一计划的详细内容时已是高中生了,当时我激动得一连几天情绪失控,显得神经兮兮的。我不知道这纯属巧合还是科学家们真的接受了我的设想,但从那一刻起,我确定了自己一生的目标:我要为我的计划竭尽所能。

    我想方设法收集有关这个计划的资料信息,到处打听哪所大学有对口的专业,千方百计托人寻找参加“地球窗帘”计划的门路…我为此而吃的苦,受的委屈,走的弯路,我自己都不愿再提。我就像一条强壮有力的回游的大马哈鱼,眼中除了目标什么也看不见,置一切阻碍于不顾,只埋头向前、向前…终于,我成功了,进入了“地球窗帘计划”的执行机构。

    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的人们,大多并不是我这样以参加这计划为毕生理想的热情洋溢的人,他们都是非常实际非常冷静的,这大出我的预料之外。平时处理问题时他们根本不抱一点幻想,一切从最坏处着眼,对自己正在干什么有着清楚认识,根本不受外界和自身情绪的影响。

    就连上层机构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计划的主创者就是其中之一。

    “嗳,解决温室效应的最好方法嘛,”这计划的主创者——一位素负盛名的教授有一次在和我以及几个年轻学者聊天时这么说“当然是南美人、非洲人、东南亚人少砍点儿热带雨林,美国人和欧洲人少坐点儿汽车,中东人少开采点儿石油,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最好减掉一半…但事实是我们并非生活在这种理想化的社会里。创造财富的欲望是人类的本能,是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这是无可指责的。至于所产生的负作用嘛,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解决。诸位应该相信科学,没有科学办不到的事,折腾了人类近一个世纪的温室效应问题,我只用一张薄膜就解决掉了…”

    基于这种理论“地球窗帘计划”在他们这种务实的人手中神速地进展着。以前我从未想到这个计划会是如此的庞大、如此的惊人,看来初中时的我还是缺乏想像力。那位教授说“一张薄膜”时说得轻飘飘的,可这张“薄膜”的面积有半个中国大呢!这种含铝的镜箔材料薄膜,可以挡掉3%至5%的阳光,使地球的温度下降2℃至4℃,从而使地球的冬天又能飘雪了。这层“滤光薄膜”每平方米虽只有10克重,但将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使它的总重达到将近五千万吨!而且这么大一坨物件还得运到距地球一百五十万公里的外层空间上,并且这“窗帘”展开之后还必须始终与地球公转的速度同步,才能发挥作用…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这计划进展得越来越快,几乎没遇上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我在仔细观察分析之后发现这种现象完全是由于有极为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之故。我这人一向对金钱有些鄙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