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天下风翔万里动 (第2/6页)
们先喝一杯吧!” 木兰等三人一同上了妓楼,先是大家一块饮酒畅谈,欣赏笛声鼓乐,而后各自由妓女陪伴进了单间。此处的将发生的事当然不是木兰做得来的,不过她事先准备了一瓶西域产的高级葡萄酒,一进房间,就与把她看为美男子的妓女再三干杯,妓女高兴地喝了个酷四大醉。第二天清晨,睡醒后才感到,没能与这位难得的公子好好睡上一夜就分离了,非常惋惜。木兰的方法没有伤害任何人,但总觉得还是欺骗了朋友,心想今后决不能再到妓楼来了。其实贺廷玉和沈光的约请木兰来玩并不是没有理由,因为部队即将远离洛阳,发兵征辽。 11 《十八史略》中特别记述了隋杨帝巡访各地的情况;“扬帝或去洛阳,或去江都,或者到北方巡访,曾到过榆林、金河、五原、长城、河右等地,无一年间歇。” 杨帝很喜欢旅行,他不是“微服出巡”而是带上众多宫女和官员由军队保驾进行盛大的巡访。在杨帝的眼中,征辽之战也是一次壮丽的长途旅行。 第二次征辽之战,正式开始的日期是大业九年(公元六一三年)三月四日,第一次征辽人数是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第二次征辽人数史书记载不详,但肯定没有第一次人多,如用前次的半数计算,也有五、六十万人。 征辽大军的行军路线与上次相同,四月二十七日杨帝的军队渡过辽河,这里战斗气氛很浓,但没交战,高丽军顽强抵抗是从新城开始的。新城就是近代的奉天,现名沈阳,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让高丽军最害怕的是“六合城”这是隋军用一夜时间完成的周长七里半的组合式城垒,高丽军早上一起来就发现眼前多了一座城,使高丽军胆颤心惊。扬帝以这座“六合城”为大本营,制造冲梯、挖战壕,准备攻打新城。 猛攻连续进行了二十天,敌军顽强抵抗,新城无法攻破。连日来城上城下刀光剑影酣战不绝,尸横遍野。第一次征辽之战中的“辽东城的攻防战”在异地再现了。久攻不下,隋军后方物资供给不上,将士士气开始低落。 攻城战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杨帝却找不到兵部侍郎科斯政了。兵部侍郎就是现在的国防部次长,是战场上主要人物,担当天子的辅佐官,此时却不知去向。有人说看到科斯政骑着马投奔到高丽军方面去了。 他是被敌人抓走的,还是自己去投诚的,事实真相一时也搞不清楚。杨帝浓眉紧锁,沉默不语。 “兵部传郎为什么要逃走呢?” 隋军指挥首领们不久就解开了这个疑问。原来是因为“楚国公造反了”消息从本土越过长城传遍国内外,给征辽军带来心理上重大的打击。 楚国公是礼部尚书杨玄感的爵位。这是隋朝最大的一次贵族叛乱,征辽军的诸将知道楚国公造反的消息,如雷轰耳,都惊呆了。瞬间,对兵部传郎的投奔也明白了,创斯政是杨玄感的同党,对什么事两个人都是一唱一和。 杨玄感造反,是一篇强有力的遣责杨帝无谋,妄征高丽的徽文。前不久,他以讨伐叛逆为名,叫名将来护儿集结兵力,一味偷偷地准备征辽,没有发现兵变前的征兆。 礼部是负责礼教的行政部门,掌管国家的家典仪式、高等教育。外交活动。相当于现在一国的外交部和教育部。礼部负责人就叫礼部尚书,是国家主要的官员。 第二次征辽之战,杨玄感负责向前线运送济养,他不尽其责,造成前方粮草不足。不是他没有能力把工作组织好,而是有意怠工,拖延粮草的供应,使征辽大军陷入困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杨玄感造反是自己把自己逼到这条路上的。如果杨帝知道自己不同意再讨伐高丽而进行怠工,一定不会轻饶自己,他本来就有的野心加上要保护自己的心态,结果就造反了。杨玄感发出的徽文,弹劾杨帝耽于游乐,使天下老百姓遭殃,士兵在战场上白白送死。 当时有一位壮士来拜访杨玄感,他名字叫李密,字法主,三十二岁,也是隋未唐初大乱之中争取天下的人物。木兰之前在洛阳天津桥见到的那位在墙上写诗的就是他,当时他两眼充满锐利的光,一副渴望权势的神情。 李密生在南北朝的一个富豪家庭,父亲在隋朝是屈指可数的贵族,被封为蒲山公,后来李密继承爵位。(隋书)、(;日唐书)、(新唐书》中都有关于李富情况的记载。他少年时代志向远大,富有谋略。起初在皇官做事,后来当上了左亲侍,在皇帝身旁做警卫,但杨帝一见李富,就把他辞掉了,说:“这家伙,眼光太毒。”觉得李密是个危险人物。杨帝辞掉贴身警卫,通常是下令立即杀掉除去后患,这次没这样做,反而成为自己的失误。 李密在朝廷荣华富贵的路断送了,回到家后忧郁烦闷,整日骑黄牛读《汉书),做出一副隐士的姿态。他对自己的才干很有自信,但也因此挫折感更大,洛阳酒楼醉书诗句,就是他内心的一次暴露。 知已天下总会有,骑黄牛逍遥度日的李密被朝廷掌管要职的大臣杨素看中,他重视人才,麦铁杖就是由他推荐出来的,这次又发现了气质能力不凡的这样一位隐士。言谈中感到他思维敏捷,一身才气,便招到自宅,引荐给儿子杨玄感,与其交上了好朋友。 杨玄感、李密都是达官显贵人家的公子,都觉得自己血统高贵,才学匪浅,极为自负。但很奇怪地,这两个人在一起却彼此尊重,结成了“刎颈之交”这记载在(隋书》中。 杨玄感起兵,李密助其一臂之力,这是很自然的事。杨立感对李密的来访感到很高兴,请李赛做“谋主”“谋主”在集团里是策划行动的主导人物,与“军师”同等级。如果杨玄感造反成功,他当皇帝,李密必定是宰相。充当谋主的李密为了朋友,也是为了自己,竭尽全力要推翻隋王。朝。 李密向杨玄感献出三项计谋: 上策:首先占领万里长城的东端山海关,迂回到征江大军的背后,切断征辽军的后路。 中策:占领自古以来的军事重地西部长安。放弃其他城市,直捣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