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2_第十七章何去何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何去何从 (第3/4页)

姓虽然不知道一个干部每时每刻在干些什么,或是高尚,或是卑鄙;或是真诚,或是虚假;或是为群众,或是为自己;或是廉洁,或是腐败。但是群众心中有杆秤,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过群众的眼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那次下臾之行,听起来似乎是荒唐可笑的,可是让他看清了像乔柏明、侯永文这样的干部,至于后来他首先从市委组织部开刀,以及在全市公开选拔四十八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做法,相信西臾的广大群众一定会做出公正评价的。

    这样胡思乱想着,也不知走到什么地方了,贾士贞的心里突然生起一种即将告别这座还没有完全熟悉的城市的感觉,告别难道就是悲剧吗?非也!告别同样可能是前进,告别照样是结束过去,展望崭新的未来!

    贾士贞抬头四处看看,一时竟辨不清身在何处,一轮皎月悬挂在东南方。城里长年灰尘蔽天,天空总是像薄雾一样,来到下臾,还很少有时间欣赏月挂高空的景象,倒是在省城时,常常和玲玲寻找心中那轮皎洁的明月,然而省城却又不容易见到如此光鲜的月亮,天空总是生了锈似的,模糊不清。贾士贞干脆驻足路边,遥望着空中那轮明月。直到手机响了半天,他才从幻觉中回到现实里来,一接电话,可又断了,正在翻号码时,手机又响了,心中一阵欣喜,原来是鲁晓亮。贾士贞正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心中的困惑,鲁晓亮的电话太及时了,也许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心灵感应?一种特别的默契,鲁晓亮曾经在工作上给了他许多帮助,他是他最信得过的人,在西臾,贾士贞感到,鲁晓亮应该算是他第一个,也是唯一能说心里话的人。

    鲁晓亮自己开着车来到贾士贞身边,上了车,鲁晓亮问他去哪里,他说哪里也不去,找个僻静的地方。于是鲁晓亮驾着车,一直向农村开去。

    车停下后,鲁晓亮问:“贾部长,我觉得你今天有点反常啊!堂堂一个市委组织部长,哪里有空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抒情赏月啊!这应该是文人雅士落魄的表现呀!莫非…”

    贾士贞摇摇头,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说:“你错了,我正在走运呢!马上去中央党校学习了,岂不是一件好事!”

    “什么?”鲁晓亮惊叫起来了,他睁大双眼,盯着贾士贞看了半天,才接着说“不会吧!我真的有点不相信!”

    “真的,千真万确。”贾士贞说“常书记才和我谈过,他也是今天晚上刚从省里开完省委扩大会,一到家,都没等到明天,就把我找去了!”

    鲁晓亮突然往后座上一靠,长叹了一声说:“原来是这样!老弟呀,我已经猜出八九分了,这样说来,你今天晚上的心情就对了,也可以理解了。”说完,鲁晓亮开了车门,说“咱们下车,别坐在里面,这空间太小,憋死人呢!”两人下了车,走到路边,天地间茫茫昏黑,一阵凉风吹过,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好像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站了一会,鲁晓亮说“贾部长,你的心情我可以想象得到,你在省委组织部那么多年,听到的,看到的,也许比我多。恕我直言…”

    贾士贞在黑暗中回头看看鲁晓亮,鲁晓亮不知为什么没有说下去,两人在夜色中相互看了看,还是鲁晓亮打破可怕的寂寞,从口袋里取出香烟,递一支给贾士贞,说:“来,抽一支!”说着打着了打火机,贾士贞对着火光吸了两口。

    一丝火光照在贾士贞的脸上,鲁晓亮觉得这是一张多么恐怕惊愕的脸,一张多么难以读得清的脸。

    “恕我直言,”鲁晓亮重复着“你的改革力度太猛了点,人家适应不了,可是又没理由来反对你的做法,所以…”

    “你说得对,我也想过。”贾士贞吸了两口烟“这样也好,能够去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对于我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鲁晓亮说:“我们先不说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我还想说你这个市委组织部长。老实说,在你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最旺的时候,我曾经多次想找你,给你泼点冷水,但我没有那样做,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也许你的做法更有利于西臾人民,有利于西臾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干部们。”

    贾士贞说:“恐怕你当时泼冷水了也未必泼得下去,我这个人就是这个德行,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何人想左右我,改变我都很难!”

    “那么你打算怎么办?”

    “就我自己的主观愿望,我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西臾,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贾士贞犹豫了一会,用力拍了一下鲁晓亮的肩膀“据说省委还没有最后决定,等等再说吧!”

    “不,贾部长,你应该争取主动。”鲁晓亮有些兴奋起来“省委组织部钱部长那里为什么不找一找?”

    贾士贞握着鲁晓亮的手,两人上了车,贾士贞说:“鲁局长,这种事,谁的心里都非常清楚,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吧!”

    在回来的路上两人居然一句话也没说。

    如今的机关里,人们最管心的是两件事:一是领导干部的腐败和绯闻;二是领导干部的工作变动。常书记和贾部长谈话的第三天,准确的说中间只隔一天,西臾市机关关于贾部长要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已是满城风雨了。这样重要的消息只有高层两位领导之间的谈话,怎么就不胫而走,成为群众关注而议论的话题,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有人对贾士贞的存在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巴不得贾部长一下子离开西臾,这些人的脸上就像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