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美国与美洲人的美洲 (第3/11页)
在沿海地区有关。在这一年(1885年、光绪十一年),因强敌压境,左宗棠奏请开铁矿、造大炮以固海防;李鸿章奏请立武备学堂以培植将才。同年,欧洲列强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保证在瓜分时遵守“法律、秩序与条约权利”参见《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中华书局,1961年)该年词条。但是,与它周边的国家或殖民地相比,美国还是有相当的优势,尤其是制度的优势——鼓励创造、拓殖和扩张的制度。美国的本土扩张解决了它对陆地防御的担忧,而海外扩张则解决了它对海岸防御的忧虑。但是,即使在19世纪上半叶,当美国还无力防守本土的海岸之时,它的军队已经四处出击,全球各地都可以看到美国军舰。米德介绍说: 美国海军保持全球存在的时间超过了多数美国人的估计。历史悠久的地中海舰队建立于1815年,目的是遏制北非海盗。1822年,美国建立了西印度洋和太平洋舰队,后者负责保护美国在南美洲和南海群岛的捕鲸者和其商业利益。之后,1826年建立了巴西或南大西洋舰队,1835年建立了东印度舰队,1843年在非洲西海岸建立了非洲舰队。《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27页。 所以,美国的霸权思想是存在于它的基因之中的。这是由美国的历史和价值观决定的。美国在建国之初就有了帝国思维,那时它的国力还很弱,即使在美洲国家中也没有明显的优势,却试图把整个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提出了现在著名的门罗宣言。其实,在很长时期内,门罗宣言被遗忘了。马汉写道:“对于门罗主义,只是在上月份(1911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才明确表示接受。在整个这一期间,我们的海军同英国相比,处于毫无希望的劣势;有时甚至是荒唐可笑的劣势。”艾?塞?马汉:《海军战略》,19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就是以这样一种“荒唐可笑的劣势”美国向欧洲列强提出了自己的霸权主张。英国与美国围绕着门罗宣言一直有争执。直到一次大战前面对德国的强大挑战,穷于应付的时候,英国才接受了美国的霸权主张。此时距离门罗主义的提出(1823年)已经有88年了。 美国的欧洲殖民者最早在北美洲的东海岸落足,此后一直向西推进,消灭了印第安人,直到被太平洋阻挡才结束陆地上的扩张,转向海洋扩张。在19世纪,美国的西进运动带动了经济的起飞。在北方,美国与在加拿大的英国人作战;在南方,美国夺得了墨西哥的大片领土。开始时,美国移民与墨西哥发生争执,得到本国政府的支持,美国于1845年正式吞并德克萨斯。为了获得新墨西哥,即今天美国西南部的大片领土,美国再接再厉,发动了美墨战争,于1847年占领墨西哥城。两国于次年签订城下之盟,美国获得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在经营多年之后,美国推翻夏威夷女王,于1894年成立夏威夷共和国,1899年正式兼并这个群岛。就在这同一年,美国打败西班牙,获得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为殖民地。 托克维尔历数欧洲人强加给印第安人的苦难。在欧洲人从东向西在太平洋海岸立足之前,他已经断言:“我认为这些苦难是无法挽救的。我相信,北美的印第安人注定要灭亡。”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380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托克维尔总结说:“美国用十分巧妙的手段,不慌不忙,通过合法手续,以慈悲为怀,不流血,不被世人认为是违反伟大的道德原则,就达到了双重目的。以尊重人道的法律的办法消灭人,可谓美国人之一绝。”《论美国的民主》上卷,395页。黑体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这种慈悲和道德的消灭人的办法,美国在今天仍在国际关系中使用。 美国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国家在大陆扩张完成之后走向海洋扩张的最典型案例,也许是唯一的成功案例。其成功的一个要点是,美国善于把它的扩张涂上一层厚厚的道德油彩,并说这是“天定命运”在外人看来,这未免太虚伪,但美国人却在侵略扩张中充满了由高尚道德带来的勇气。另一方面,在高尚道德这一信念的明示或暗示下,美国的对外政策有时也会有一些善良的愿望。不过,这些愿望在最后大都屈服于现实政治的压力,于是显得更加虚伪。美国扩张成功的原因实在是由于实力运用和道德信念的交错使用。此外,孤立主义情绪为美国预留了极大的回旋和后退余地,适可而止,不像20世纪前半期的德国和日本那样,只能一直向前扩张,直到彻底失败。 美国现存的最大优势是军事。它的军费开支比排名在它之后的10国总和还多。它的军事力量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强大得多。而且,除了美国之外,其余几个最发达国家(同时也是强国)都是美国的军事盟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压倒潜在的竞争对手,最有可能使用的手段就是武力。武力是它最得手的工具。所以,保持军事优势是美国的首要任务。在2008年5月,出现了中国在海南岛扩建海军基地的报道。对此,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提摩西?基廷说:“我们希望中国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建设这种高端的军事力量,他们应该致力于和美国以及我们的盟友一起协作以确保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希望他们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别添麻烦。”他警告说,美国绝对不会放弃它的优势地位,中国的挑战一定会“遭遇挫折” 美国是国际秩序的制定者、维护者和受益者。由美国在海上维持现有的秩序,别的国家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美国不能容忍别的国家发展自我保护的能力。美国认为,它完全有资格“代表”这些国家,并因此取代其他国家保护自己利益的权利。以上所引基廷的话就是这种思维的表现。未经授权的代表资格,不能收回的代表资格,都是极其有害的。 美国围堵俄国要比围堵中国更有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围堵俄国的条件比较成熟。在欧洲有北约和欧盟这两个现成的工具可以利用,而且欧洲国家对俄国的戒心很重,特别是那些10多年前刚摆脱俄国控制的中东欧国家。在东亚,美国并没有这样便利的工具,它打造亚洲北约的努力将会遇到很大阻力。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用的国家,带来的利益大于潜在的威胁。其次,亚洲不是欧洲,各国的文化背景与美国不同,在民族主义高涨时期,不可能与美国走得太近。其实,美国在亚洲并不很受欢迎。再次,中国的历史记录比俄国好一些,在本地区遇到的敌意不是那么强烈。逐个看一看中国的邻国:俄国本身就受到美国的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