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_第六章地缘大战略本及冲绳:东边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地缘大战略本及冲绳:东边之 (第6/13页)

获得核武器是日本成为大国的唯一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可能会寻求打败中国。日本人的性格是极端的,并且常常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外人很难了解摆动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本尼迪克特描述: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2页,商务印书馆,1994年。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东亚饱受日本穷兵黩武之害;在20世纪后半叶,我们看到了一个恪守和平宪法的日本。在21世纪,日本将重新摆向另一个极端吗?也许。已经出现了一些迹象,尽管还不是显著的迹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和平宪法可能是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必要步骤。但我们不知道日本是否将在适当的位置停下来,不知道它是否有能力让自己在到达极端之前停下来,真正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日本的历史证明它经常走向极端。民族主义正在日本兴起,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足够警惕。马修斯说:

    过去几年,美国把重点几乎完全集中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反恐战争上。这时,另一个可怕的挑战——崛起的民族主义——已经在美国最密切的盟国之一扎下根来。这个新情况可能产生骇人的结果,即,兴起一个军事化的、咄咄逼人的、拥有核武器的日本,这对它的邻国将是一场噩梦。《日本的新民族主义》,尤金?A?马修斯,《外交》2003年11/12双月刊。

    因为存在着极端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如果日本真的重新转向军国主义,中国即使足够强大,也未必能够阻止日本冒险。看一看二战史就知道了。那时,美国对日本有极大的优势,日本的决策者也很了解这一点,但仍然决定冒险开战,以偷袭开始了战争,企图一举毕其功。2002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日本国会发表演讲。他提到美国将在两岸冲突中协防台湾。日本议员热烈鼓掌,表现出日本政治界精英的反华情绪在上升。

    公开的“反华情绪”日益成为日本政客中的主流。日本领导人正更加可能支持台湾,参拜靖国神社,呼吁采取更强硬的对华政策,包括进一步削减援助。《中国和日本:友谊的幌子》,本杰明?塞尔夫,《华盛顿季刊》2002-03冬季号。

    新一代的日本人忘记了二战和暴行。日本政界的“反华情绪”有增无减,与中国大众的“反日情绪”遥相呼应,彼此促进。据报道,日本一位防务政策高级官员说:“在日本,我们应该与中国对抗的情绪逐渐高涨。”英国《金融时报》2004年12月11日。在2004年底颁布的日本5年《防卫计划大纲》中,中国和朝鲜被指为潜在的威胁,这是日本首次明确指出威胁的来源,向中国和朝鲜发出了非常强硬的信号。不过,在另一方面,虽然预想了和中国的对抗,日本的军费开支却在减少。从2005年起的5年中,军费开支将下降到2330亿美元,比此前5年的平均开支下降3?7%。这反映了日本的预算紧张,也反应日本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严重依赖。

    美国通过改革战败国的政治制度,化敌为友,由此长期控制着战败国。1951年,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日美安保条约》。从那时起,日本不再是一个正常的战败国,而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受美国控制的盟友。这种关系随两国实力差距的缩小而有改变。在911之前,美国已经在考虑把日本推向东亚政治的前台。在今后某个时期,这个议题还会重新提出。日本参加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是一个突破。制约日本重新军事化的两大阻碍,国内的和平主义情绪和美国的迟疑态度,都在消退中。日本国内对向海外派兵的支持率已经接近50%,日本为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提供后勤支持,并加入了在伊拉克的占领军。美国多年来一直敦促日本承担更多的防卫责任,以此作为对中国的制约。

    日本已经把“周边有事”扩展到美国受到攻击,实际上走上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道路。在未来的冲突中,日本已经在法律上保证了与美国一起作战,而不是仅仅提供后勤支援。在美国减少在东亚的军事存在之前,日本一定会再武装。中日彼此猜疑很深,有可能出现军备竞赛。美军驻扎在日本可以推迟中日的军备竞赛。鉴于目前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都高于中国,因此这个推迟对中国是有利的。

    俄国仍是一个虚弱的国家,它的最大资本就是核武器和能源,它会利用这些资本来维持国家地位。绕开中国的纳-霍输油管道就是一例。日、俄已经开始接近,为100多年来所罕见。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俄日关系大多数时候都处在紧张甚至敌对状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的时候,苏联废除了与日本的中立条约,捅了日本“背后一刀”并占领了北海道以北的四个岛。因为“北方领土”的争端,两国没有签署和平条约以结束战争状态。在冷战期间,日本是美国的伙伴,完全站在美国一边。日本世界第一的扫雷和反潜作战能力,是为配合美国封锁苏联太平洋海岸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仍然有用。

    有史以来,东亚第一次同时出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和一个强大的日本。两强并存,又彼此猜疑,对抗难以避免。对抗难以避免的另一原因,如前所述,几百年来,日本一直把中国作为对手。现在,日本从中国的崛起中感到了威胁。即使不采取强硬的对外政策,一个国家实力增强也会对邻国构成威胁,因为它改变了均势,也就是改变了原有的利益和安全格局。均势的调整就是利益的再分配,有得之者就有失之者。失之者必不甘心。

    缺少战略传统的日本

    日本是一个缺乏战略传统的国家。这一事实为许多研究日本的学者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士所承认。在中国,李宗仁是较早指出这一点的人之一。他与侵华日军打了多年的仗。他总结道,从明治维新起,日本就在基本国策上犯了致命错误:

    日本侵华战争的基本错误便是“企图征服中国”本身便是一个不可补救的错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侵华一直是它的基本国策。此种国策的奠定,可能有两种因素:(一)是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影响。日本目击西方列强由于侵略小民族而致富强,所以它要踵起效尤。(二)是日本对中国的错觉。日本人一向把中国看成一个无可救药的古老国家,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是重文轻武,是教育落后,统治者用愚民政策,以愚黔首,以致长期贫弱,不可与西化了的日本抗衡;再者,中国被国内的少数民族征服已不止一次,往者有蒙古,近者有满洲。满、蒙二族尚且统治中国,况日本乎?《李宗仁回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