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仙踪_二十章南征北战30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章南征北战30上 (第5/5页)

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

    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何?”有司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事情的大概便是:鲁国定公在夹谷与齐国齐景公相会。齐国派人献舞奏乐,一群头戴羽冠,身披皮衣,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的艺人便上台表演了。身为鲁国大臣的孔子觉得齐国是故意示威,就上台制止,说:“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了下去。接着齐国的官员又派了一伙儒艺人上台表演,表演轻松欢快地舞蹈。齐国的官员心里或许是打着“硬的不行来软地”的算盘,带武器表演,杀气太重,你不满意,我派些人畜无害的儒上去,表演滑稽舞蹈,以娱一笑总可以了吧!嘿嘿,用糖衣炮弹腐蚀你!没想到孔子软硬不吃,又上台去,说:“这些家伙们竟然也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结果所有的儒艺人全被当场腰斩了,鲜血淋淋。齐景公更加恐惧,认为自己在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是惶恐,对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地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么办呢?”官员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地鲁国郓、汶阳、龟阴地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也太他妈狠毒了,一群可怜的儒艺人,连当炮灰也不够资格,又何必斩尽杀绝呢?不过任何历史人物,都不可能跳出其所在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就好比你不可能要求奴隶社会的伟人一个个都具有马列主义,mzd思想,dxp。=表…,知道八荣八耻是怎么回事,同样也不可能强求原始社会里冒出个核物理专家,量子力学宗师,这些东西,即使是后世人中,能真正弄明白的也不是很多。又怎么能强求一个古人呢?

    在他们那个时代,艺人是什么?是猪,是狗,甚至是猪狗不如的蝼蚁,可以随便送人或抛弃的货物!杀艺人就好比踩死蚂蚁,没有人会在乎这些,更不会加以指责了。即使是无缘无故,每天杀几个艺人。也不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何况孔子并非是没事杀着取乐玩,而是站在国家利益。外交形象,领导威望地角度上去杀的,所以理所当然的被当时的世人一致认为是大义凛然的君子所为。即便是他的对手齐景公,也从心里认为道义是站在孔子那边的,结果还将吃进肚里的肥rou又吐了出来。还给鲁国,成就了孔子君子地名声,和外交的功绩。

    即使是在边不负这个时代。艺人也是被广大儒家君子们认识是卑微下贱的职业,猪狗不如的物品。其实边不负自己本身也谈不上对艺人有多么尊重,不过边不负仍旧把孔子杀儒艺人的“外交功绩”三言两语的定义为“不赦罪行”这其实是边不负有意耍的一个心眼,暗中布下的一个陷阱,就等儒家地汪汪们自己往陷阱里跳。在儒家汪汪们眼中看来,一贯不惜笔墨,喜欢抓住一点就死缠烂打到底的边不负惟独在这一环节三言两语,一笔带过,显然是做贼心虚了,那么这一环节就必然是边不负的破绽了。于是十个儒家汪汪,必然会有九个要抓住这一弱点,大做文章,大加辩驳,却不知正好中了边不负地jianian计。虽说很多人都认为艺人如蝼蚁,儒更是猪狗不如,浪费粮食的垃圾,死不足惜,不过只要仔细翻阅过《初级乐土经》的人就知道,在秦领袖的伟大思想里,职业是无分贵贱的,儒和残疾人非但不应该受歧视,还应该尽量给予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援助。那些只读圣贤书地儒家汪汪们可不知道这些,他们在这个环节上闹得越凶,就越发违背了如日中天的乐土的新兴思想潮流和天下无敌地秦领袖的伟大理论结晶,届时边不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站在维护乐土进步新思想,拥护秦领袖伟大新理论的角度上,来攻诘那些中计的傻鸟们,狐假虎威,借势发力的把戏可是边不负早已经练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起家吃饭老本行。何况乐土的第四夫人尚秀芳也是艺人出身,光是攻诘亵渎乐土领袖夫人的大不敬帽子就足够那些儒家汪汪们喝一壶了。

    除了史书上记载的孔子事迹之外,那些与孔子沾上一点边的儒家经典也被边不负拿来一一研究,从中找出了不少白纸黑字,无法抵赖的“罪行”大文学家孔子自己动手编辑的经典著作,破绽固然极少,不过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合编的《论语》却被边不负揪出足足一百零三条“罪状”来了。

    《论语》是孔子死后,一众徒子徒孙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老师,而特意编写的。众徒子徒孙们回忆起孔夫子生前说过的话,一一记录下来,整编成册,其性质就相当于后世的《某某某语录》。由于孔夫子的门徒实在太多,你回忆一句,我回忆一句,七嘴八舌的,难免就有些散乱不堪,再加上为了精简篇幅,往往就把孔子发言的时间地点环境给省去了,只是光秃秃的一句“子曰…”大家都知道,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之下,可以代表很多种不同的意思,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由于孔子的徒子徒孙们过于吝啬笔墨,结果就给了最擅长断章取义,选择性失明的边不负钻了空子,故意曲解反解,混淆视听。说出去的话等于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这些流传千古,白纸黑字的儒家至理名言竟然也有沦落为边不负批判孔子的如山铁证的一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