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仙踪_二十章南征北战30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章南征北战30上 (第4/5页)

十足的儒家汪汪们始终占据压倒性上风。佛门其实也是辩论家层出

    ,奈何辩论水平固然是不错,骂街本领就有些令人惨骂来骂去,也无非就是指责对方入了魔而已。同样,道家、法家和墨家的汪汪们智慧固然是有的,但是吠声略显斯文,无非骂对方是妖,是虫,是强盗,毫无新意。他们又哪里比得上混这行混了千百年的儒家汪汪。动不动就挖你祖坟,问候你十八代老祖宗,莫名其妙地罪名,匪夷所思的大帽子一顶顶不要钱般的朝你头上扣,脏水粪水一桶桶对着你脑袋淋,种种花样,各式伎俩,推陈出新。层出不穷。最终在儒家汪汪们压倒性的吠声下,其他各家的汪汪们不得不抛弃前嫌,携手合作。共同对付儒家,一时之间,佛本是道,法墨一家人的论调又再次响起来了,尽管如此。儒家汪汪还是稳居上风。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得意忘形的儒家汪汪朝边不负开火,边不负奋起还击为止。

    作为乐土第一贱人,边不负同志向来只有他主动阴人的。哪里能容忍别人主动来招惹他。在儒家众汪汪齐声狂吠,嘲笑讥讽他这个茅坑里找屎地官职之后,边不负也不反驳,二话不说,抱着一堆四书五经闭门不出,潜心参悟,不出十日,边不负长笑一声,推门出关,又是一篇震惊天下文坛的著作《一代巨jianian孔夫子》出炉问世了。

    众所周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忠贞的地主阶级斗士孔子孔老二同志之所以能被捧为圣人千百年,这与他那渊博的学识,超人的智慧,高尚的品德以及巨大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地。孔子是个当之无愧的伟人,并非狼得虚名的。然而人毕竟是人,并非神仙,是个人就总有迷茫冲动犯错地时候,正所谓人无完人嘛。伟大的孔子作为一个正常人类,也不可避免的会干下一些蠢事,不过相比起他的巨大历史功绩,长久以来的一贯保持地高尚品行,这偶尔一点的污秽还是不能遮掩其整体上光辉伟大的圣人形象。不过对于边不负来说,选择性失明正是他地拿手好戏,对于孔子一贯保持的圣人言行,他视而不见,彻底忽略了,反到是对于孔子偶尔犯傻干下的蠢事,拼命宣扬,片面夸张,大有不揭露孔夫子大jianian大恶的虚伪真面目誓不罢休的劲头。

    圣人孔子那令人无限敬仰一生之中也偶尔犯过一次傻。根据史书记载:公元476年,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原因有五,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被孔子杀掉的那个少正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根据鲁国的官员和民众反映:这个少正卯胸怀豁达不记仇,为人处世很有自己的原则,说话光明磊落,历来都是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从来不背着人私下议论,敢于直言,揭露丑恶,而且他还是一个喜欢助人为乐的人。这样一个人,无论是以当时的道德标准还是后世的眼光,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好人,真君子啊!可是无原无故把他给砍了的孔子是如何解释的呢?

    孔子说:“这个少正卯表面上心性豁达,其实目的险恶;他特立独行其实是顽冥不化;他之所以公开表达意见其实是为了混淆事实;他揭露丑恶其实就是对主流的不敬;他帮助受压抑的人其实是私行恩惠,收买人心啊!这五大罪只要犯了一条就该杀,何况他五条全犯了呢!”

    不得不说,大圣人孔子在这件事上做得的确很不厚道。如果少正卯当真是个大好人,孔子则有嫉贤妒能,残杀忠良之嫌了。即便少正卯当真是个隐藏掩饰得很好的大jianian大恶,孔子也不应该在他没有做出任何坏事之前,无故将他给杀了。这样做影响太不好了!孔子也不考虑考虑自己的粉丝后代们,未必都和他老人家一样。拥有一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穿人内心世界地火眼晶睛,若是也照搬起这一套诛心理论,那得造成多少的冤案错案啊!

    所谓诛心之论是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你虽然作案未遂或尚未作案,不过只要有过这个心思,就是该死”至于如何判断对方是不是真有“这个心思”就完全看掌权者的主观意愿了。这一套理论可以说得上是华夏传统文化之中的国粹。“其心可诛”的论调一直流传到二十一世纪,在华夏仍旧很有市场。相反,鼓吹法制的西方人则对这一套深恶痛绝,还拍成过电影大片,加以鞭挞和讽刺,如好莱钨大片《少数派的报告》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华夏历史上,上至忠臣良将,下至草根阶层。无数含冤人士便是惨死在这老祖宗流传下来地诛心之论上,一个个都死不瞑目。从而这些倒霉鬼们对国粹级的诛心之论又做出了新的见解,便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严格说起来,诛心之论绝非孔夫子首创,在他之前便有无数前辈高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熟练运用,用来对付他们看不顺眼的人。不过一心想朝孔夫子头上淋粪水的边不负可不会在乎这些。就是一口咬定孔子便是“诛心之论”的头号发明人,创始老祖宗!说起来孔子也挺冤的,清白一生。生平就诛心了那么一次,便被边不负一把扣上了诛心老祖宗地大帽子!这也是他名声太盛,一举一动的影响太大之故,可见盛名有时真是害死人啊!

    除了用诛心之论杀少正卯之外,孔子残杀儒艺人的事也被边不负给翻了出来。史书记载:定公十年春。及齐平。。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