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仙踪_第十八章破军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破军1 (第1/3页)

    第十八章 破军(1)

    万安山又称“玉泉山”巍峨入云,林木葱茏,《名胜志》说:“玉泉山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山腰间不仅有白龙祠,祠侧还有一座玉泉寺,宋代欧阳修就曾游于此寺,并特撰文以记。祠,寺之前有一潭池,水清见底。山顶建有全石结构的祖师庙,其势雄奇难至。

    不过万安山上最令人惊叹的还是那峻极连天的峰峦,有的挺拔林立,犹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则象斜生的笋尖,可攀缘而上。每至冬季山巅积雪颇厚,犹如批上了一层银白的素装,而当雪住天晴,暖阳的光辉洒遍满山的时候,石林就会反射出绚烂的光彩,与壮丽的古都互相辉映。如果三伏炎夏季节,等上峰顶会使人立刻有“清凉到此顿疑仙”的感觉。

    此时正是晌午,一对青年男女从玉泉寺里出来,男的潇洒飘逸,女的淡雅如仙,此二人正是秦川与师妃暄,两人正一起游览洛阳的风景名胜。远远望去,有若一对神仙璧侣,当真是说不尽的风流旖旎。然而走近细看,却能发现两人眉头紧锁,并没有半点柔情蜜意。两人说话都客客气气,斯斯文文,听不出半点火药味,但话题却非常沉重。

    师妃暄直截了当质问秦川为何要栽赃王世充?为何要挑起胡汉之争?为何要庇护边不负这个魔门妖人?这三个问题问得秦川极为狼狈。秦川自知理亏,但只好辩一分是一分了。他说栽赃王世充,挑起胡汉之争,自己可没有参与,沉默是金难道也犯法?了空修炼“闭口禅”不是也沉默了几十年吗?又说佛讲平等,佛最慈悲,佛门广渡天下人,即使是边不负这样的垃圾烂人,只要有了改邪归正之心,佛门自然也应该为之大开。且边不负投入少林寺门下是其住持智明大师同意的,与自己可无关,当时自己真的不知情。师妃暄见秦川一味推卸,自然大为不悦。

    师妃暄又问秦川,是否真打算帮助石之轩修补好不死印法的破绽?秦川说是。师妃暄便道:石之轩若将不死印法破绽补好,第一个要杀的人便是他女儿石青璇!秦川觉得这话太不厚道了,忍不住替石之轩分辩几句。于是两人说着说着就扯到了石之轩与碧秀心当年的一段公案上去。

    在秦川看来,石之轩与碧秀心好不容易才排除万难,走到一起,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平静日子,可慈航静斋也未免做得太绝了,竟然不肯放过这对苦命痴情人,指使宁道奇去玩棒打鸳鸯的把戏,这与佛门圣地的慈悲平等形象可大大不合!秦川虽然爱上了师妃暄,但对慈航静斋却一直没抱多少好感,因此说起慈航静斋来,语气总是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可是在慈航静斋看来,石之轩这万恶不赦、邪恶透顶的卑鄙家伙竟然把自己最杰出的传人给拐跑了,实在是慈航静斋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慈航静斋制造舆论,四处宣传碧秀心是抱着“以身饲魔”的想法才嫁给石之轩的消息,一来好自我安慰,二来也能离间下石之轩与碧秀心的感情。其实魔门历史上比石之轩更邪恶更危险的男魔头多着呢,怎么又没看见别的慈航静斋传人去“以身饲魔”?慈航静斋一方面心中暗自埋怨碧秀心不争气,丢了慈航静斋的脸,另一方面对石之轩这个罪魁祸首更是深恶痛绝。师妃暄作为慈航静斋培养出来的传人,从小自然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因此自然要与秦川争辩到底。

    两人越谈越僵,都对对方的固执大感不满。师妃暄心道:秦公子见石之轩长得和他一模一样,自然要维护石之轩了,真是冥顽不灵!秦川却想:妃暄从小就被她师傅灌输了不公正的历史,也难怪会如此。我们以前那个空间,不是也有很多日本学生不知道日本鬼子在二战之中的罪恶侵略史吗?只是我既然告之真相了,她却还是听不进去,未免也太顽固了!

    说到最后秦川忍不住带着嘲讽的语气道:“碧秀心死,石之轩伤,你师傅梵清惠可坐收渔利。高明!高明!”这句话可捅了马蜂窝!以师妃暄的深厚玄功修为也忍不住大动无明,伸手扇了秦川一记耳光。

    “啪”的一声脆响,师妃暄出手虽快,但却没用什么力道,正因为力道太弱,不足以对秦川造成任何伤害,因此绝对防御也没有将这力道过滤掉。这个耳光打得固然响,力道却甚为轻柔,秦川感觉师妃暄是用手摸了自己脸一下。这一声脆响过后,两人均后悔起来。

    师妃暄心道:生气归生气,我怎么能出手打他呢?秦川思道:明知妃暄最敬重她师傅,我怎么能当着她的面侮辱她师傅的人格呢?

    两人懊悔了半晌,不约而同的说道:“对不起!”接着又同时道:“都怨我不好…”这两句话一出口,两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