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梦醒15 (第1/5页)
第十七章 梦醒(15) 给巨巨们的惊喜已经完成了六万多字,还在拼命赶写中,为此不得不熬上了几个夜,现在正在拼命加班加点赶稿中,没时间多说。请巨巨们别催了。本周会上传的,让大家一次看个够。 真言大师这话一出,群雄大都诧异万分。众人亲眼见边不负神色惶恐,诋毁真言大师,一副做贼心虚的德性,心中都料定真言大师必然会否认王世充是大明尊教的原子,揭露边不负的栽赃把戏,可万万没料想到真言大师竟然承认了。那些原本怀疑边不负栽赃的人,顿时又多了几分迟疑,也有些还以为这真言老贼秃也惧怕秦川的威势,便故意颠倒黑白。四大圣僧、了空、师妃暄等人都是一怔,没料到王世充竟然真是大明尊教的人;独孤峰、李密等皆是大喜,心知不管如何,这回王世充是死定了;李世民、宋鲁等都深信真言大师不会妄言,一时也懵住了;伏骞、曲傲等异族高手看了看真言,又瞥了瞥秦川,纷纷露出自以为明白了的会心笑容;最为吃惊的却是布置栽赃的边不负本人。只有秦川不动神色,心中却是苦笑连连。 王通却是第一惊醒,有些气急败坏的道:“真言大师,事关重大,岂能胡言?胡汉之争,兵祸连天,延及子孙。咳,自魏晋以来,上位者弃王道行霸道,故时局动荡,天下大乱,终种五胡乱华之祸因,汉人胡人杀来杀去,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仇恨越积越深。汉人是人,胡人也是人。杀戮终究不是王道正道,融合才是解决之上策。今四大阀之中,便有其三为胡汉混融。真言大师身为佛门高僧,今日若信口妄言,非但兵祸大起,且又出胡汉之争,于心何忍?”说到最后竟然一片悲天悯人之神色。他显然以为真言大师是惧怕秦川,因而故意诬陷王世充。 秦川心道:王通这老儒生崇拜周公、孔子,一心想实现王道政治,进入理想社会,虽有些迂腐,但比别的儒生还是开明多了,主张的包容融合思想也大有道理。 真言大师叹道:“善哉善哉!万物一般,众生平等,汉人胡人,一视同仁。王居士宅心仁厚,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只是此事关连重大,老衲岂敢妄语?王世充是否为突厥贵人,老衲确不知晓,但三十年前,大明尊教原子正是王世充本人。不过即便他是大明尊教的人,也不能证明他有引突厥人入中原杀戮汉人之心。” 边不负心道:原来王世充还当真是大明尊教上一代的原子!栽赃嫁祸之时,有这么一个货真价实的大隐秘,自然显得真实多了。法王真实大伟大了!大睿智了!栽赃嫁祸的天才!非我等可比!边不负越想越兴奋,忍不住放声狂笑起来,众人见他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纷纷大摇其头。边不负狂笑道:“哈哈哈,真言大师此言差矣!在我佛门释子看来,万物一般,众生平等,胡人汉人,一视同仁。但王世充这胡狗可不是佛门子弟,又岂能有此见识?大师以己度人,实在是糊涂愚蠢!哈哈哈!”他得意忘形之下,竟然直指佛门德高望重的真言大师糊涂愚蠢,四大圣僧、了空等人早对他极为不满,大有出手教训之意。边不负察言观色,心知不妙,连忙闪到秦川身后。 此时李密又阴恻恻道:“嘿,天打雷霹,不得好死!嘿嘿,天打雷霹,不得好死!这老天可真是不开眼啊!”众人顿时都纷纷朝烈瑕和突利望去,因为两人发了同样的誓,烈瑕的誓言被真言大师揭穿,带连着显得突利的誓言也不可信起来。 边不负又兴风作狼道:“突利这突厥狗原打算携突厥铁骑而来,与王世充里应外合,血洗洛阳,杀光汉人,只是jianian谋被法王破坏,这才与李阀勾搭上,同来洛阳,欲找王世充重定jianian计。大家今日可不能放跑这突厥恶狗。”他这一挑拨,当真有不少没脑子的人蠢蠢欲动。 “阿弥陀佛!”道信一句佛号之中用上了“狮子吼”的功夫,各人耳中均震得嗡嗡作响。那些蠢蠢欲动之辈一时都被震慑住了。 真言大师朝边不负合十道:“阿弥陀佛,边居士,可否听老衲一则故事?” 边不负jianian笑道:“大家同为佛门弟子,大师有话好商量。”说完后,暗中凝神提气戒备,猜测真言老贼秃多半要用“狮子吼”之类的功夫对付他。 真言大师宝相庄严,脸泛圣光的悠然道:“一菩萨大发善愿,欲渡尽天下之羊。一狼闻之,披羊皮发狼声而来。菩萨曰:‘羊皮狼声,非羊也!’狼怏怏而去。次日,狼披羊皮学羊鸣而来。菩萨曰:‘羊皮羊鸣而狼心,非羊也!’狼叹曰:‘费尽心思,终不能成佛,奈何哉?’菩萨曰:‘善哉善哉!心佛即佛!既有佛心,何分羊狼?’狼大悟,脱去羊皮,立地成佛。” 秦川心中大惊,羊皮狼的寓言故事自己也曾听过,不过可与佛门没有丝毫关系。真言大师这个另类的羊皮狼故事显然是针对边不负随口编来的,并非引用佛教流传典故,拾前人之牙慧。这个羊皮狼的故事不但讽喻了边不负投入少林寺之事,还蕴涵佛理,大有点化边不负之意。秦川心中不由得大为钦佩起真言大师的佛法与智慧来。 秦川点头道:“真言大师,佛法精深,大智大慧,在下佩服。佛,本为梵语,为觉悟之意。凡能觉悟者皆可为佛。真正的佛是在人心中,而非寺庙里供奉的泥塑佛像。参拜这些假佛,无异于舍本逐末,不如返回自身,感悟心中纯真的人性,这才是真佛。佛家有云,心佛即佛,或言,我心即佛。佛不立文字正是要人莫参拜,重觉悟。佛讲平等。无论王公卿相还是凡夫俗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