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6/8页)
祥过了目,随即交了给杨达。 “这里到密云,最快什么时候可到?” “马好的话,三更天可到。” “你骑了我的那匹‘菊花青’去。三更天一定得到。”文祥又问“密云地方你熟不熟?” “去过几回,不算陌生。” “好!七王爷住在东大街仁义老店。一到密云,就去叫七王爷的房门,当面把这封信送了,到天亮,你再去见七王爷,他有什么话,你带回来。明儿中午,我等你的回话。” “喳!”杨达响亮地答应着。 “我再告诉你,”一向一团蔼然之气的文祥,此时脸上浮现了肃杀的秋霜:“这一趟差使不难,你要办砸了,提脑袋来见我!记住,谨慎保密!” 杨达神色懔然地称是,当着文祥的面,把那个厚厚的大印封,贴胸藏好,请安辞去。匆匆回到东城步兵统领衙门,从槽头上把文祥那匹蒙古亲王所赠的“菊花青”牵了出来,又挑了四名壮健的亲兵和四匹脚程特健的好马,到文案上领了兵部所发,留存备用的火牌,上马往北,一直出了德胜门。 这时天还未黑,五骑怒马,奔驰如飞,正好是三更时分,到了离京城一百里的密云县南门。大行皇帝的梓宫正行到这里,城乡内外,警卫森严,杨达叫开了城门,验过火牌,驱马直入,到了十字路口,一折往右,便是东大街,找着了醇王所住的客店。 客店的大门是整夜不关的,现在有亲贵大臣在打公馆,更有轮班的守卫,等杨达刚下了马,要进店时,便有人喝道: “站住!” 于是杨达便站住,等那名蓝翎侍卫,带着两名掮着白蜡杆子的护军到了面前,他才喘着气说:“兵部驿递,有六百里加紧的‘廷寄’,面递七王爷!” “七王爷还得有会儿才能起身,你等着吧!”那侍卫往里面努一努嘴“屋里有酸菜白rou、火烧、guntang的小米粥,也还有烧刀子,先弄一顿儿!” “多谢你啦!”杨达给那个蓝翎侍卫打了个千,陪笑说道:“上头交代,一到就得把七王爷唤醒了,面递公事,劳你驾,给回一声儿吧!” “嗯,嗯,好!”蓝翎侍卫转身进店,过了有一盏茶的工夫,匆匆奔了出来,招一招手把杨达带到西跨院,只见醇王披着一件黑布棉袍,未扣纽扣,只拿根带子在腰里一束,站在西风凛冽的阶沿上等。 杨达抢上两步,到灯光亮处行礼,自己报名:“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属下佐领杨达,给七王爷请安。” 醇王心里有数,是文祥派来的专差,便说:“进屋来!”又对蓝翎侍卫说“你把瑞大人去请来。” 杨达跟着醇王进了屋子,从怀里掏出那个已有汗水渗润的印封,双手递了上去,同时轻声说道:“文大人交代,限今晚三更赶到,当面送上七王爷。” 醇王不暇答话,拆开印封,先看恭王具名的信,再看谕旨,心里一阵阵兴奋,这一天终于到了!曹毓瑛给他安排的好差使毕竟来了!非得漂漂亮亮的露一手不可。 按捺住心头的激动,他平静地问杨达:“你刚才到了这里,是怎么跟外面说的?” “卑职只说,有六百里加紧的‘廷寄’,要即刻面递七王爷。” 醇王放心了,京里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丝毫不曾泄漏,不由得夸一声:“好小子!会当差。”接着喊一声:“来呀!” 听差应声而来,醇王吩咐取五十两银子赏杨达。 杨达谢了赏,又转达了文祥的意思,要他等天亮以后,来见醇王,有什么回信好带回去。 “好,好!”醇王很高兴地说“天亮了你来,我让你回去交差。其实到那时候全都明白了,就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杨达不甚懂得他的话,但不敢多问,退了出去,一摸怀里的五十两银子,心花怒放,找着了他带来的亲军,一起到侍卫值夜的屋里,叨扰了一顿宵夜,自去打盹休息。 在醇王屋中,瑞常深夜奉召,依然穿了袍褂来见,摒除仆从,醇王一言不发,先把京里来的文件,递给他看。这原在瑞常意料之中,只想不到发动得如此之快!虽然拿问肃顺,钦命睿醇两王办理,但身为行在步军统领,此行护跸的责任,大部分落在自己双肩,出了乱子,难逃严谴,因此他的沉重的表情,与醇王的踌躇满志,跃跃然将作快意之事,大异其趣。 “芝山!”醇王叫着他的别号问道:“你看如何着手?” “王爷!事出仓卒,错不得一步。” “那自然。” 瑞常拉一拉椅子,移近了烛火,把头凑过去说:“你看他会奉诏吗?” “这可说不定了。不过,他就是不奉诏,难道还敢有什么举动吗?不敢,”醇王极有信心地说“我料他不敢。”瑞常把个头摇个不停:“不然,不然!”他说“象他如此跋扈的人,自然也想到结怨甚深,身边岂能没有一两百个死士?” 听得这话,把醇王吓一跳,满怀高兴,大打折扣,怔怔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此事须从长计议。”瑞常又说“我陪王爷去见了睿王再说。” 这个建议,未能为醇王接受,他认为当夜就须“传旨”为时无多,无法从容筹议,不如在这里商量好了办法,再通知睿王一起行动,比较简捷妥当。 瑞常想想这话也不错,于是为他先分析警卫配备的形势,他说他的兵力,只担任护卫跸路的责任,都在外围,根本没有用处,而肃顺依旧兼着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的差使,上三旗的侍卫,三分之一归他指挥,如果急切一拚,后果不堪设想。 “所好的,正黄旗的侍卫,大都在芦殿护卫梓宫。他身边的人不多。”瑞常又说“就怕他蓄养着死士。” 说道“死士”醇王又皱眉了:“这个人刻薄寡恩,不见得会有肯替他出死力的人。就算有,也不至于寸步不离左右。 咱们不必三心两意,趁早动手吧!” “就动手也得布置一下。得派亲信矫健的人,这个,”瑞常徐徐说道:“我看四额驸那里的人最好。” “对!”醇王对这个主意,非常欣赏“咱们就借四额驸的人。” 四额驸德穆楚克扎布,新补了上虞备用处的差使,这个衙门又称粘竿处,那里的侍卫,上树下水,甚么地方都得去,所以都挑年轻机警,身手活跃的上三旗子弟充任,用他们去对付肃顺身边可能有的“死士”比较最妥当。这一层就算说定了。 再商量下去,很快地都有了结论,外围警戒归瑞常负责,进房抓人是醇王亲自出马,睿王年纪大了,只请他在外面摆个样子。 “事不宜迟,上睿王那里去吧!”醇王说了这一句,叫进听差来,伺候着换上袍褂,与瑞常一起到了睿王那里。 睿王和醇王住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