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三家制衡 (第2/3页)
存 在 其 间 的 , 人要把 损 害 身 心 的 坏 思 想 或 行 为 去 掉 , 那 就 是 “ 无 为 ” , 能 够 无 为 , 心 与 自 然 是 万 能 的 , 无 所 不 为 的 , 那 就 是 无 不 为 , 也 就 是 自 然 所 表 现 的 道。 通过这种诠释,告诉百姓和学士们,世界存在着无数的道,人必须遵守道的约束,不要做违规道的法则的事情,同时对法家的律与策视为人的道,而要这种道成立,必须承载着地之道的皇帝来认可,只要皇帝认可的律策就是人之道,人就必须遵守。 但是,人之道是变化的,它不是从一不变,在变化追寻新的平衡,这就于法家学说的法不考古亦不鉴今的学说相吻合,避开法道相争之处。而天之道和地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只是人们不能完全认识,学士们要去认识他们,发现这些道,用以支持新的人之道诞生,让人之道更符合天地之道的要求,实现天地人的谐和。 对于修身养性的原则,采纳老子说的: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名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所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为 )。 虚 其 心 ,所 以 人要受 道,要客 观 研 究 自 然 ;实 其 腹 ,所 以 要充 实 所 要 学 的 事 物;弱 其 志 ,所 以 从 理 而 无 所 撄,不 受 无 理 事 物 影 响;强 其 骨,所 以 要自 立 而 干 实事 ,要 身 体 强 健 可 以 任 事 。 老子对军事是排斥的,这点却是刘协坚决不允许的,故在老子关于军事的论证一律采取抹杀的行为,将《老子》与此相关的部分进行修改,在兵家思想中融入道家思想,取其为兵道,承认兵道为卫国之本。 刘协要求新的道教必须宣扬:国之盛,源于农之稳健,求于商之厚利,依兵道之强盛,兵道之盛在于威震欲有为之临国,擅动兵者为有为,擅威者为无为,令四海皆归无为,乃地之道;民之健,源于农之薄赋、求于医之防患,依于弓马武道。 PS:老子的无为被很多后人认知错了,老子的无为是指不做违背道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解释,不要去破坏自然的和谐就是无为,而不是简单的避世,只是老子之后的庄子过分强调避世,使人们忽略真正的无为。所以要实现儒、法、道三家共存,庄子的思想必须首先从道家中剔除,虽然庄子的思想也有非常多的闪光点,但确实不适合推广用于治国,实际上历代当政者推广道教都首先把庄子的思想偷偷排除掉,他那种无政府主义确实很要命。 要求张鲁在讲坛上将国家强盛和百姓安康联系在一起,先有国之盛,后有民之安康;先有兵之强,后有国之盛;先有民之健,后有兵之强;先有道之昌,后有民之健。 张鲁并不愿意完全按照刘协的意思来说话,但命悬于其手,且能够光复道教,与儒家和法家相互共融是最好的办法,也只好对原先讲义做了修改,完全按照刘协的意思来办。 用胡昭的话来说,新的道教更像是一种回归,将五行学说和仙家道派、丹葯长生之说都去除掉,回归老子最初的道家思想,以修身无为治国的核心思想奠定其根基。对汉初的黄老道和东汉的五斗米教都做了漠视处理,将这些愚民之说视为邪说,将整个道家思想复归最初的起始状态。 对于长生不老之类的话,刘协严格进行禁止,让道教既尊老子为祖,就当奉老子之道,讲究天人合一,守法循道,依照天地人的规则形事,讲究一心向善守道换取死后重返天境,永享天福。 对于迷信这种东西,还是要搞得,毕竟大汉百姓没有那么明智。 张鲁虽然反对,但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刘协手中的傀儡,也只能按着刘协说的来讲。可惜,管宁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从他事先准备的讲义来看,他还是提倡独尊儒家的思想,而且对刘协提升商、医的行为颇为指责,视其为乱国之举,对法家和道家思想的提升,也视为对儒家的侮辱。 刘协大怒,问他可否更改讲义,管宁傲然道:“士可杀不可辱,儒家之尊焉能和商、医之流共存一府,又焉能和法、道宵小之学共同治世,此乃殿下乱国之举,襄阳大治之功必毁于一旦。” 刘协猛然抬脚踢翻桌案,指其大骂道:“襄阳大治岂只是你儒家一家之功,无兵家之师威震四海,今日你我都是阶下囚而已;若无商道大盛,今日你每年年俸百万钱从何而来,你还只能在陋屋中读你的破书;若无医家之盛,今日你早就死于瘟疫之中。现在襄阳大治了,你这种腐儒就要跳出来争功,你摸下你的脸,可配争这个功劳。军士在外守边土,你再干些什么事情;商人风里来雨里去经营百货的时候,向国家纳税的时候,你再做什么;医师苦行千里,救病治人的时候,你再做什么。你除了清高自傲,你还有什么比其他人更卓越,你对楚地大治到底做了什么贡献,我若是你,现在就找绳子上吊算了!” 又取书籍砸之,喝其滚离楚王府,管宁面色铁青,眼中蓄泪,满面沧桑,仿佛一瞬间老了数十岁,黯然转身离开楚王府。 待其走后,隔了良久,刘协才平息心中怒气。胡昭马上跪于刘协案前,拜之于地,道:“望殿下追回管先生,先生在襄阳授徒十年,教习弟子过千,无一不忠于殿下,无一不精细克尽职守,无一不以百姓民生和殿下大业为上,殿下不念其功劳,但念其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传徒授艺的苦劳,也该今夜亲赴管府救先生一命。” 刘协一惊,问道:“何来救命一说?” 胡昭道:“先生何等重名节,今日殿下辱之,必以死明志!” 刘协沉吟片刻,道:“孤王言重了,此乃孤王之失,让人备车,现在就去管先生府中请罪!” 胡昭大喜,急忙让王熙和唐斩备车,前往管府。 到了管府,刘协未让人通报,直接率人进府,扣管宁之门,良久无回音,大惊,用力撞开屋门,见管宁果然举绳自尽,急忙救下他,按胸换气片刻才救醒管宁。 管宁泣道:“今日有此重训,殿下当让我自寻一死吧!”复又撞墙而去,被胡昭拦下。 胡昭道:“管先生,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