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卷四海征伐第十三章帝国风范 (第3/3页)
了大量的新甲胄,主要有龙鳞甲、鱼鳞甲、宽纹鳞甲、细纹鳞甲,统一的前进方向都是甲胄厚度降低。更薄更坚韧,鳞片不再是单一的椭圆形,有长方形、棱形、细条形和宽边形四种新地衍生。 随着刘协对军威的要求,甲胄的式样也开始变得精美,大量的虎头、鹰身、长蛇、熊的雕饰被融入到甲胄上。刘协为此定了一个基本的规矩,步军甲胄采用虎头雕饰,骑兵甲胄采用鹰隼雕饰,水军甲胄则采用比较威武的犀牛头饰,不采用水蛇雕饰,主要原因是刘协从小对蛇就有强烈的畏惧感。而且不是一般的怕那么简单,看到雕饰都浑身打冷颤。 对于统一的增加就是甲胄两肩膀部分必须雕有太极图案,在右胸留下悬挂勋章地位置。 在军备中增加军袍、军衣两项,独立水军、步军、骑军、工程军四种军衣、军袍、甲胄,增加东、春秋、夏三种分别,重骑兵甲胄采用全铠式设计。 新式的甲胄中的长纹龙鳞甲、宽纹鱼鳞甲、细纹鱼鳞甲、重装虎甲、轻装鹰羽甲和牛鳞甲、厚皮甲被作为统一的六种甲胄,统一采用荆州钢打造,重剑、圆形虎纹盾、圆形犀牛纹盾鹰隼雕纹小盾、鹰隼雕纹斩马刀、虎纹钉锤、虎纹双刃斧、襄阳匕首、荆州强弩、襄阳连弩、新野强弓等六十二种物品被列为制式军备武器。 尤其随着南方水军的增加和对南用兵的增多,西纹鱼鳞甲也开始增加定制量。这种鱼鳞甲是以罗马甲胄为基础,主要集中在对双肩和上半身的防护,采用裙甲设计,脚踝、膝盖采用皮革防护,短马靴采用露出脚趾的设计,增加透气性,使用短剑和圆形犀牛纹盾,搭配荆州强弩,头盔采用罗马式的全护式。 大汉军队军备制造从罗马军队中吸纳最多地就是在头盔设计上。目前各军除游骑兵外,普遍都采用了罗马式的全护式头盔。 各种鳞甲也开始走向半铠半鳞设计思路,对胸部和腿、臂等非活动处采用钢甲,对关节、腹部等活动位置采用规则的棱形鳞片,统一制式的军队在列队后呈现的威武气质更加强烈,完美体现了一个军事帝国应该具备的威慑力。 神鸢车作为主要的战争器械和水师主要的战争武器。也被要求进一步修改。神鸢铁箭的设计被刘协认可,新地铁箭比传统铁弹更重更锋利。在相距较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穿透船体,进入敌舰内部燃烧,是专门为水师设计的。 帝国准备良久的江东主战舰开始向帝国各个水师大规模装备,在江东船舶的六个商社都满工的情况下,荆州船舶和黄河船舶也开始通过江东船舶承接订单,但大部分利润却被江东船舶所扣留,这也教训了两家商社,必须花大力气自我设计新船舶。 不久之后,黄河军备集商社集中了十六亿钱,直接选择在安泰港开设最新船舶制造分社,拥有六万多民佣工和四千多名雇工,是大汉帝国最大地船舶制造社。 江东船舶和隶属荆州武威军备集商社地荆州船舶自然不甘落后,各自在沿海选择据点增加新的分社建立,进一步扩大船舶制造优势。 三家对新船地设计和试制也开始从帝国出钱转变向自己出钱,针对军备院提出的未来十年船舶需求各自制造新战舰和商船。 大汉帝国军队也开始从早期的各种凌乱设计风格的军备走向集合大汉传统风格和罗马风格为一体的方向,各种兵种采用的军备也越来越专业化和细致化,当然,这种变化是需要大量坚实的军备制造业为基础的,也需要大量的军费做为支撑。 新式军备的普及,引发的大规模军备替换,而替换品则被各地驻防军和预备军吸纳,整体性的提高了整个大汉帝国各层次的军事实力。 随着对内战争的结束,帝国开始对外作战,那么帝国的军队自然要用功勋制度来提高战斗力,以前是用钱财奖励,现在帝国更走向成熟了,对外战争也开始增加,刘协正式起草《战利品管理法》,规定对外战争中,士兵掠夺得财物中除国家规定的文物、资料、史料必须上缴外,属于合法收入,但需要缴纳所得收入的两成为个人战争所得税。 每一次战役结束后,将军负责统筹所得财物,根据总的国家所得部分,将军和各级将领可以再次获得国家所得三成部分作为奖励。 专门根据战士的军功制定金星、银星、紫铜星三级勋章,在金星勋章中特例出大汉帝国勋章、大汉帝国皇帝勋章、大汉帝国统帅勋章三个特级勋章。 在正常列席和非战役进行时间内,任何有勋章者必须配戴勋章,拥有银星勋章和金星勋章的战士可以无需向统帅之外的其他任何将领行军礼,拥有金星勋章的战士有权参加军队统帅会议,在退役或者受伤不能参加战争后,帝国给予额外补贴,确保可以安渡晚年,其子可以获得保送八大军院的资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