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前夜决断 (第3/4页)
城。先前的片桐市正父子亦是如此…在下现在才豁然开朗。” 家康低吟一声,看来一重已经认定,回去必无善终,他已退缩了。“那一重就留下来吧。但家康仍不放弃,你们几位愿不愿回大坂?” “愿意。”大藏局第一个答道“奴婢想回到淀夫人身边。” “那么,你们愿意把我的意思转与秀赖母子?” “自不必说。” “好。就请诸位把我的口信好生记在心里:由于城中将士再度召集狼人,违背誓约,我父子才不得不出兵征伐。若如以前所述,右府移至郡山,解散所有狼人,再过四五年…不,一旦天下安定,顶多七年…我定会负责把大坂城重新筑好,让右府返回…即使我死了,也会让将军履行诺言。听清了吗?可明白了?”家康像教导孩子一样叮嘱道。 大藏局苍白的脸恢复了血色。家康要让她回去,这为她燃起了一盏希望的灯。常高院则更加急切地探出身子“是…城中的将士再度召集狼人,违背誓约?” “是。”家康认真地点了点头“我父子才不得不出兵,明白吗?征夷大将军的职责,便是无论何处发生乱事,都必须予以平定;纵然备有千军万马,也要誓死征伐。纵然是我的亲生儿子、孙子,我也会断然征伐。这次的敌人既非右府,亦非淀夫人。淀夫人和右府若是敌人,我就不会如此斟酌。就因为想到这责任,七十四岁的德川家康才抱着必死之心,重上战场!” “是…迫不得已…解散狼人…移至郡山…” “唉!不过七年…七年之内,太平就会扎根于天下。为了杜绝战争,我早已想好了对策。刚此,只要他们在此期间能够反省,就算德川家康死去了,也会留下遗言,让将军迎秀赖重返大坂。将军乃诚实忠孝之人,只要我这个做父亲的吩咐,他绝不会违背…”说着说着,家康伤感起来,声音哽咽,泪水模糊了双眼“听着,我从不愿让你们这样的弱女子在战争中失去夫君和儿子,我一直想缔造一个太平之世,我一生都在努力。你们明白吗?我祖母音容犹在,母亲笑貌依稀…还有妻儿的面容,终无法从眼前抹去…只要太平能扎根,为何非要拘泥于一城一池?我一定会重挖壮观的护城河,在里边贮满清水。你们一定要把这些道理说给他们。至于书函,我会让送你们回去的使者带去,希望你们仔细把家康的真心告诉他们母子…” 家康忘情地说着,当他忽然回过神时,才发现老女人们正纷纷以袖口擦拭眼角。看来,她们都明白我了——想到这里,家康也落下泪来。同战事的悲苦相比,人的隐忍又算得了什么?但世人却常常忘记这个,变得固执。如不努力驱走愚执,人世就是修罗! “完全明白。我们会把大人的真心原原本本转与右府和夫人。”大藏局呜咽着说道,二位局则放声痛哭。 二十四日晨,女人们从二条城出发。本多正纯来禀报此事时,家康正与前来请安的藤堂高虎说话。也不知高虎对此如何想,只听他道:“大人的深谋远虑,总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坂的兵力再多,终无主政大名啊。因而,拖延愈久,就愈是有利。总之,关东胜券在握,万不可因急而招败。在下只知战阵杀伐,却从未想过让女人帮忙。啊呀,真是佩服之至。” 家康沉下脸,责备道:“在你眼里,这也算是谋略?” “是。真是常人想不到的谋略。如此一来,大坂必会阵脚大乱。主战派必会越发激愤,说不定还会主动杀出来。他们一出,就上钩了,我们必胜无疑。” 旁边的正纯也点头不已。 家康则扭过头,叹了口气。其实,他并不认为女人们的劝说会奏效。他先前总是以为正信和高虎能够明白他的心意。实际上,正信真已看穿了家康的执著,现正做着“替罪羊”呢,可高虎…但仔细想想,正信和高虎不都一样?二人都是明白人,其智非凡夫可及。家康不禁疑惑起来,我是不是已老糊涂了,才只想尽量去安慰别人,才要努力尽人情? “你把家康看成一个如此了不起的谋士?” “是。如此深谋远虑,真是旷古未闻。” “我啊,”家康叹道“只是个老糊涂。只是因为仗打得多了,对战仗多少知些,一个老糊涂而已。” “领教了。是言在下会铭记于心。”藤堂高虎愈发认真,愈发感动起来“大人品格高入缥缈,策谋深似大海,均非常人所能想象。” 家康面带不快,沉默。此非谋略,而是真心,你们怎的就不明白?女人们滴落在二条城的榻榻来上的眼泪,乃是这世上最纯洁、最清美之物。难道我也老了,变得跟女人一样了? 得知女人们已向大坂回返,秀忠再次向二条城派出了使者。此次为土井利胜和本多重信二人。“军队部署,我们带来了将军的初案,请大人定夺。”利胜已经对老女人们不抱任何期待了,他的意思分明是:按照原计划,二十六日全军到达,家康父子二人至迟应于二十八日率全军出动。 事已至此,无论家康内心怎么想,也不便反对了“好吧。将军是怎么安排的?” “纪州口的先遣为浅野大人,大和口的先遣为伊达大人,主力则从京都官道沿高野官道进发。如何?” 说完,土井利胜让本多重信把填满了人名的地图取出,在家康面前展开。家康缓缓戴上花镜,仔细察看。仗不可避免,老女人们或许会进入城内,使者恐会直接被赶回来。粗粗一算,老女人们回到大坂的时候,就是开战的时刻。秀忠似早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