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夜战 (第1/5页)
第十章 夜战 在洗浴中心的一个小单间里,张先令正在享受小姐的按摩。原来在家里的时候,罗伊对他百依百顺,伺候得很舒服,而此时小姐的服务又远胜罗伊的那两下子了。小姐掐完他的额头,用小拳头捶击他的肩膀、胸脯、大腿、小腿,然后扳弄脚趾,独独闪过了关键部位,那是留在最后的重头戏。小姐爬上小床,把他的身子翻过来,然后用热乎乎的脚丫踩他的后背。小姐在踩他的后背的时候,抓着头顶上的一根绳索,那是专为小姐安装的。初次进这个小单间的人会不知道那根绳索的用途。 马上就要进入最后程序了,张先令的身子被翻转过来了,他突然对头顶上的绳子有了设计,他要用那根绳索绑住小姐的一只脚,吊起来,那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里的西门庆就是这样在花园里吊潘金莲的。正想着,墙壁上的红灯突然亮起,小姐一惊,急忙把张先令从小床上拉起来,扯开墙壁上的一扇布帘,露出一个暗门,说:“走,走,赶紧走!” 张先令赶紧推开暗门钻了进去,回手关上了暗门。出了暗门,外面是一间桑拿室,光线明亮,张先令暗暗高兴,又躲过一次清查!这间桑拿室没有使用炭火,而是一种电炉子,同样温度不低,热得张先令开始冒汗,他用水桶里的舀子舀出一舀水,往电炉子上泼去“呲”的一声,桑拿室里蓦然间便弥漫起水蒸气。 和罗伊离婚以后的几天里,张先令晚上就到洗浴中心来过夜。白天,就去古玩街或博物馆工地。现在博物馆那边已经开工,砖瓦石料水泥已经运进来了,施工队也找了,脚手架也支起来了。而他打算租用两个展室展出他的藏品的计划,也安排妥帖,伙计把他家里和店里一些档次高些的古玩字画陆续运到这里,做着最后的准备。张先令是准备在那边接楼开工放鞭炮的同时,楼下这边开展。他对花钱不多就征服了博物馆馆长韩德庐感到满意。但挡在前面的还有《艺品周报》的总编辑金铁文和拍卖公司总经理徐涛。金铁文古玩知识渊博,估计家藏也不会少,是个强劲对手。而徐涛虽也知识渊博,但他干的是经营,尤其是国企身份,每年的利税指标定得很高,不可能拿出巨资投入公益事业。 面对这两个敌手,张先令确定了“先易后难”的战略战术。他要先联合金铁文把徐涛名声搞臭,让徐涛不具备竞争收藏家协会会长的资格,然后回过头来再收拾金铁文。 想好以后,他就找金铁文去了。他故伎重演,一番寒暄以后先向金铁文奉上一个锦盒,接着,把《收藏家协会章程》草稿递给金铁文。金铁文与韩德庐不一样,他连锦盒打都没打开就给张先令推回来了,因为报社不像韩德庐那里是博物馆,有个收受藏品的理由。于是,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金铁文推不过就把锦盒摆在桌子上,并不打开看,只是拿起那份草稿浏览。看了一会儿,金铁文说:“写得不错,很全面。” 张先令微微哂笑。为了显示草稿是自己写的,便卖弄知识:“‘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银行家,而是收藏家。’海外投资界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中国也有‘宅有书画家不穷’的说法。收藏家们理应有一个自我管理自我循环的协会。” “是这样,有见地。” “刚刚过去的今年夏季,对于爱好收藏的人来说,眼前展现的既不是千树浓荫,也不是十里花香,而是每个周末的古玩市场。我在古玩街工作,对情况最清楚,每当周末,古玩街的各店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各类店铺、柜台和地摊前,面对诸如书画、瓷器、紫砂壶、红木家具和摆件、核雕、根雕、玉器、金石等古今物件,不少‘老玩客’摸、看、问、谈一番过后,常忍不住说:‘是不是又涨钱了?’没错,最近各类古玩和艺术品的价格都呈上升势头,一些东西的平均价格已比去年上涨了20%。价格上涨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古玩行的好运道!不仅使明、清以前的古玩艺术品奇货可居,成为抢手货,还使得民国货和不少现代名家作品也大受其益,引起众多买家的光顾属意。与业绩平平的拍卖公司相比,古玩街的市场潜力十分引人注目!” “你说得没错,由于古玩魅力常存,其影响力快速扩张,‘玩索而知味’的人越来越多,关注古玩市场行情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艺品周报》应该在这方面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我在古玩街可以策应你们。但拍卖公司就帮不上你们了。他们的估价全是保密的。” “哈哈,你对拍卖公司有成见?” “我最近刚刚弄明白,他们赚钱的手段,靠的就是做局。” “哦,老兄目光尖锐!‘做局’是怎么个玩法,老兄肯定很清楚!” “咱哪儿说哪儿了,回头谁也不提这个!” “没问题,我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事情是这样:咱举例说拍画——假设我是一个艺术炒作人或炒作集团,首先要找某个在艺术圈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市场价格在10万左右的画家,跟他签一个三年协议。他每年给我40张画,三年就是120张,每张以30万到50万左右收购。一年后开始在拍卖会上炒作,每张30万收购的画,拍卖价标到一百多万,两年后再标到五百万甚至一千万。标那么高的价格没有人买怎么办?我安排‘自己人’和一群真买家坐在一起,假装举牌竞拍制造一种‘很多人抢着买’的现场气氛。这就叫艺术拍卖会的‘高价做局’。” “这不是制造烟雾坑人吗?能得手吗?” “怎么不能!第一年,我在拍卖会上以高价卖掉十分之一的作品,就将成本全部收回。剩下的画在拍卖会上慢慢用天价游戏‘钓鱼’,卖出一张就是暴利。我会跟拍卖公司谈好一个协议,每次送拍都把每张以三、五十万买来的画价格标到一千万,如果没有买家接手,就由混在竞拍人群中的自己人举牌‘假拍’,假装这张画有人买下了。这种‘假拍’是不可能按照10%付佣金的,因为一千万按10%的佣金算至少要付一百万,我已经跟拍卖公司事先秘密谈好一个固定佣金,比如我‘假拍’的价格不管多高,我都只付20万佣金。所以,我付出的代价也并不算大。” “‘假拍’真能大行其道吗?” “那当然!假拍有很强的广告效应。咱们的媒体一般都对艺术不了解,但是又喜欢追逐新闻。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