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圈_第八章圈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圈套 (第4/6页)

子婴上始皇玺’,刘邦受之而佩带于身。为代代相传,号曰‘汉传国玺’。”

    此时魏雨缪听得入神,便问:“后来呢?”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小皇帝刘婴仅两岁,国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令其弟北阳侯王舜进长乐宫索要。太后气愤异常,痛斥后摔玺于地,可惜天下至宝被摔缺一角。后以黄金镶补,但毕竟天衣难补,留下疵瑕。后光武中兴,莽败,国玺于兵乱之中几经展转,终落刘秀之手。东汉末,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间仓皇出宫避难,慌乱中传国玺丢失。乱定回宫,查无下落。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妃尸体,发现其颈下锦囊中藏有金锁朱匣,打开后发现,原是上刻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黄金镶补后的传国之玺。孙坚顿生异想,立即撤回鲁阳,图谋称帝。但不久阵亡岘山;而袁术又乘孙坚妻吴氏扶柩归里之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后称帝。而袁术死后,广陵太守徐璆又效袁术之法,于袁妻扶棺奔庐江途中截而夺之,后献于曹cao。三国鼎立,宝玺属魏。后三国归于晋,玺落司马炎之手。”

    于博彦一打开话匣子,就没有停止的意思,马家驹心里那个气啊!暗想你魏雨缪这不是惹祸吗?你不问田黄石问什么“和氏璧”呀?你还真相信潘家园出现了“和氏璧”呀?他在脚底下有使劲踢魏雨缪,但魏雨缪此时正听得过瘾,便不去打扰于博彦。

    “后经唐、宋、元、明、清朝均有真假难辨的传国玺问世。宋绍圣三年,咸阳段义于河南乡修舍掘地,得一‘背螭钮五盘’的玉印。‘色绿如兰,温润而泽’,经翰林学士蔡京等官员‘考证’,奏称哲宗‘真秦制传国玺’。明代朱元璋登皇位之后,曾不惜以十万之众远征沙漠,寻求所谓‘传国玉玺’。明弘治十三年,鄠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给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清初,故宫交泰殿藏有玉玺39枚,其中就有一方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印。乾隆帝一生痴玉,留下有关玉的诗文多达800多篇(首),足可以称为玉器的鉴赏家。但公元1746年,在他从中钦定25方为国玺时,却将此印剔除在外。可见也是赝品。1924年11月,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璧和鹿仲麟等还在追索这块‘历朝相传的金镶玉玺’,岂不徒劳?和氏璧从卞和献宝到始皇制作玉玺,以至后来神秘失踪,至今已有2600余年。和氏璧随着历史的波涛而沉浮。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信有一天,‘和氏璧’会重现于世,以解千古谜团!眼下潘家园会不会出现‘和氏璧’,你们说呢?”

    马家驹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说:“千古谜案岂是我们这些人说得清的?老魏这人给个棒槌就当针,咱们赶紧说说田黄石吧!据知情人讲,是你将田黄石卖给了潘家园的沈月娟,是吗?”

    于博彦听了这话一愣,怎么追寻田黄石追到自己头上了?自己与田黄石确实有瓜葛,而且不是一星半点的瓜葛,他固然知道这款田黄石属于“鲎箕石”怎奈此事涉及人很多,涉及款项也很大,自己不便乱说。于是,他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换个话题,换个话题,蓝海出现赝品田黄石的事,这一页已经掀过去了,我不想再谈了。别说是你们,就是张先令来了,徐涛来了,金铁文来了,韩德庐来了,我都不会再谈了。”

    马家驹对这话非常来气,这不是拿搪是什么?他气愤地说:“为什么?难道你怕把自己暴露出来吗?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该暴露的事是迟早要暴露的。而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谁都跑不了!”

    于博彦并不着急,也不生气,只是说:“事情是复杂的,你们爱怎么理解,是你们的事。如果没有别的事,就请你们自便,我很忙,该干本职工作了。”

    于博彦于不动声色中开始逐客了。

    马家驹和魏雨缪不得不撤。出了门,马家驹说:“于博彦这个人太油了,说闲白儿他滔滔不绝,一提正事儿他就来个无可奉告。”然后,马家驹又数落魏雨缪“也没见过你这样的,你吃饱撑的,和他提什么‘和氏璧’呀?”

    魏雨缪连连点头,唯唯诺诺。马家驹蓦然间对于博彦恨之入骨,这个恃才傲物的人!于是,他就突然心生一计。他要让于博彦的日子不好过。他知道宁海伦在暗追于博彦,便找到宁海伦,如此这般,说出了成全宁海伦的计划。宁海伦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那样做太损了!应该平等竞争,和平竞争,谈恋爱是件人生最美好的事,为什么非要用兵法使计谋,弄得硝烟弥漫,鲜血淋漓?”

    马家驹讥讽宁海伦太幼稚,太理想化,说:“谈恋爱和打仗没什么区别,你得到理想男人的时候,必然就是得罪你的情敌的时候;你等着于博彦的妻子自觉让位,是不可能的。于博彦那么有才的一个人,哪个女人见了不喜欢?所以,你不要指望天上掉馅饼,不费一枪一弹就能打败于博彦的妻子!”

    可以说,宁海伦天天做梦都想着和于博彦生活在一起,她曾经设想,要给于博彦至少生三个儿子,生三个虎头虎脑的大儿子!于博彦聪明,自己漂亮,这便是最佳组合,理应多生几个孩子,算是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看那些聪明漂亮的演员,哪个不是一生就生他两三个的?可是,于博彦与她的接触,是有底线的,于博彦虽然喜欢她,但从不越线。难道真的要像马家驹说的那样对于博彦使个计策吗?

    宁海伦一番犹豫,就这么做了。她给于博彦打电话,让他周末下班后到蓝天酒吧来一趟,说有一件元青花瓷盘请他掌眼。于博彦对别人求他的事,一般不拒绝。于是,周末下午,他准时来了。

    于博彦是很少来酒吧的,基本没人请他来,他自己也从不和周子期来。

    落座以后,宁海伦问:“咱蓝海酒吧最知名的是哪一家?”

    “让你问着了,我哪知道?可能就是蓝天吧!”

    “多会联系啊!好吧,就算蓝天。咱蓝海的酒吧是什么风格?”

    “这又让你问着了,我还真不知道。”博闻强记的于博彦终于承认自己也有不行的时候。

    宁海伦十分开心,她笑着说:“今晚我就给你当一把老师吧——如果说,北京酒吧粗犷开阔,上海酒吧细腻伤感,广州酒吧热闹繁杂,深圳酒吧激情四射,那么,蓝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