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鄱矫龙惊蛇录湖水映红光 (第3/8页)
,但张士诚龌龊无大志,只图自固,兀自犹豫观望。 陈友谅虽然野心勃勃,但屡次以数倍于朱元璋之兵力进攻,反自落败,事后思之,对朱元璋也颇为忌惮。 见张士诚优柔寡断,陈友谅也不敢轻易发兵。 便在此时,北方义军相继失败,明军只得退守安丰。元军大军压境,安丰眼看不保。便在此节骨眼上,元军又自相残杀起来,安丰一时便可无忧。 未等朱元璋松过气来,却惊闻张士诚见有机可趁,竟派大将吕珍率重兵攻打安丰。安丰频频告急,朱元璋决定驰援。刘基深为反对,认为大兵一去,若陈友谅乘虚进攻,便进退无路。朱元璋却认为安丰乃应天的屏障,安丰失守,张士诚疆土日大,对己不利,遂领兵千里驰援安丰,杀退吕珍。 朱元璋千里救独城之时,陈友谅果然乘机进攻,以大兵围困洪都府。陈友谅心怀愤恚,特造大舰数百艘。 其舰高数丈,一色丹漆,上下三层,层层都有走马棚。 下层设板房,有船舱几十间。舱箱铁裹。上下层之人互不闻言语之声。大的可容兵卒三千名,小的亦可容二千。 陈友谅此行志在必得,竟载着家小百官,空国而来,号称拥有雄兵六十万。他自认为洪都府即日可得,遂停舟上岸。将洪都府团团围住。张无忌和赵敏便在此时易容混入洪都府,充任了二名明军小卒。 洪都府在陈友谅和朱元蟑之间几易其主。陈友谅攻下时,仍沿用旧名,称为南昌。朱元璋夺下时,遂改名为洪都府。只因洪都府乃是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的一大重镇,是以朱元璋再次攻下洪都府后,即命侄儿朱文正和大将邓愈镇守该城。 陈友谅不去进攻兵力空虚的应天府,却与拥有重兵的朱文正抢夺洪都府,正犯了兵家大忌。 朱文正闻陈友谅空国而来,急命邓愈守抚州门,赵德胜守官步、士步、桥步三门,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牛海龙等守琉璃、澹台二门。朱文正率精兵二千居中节制,往来策应。张无忌和赵敏投到邓愈麾下,协同守卫抚州门。却见陈友谅亲自督兵,猛攻抚州门。其手下士卒,左手执盾牌,挡住城上射下来的箭雨矢石,右手狂凿城墙。激战二个时辰,昕得一声轰响,城墙竟然坍塌二十多丈。数千人便要拥入,忽听城内火铳声响,射出许多火星。火星炽热异常,稍被触着,不是焦头,便是烂额。士卒举盾牌抵挡,谁知盾牌系竹制,遇火即燃,当下只得向城外退去。 原来朱元璋出自明教五行旗,深知烈火旗的厉害。 但烈火旗所用,均是盛产于西域的石油,中原地区,却无石油可用,遂代以火药,硫磺,威力兀自不小。 邓愈见敌兵稍退,急命竖栅。栅未竖成,敌兵又攻进,双方无奈,只得血rou相搏。张无忌和赵敏眼见势危,已忘了隐藏形迹,二人互相照应,砍瓜切菜般杀了起来。 顿时便有数十人被杀。但城破之处,前拥后挤,敌兵竟如潮水般涌来,饶是张无忌和赵敏神勇异常,却如何抵挡得住?眼看及将不敌之时,统帅朱文正已率精兵二千,赶来救援,这才将敌兵攻势遏住。 邓愈且战且筑。陈友谅怎肯放弃这等良机,见部下后退,当即挥剑杀了十几名头目。士卒见状,心想左右均是一死,遂转身又向城内攻去。 如此三番五次地攻入,又被城内守兵一次次杀退。 双方均是踏着同伴的尸体浴血奋战。待城墙修复之时,内外尸骸,好似山积,双方死伤均甚惨重。 陈友谅只得暂时收兵。邓愈遂传张无忌和赵敏至营中道:"两位武功高强,怎地从前未见过你俩人?"只见邓愈年约三十上下。身披战袍,英气勃发。张无忌和赵敏却化装成年约四十许的一对兄弟。方才一番殊死激战,此刻身上兀自血染战袍。 张无忌见问,便道:"在下兄弟俩新近才投奔义军。"邓愈曾见过张无忌数次,两人脾性甚是相投,但赵敏易容之术甚高,再加张无忌放低了声音,邓愈竟丝毫未曾发觉,当下又道:"请问二位好汉高姓大名?"张无忌道:"启禀将军,在下名唤李冰,敝弟名叫李火。"邓愈道:"今日二位奋勇杀敌,立了大功,便请二位好汉屈居本将卫队如何?"邓愈见二人武功实在太高,是此语气甚是客气。张无忌与赵敏对视一眼,赵敏微微摆头。 张无忌遂道:"在下盛感将军厚意。实不敢相瞒,在下兄弟俩与陈友谅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次投军,仅为了能手刃仇人,若大仇得报,在下兄弟俩便欲退隐江湖,尚祈将军见谅。"邓愈闻言,脸上一副失望之态。知不可勉强,只得道:"今日多亏二位好汉相助,祝二位早日得报大仇。"张无忌和赵敏躬身退下,自回城墙之上守卫。 陈友谅却休兵数日,知抚州门有邓愈驻守,极难攻破,遂转而突袭新城门,张无忌和赵敏看得清楚,疾奔新城门。 谁知陈友谅督军尚未攻至城墙,忽然城门大开,城内突出一支人马,似龙似虎,锐不可挡。首将便是薛显,提刀突阵尤为凶猛。张赵二人紧随其后,发步疾冲中军,要擒杀陈友谅。 陈友谅见状大惊,只得撤退。薛显率众追杀一阵,方始收兵回城。一回城,薛显便令部下传张、赵二人,但回报不见。原来二人又回到邓愈手下。 陈友谅大怒,遂攻城不已,而自己只在后军督阵,不敢再向前靠。张无忌只远远地看得见陈友谅的大旗,却无法挨近得了。 陈友谅见久围不下,遂分兵攻陷吉安、临江,抓了几名明教头领,押至洪都府城墙之下开刀,并威胁洪都府守兵道:"如再不降,以此为例。"守兵自是不为所动。 陈友谅遂又猛攻不已。 守将朱文正情知洪都之重要,亲上城墙激励士卒坚守。又恐陈友谅不耐烦了,撤围自去攻击应天,朱文正遂不时大开城门,猛冲猛杀一会。 陈友谅围困洪都府月余,尚未破城。愈是攻不下,愈是恨得牙痒痒,不肯离去。朱文正遂佯装遣兵纳款,令陈友谅缓攻,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