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将列传_第十五章续出的英雄mdash;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续出的英雄mdash; (第11/13页)

度为元军所俘。

    在陆秀夫这一边,则虽然一度扶立幼小的皇帝,惟他后来却因病而死,所以只有再立其弟卫王赵幕为皇帝,而这也正是宋最后的一位皇帝。

    这个人在海岸乘上船一面辗转往南逃去,一面躲避元军的追击。当时应当是有着拥大船团以逃向海上的想法才是,于是就想前去倚赖蒲寿庚——这个人的名字看来有点奇特,乃是因为其祖先乃是阿拉伯人之故,同时他也是泉州这个港都的支配者。自唐至宋,泉州这个港口已成了仅次于杭州的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从阿拉伯、波斯、印度各地都有不少外国人前来。当然,这个人也是伊斯兰教徒。总之,泉州这个港口是在他的支配之下,拥有着从大船团到水军、陆军等的力量——所以陆秀夫才会想前来投靠他。然而蒲寿庚却看穿了宋朝气数已尽。而且,不只是忽必烈,在蒙古帝国之中,不管是行政官,还是在商业等方面,其实都是非常重用色目人的。在此所谓的色目人,指的就是各种西方的外国人,其中波斯、阿拉伯等伊斯兰教徒就占了大半,因此蒲寿庚舍弃宋朝,其实是对他非常有利的。

    是以,当陆秀夫和张世杰来到的时候,泉州的城门是紧闭的,不但不得其门而人,甚至还把他们赶走。至于当时在泉州的城中,早已有数百名趁早脱逃而来的宋代皇族,蒲寿庚也将他们赶尽杀绝,而后就降服于蒙古。在降服于蒙古之时,他的说法指张世杰这个家伙实在非常自大,态度也十分恶劣,让人相当生气,因此才想要归顺于蒙古。不过,我认为这应该是个借口,只是把它归罪到张世杰的头上罢了。至于宋的皇族,反正不是将之俘来交给元军,就是把他们杀死,从这地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蒲寿庚这个人物的性格。

    总之,在此时,蒙古军就取得了庞大的船团。

    在此,元的大将张弘范——此人是从父亲那一代便出仕于蒙古的汉人,就领着军队追击陆秀夫和张世杰。

    结果,宋朝廷最后停泊船团的地点,就在崖山这个地方。这是个位于现今香港以西大约一百公里左右的岛屿。宋在这儿聚集船团,同时,也让义勇军加入。在崖山这个小岛上,当时共有包括宫女在内约有十万人聚集。

    也因为这样,蒙古军并不能够完全无视于他们的存在。宋已经灭亡了,其残党也必须要加以肃清才行。如果就这么放着不管的话那将会成为其精神上的支柱,而可能会造成各地反蒙古的叛军起义也说不定。张世杰和陆秀夫也是这么想,当反蒙古军一齐蜂拥而至时,他们就要成为其核心的武力,也因此他们必须保存实力,因而没有直接出面迎战。

    在元军方面,则是要以全力来攻击崖山的。在西元一二七九年的正月,蒙古军大举从海上攻向崖山。这时,负责指挥防御的张世杰将幼小皇帝的乘船置于中央,在周围集结巨大的船只,然后再以锁连结成海上的要塞。虽然蒙古军意图攻进,然而却被阻于大船团之壁下,完全无法靠近。即使利用箭矢攻击,也没有办法射人其中。

    对于这种将巨大的船以锁连结的阵仗,一般来说就是要利用火攻,因此蒙古方面便将数百艘小舟上积满薪柴、点上火,然后一齐放出。张世杰料准这一招,早就在最外侧船只的船体外侧涂布了满满的泥,如此一来,火就不会蔓延。另外,当着火的小舟靠近时,他们也准备了非常长的竿子,把小舟——推开。如此一来,乘着潮流的小舟在回头后就反过来往元军的方向靠进,反让元军的数十只船着火,而赶紧弃船。

    张世杰这个人出身北方,本来是习于陆战,据闻对于水战是完全不懂,然而此时他却打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胜仗。

    这时的张弘范也只有自己率领大军将崖山包围。并曾一度派遣张世杰的族人前去劝降,然而张世杰不为所动。他虽然知道如果自己投降的话,将可以得到荣华富贵,只是这事实在是做不得,于是便令其退下。没多久,张弘范就以大舰队将宋军给重重包围,首先断绝了宋军的水路。当宋军在水上的补给中断数日之后,兵士们逐渐衰弱之时,张弘范就发动了总攻击。

    这时,文天祥为张弘范所捕,在张弘范的旗舰之上看着宋灭亡。当时乃是二月天,海面为浓厚的大雾所笼罩,在早就已经无法区分敌我方的状态之下两方开战了。结果,在宋军体力较弱,而张弘范又乘着潮流攻击而来的情况下,末了,宋军终于被迫逼至角落。在当时,占据船只的印记就是将那艘船的帆柱切断,在宋军的帆柱依次倒下之后,元军也步步进逼。

    张世杰看到大势已去,就想用少数的船来突破元军的包围网向外逃出。陆秀夫也是这么想的,只可惜海上要塞乃是位于最内部的地方,因此就算想要逃也会被前方的船所阻。当时周围的船沉的沉、烧的烧,而元军又已迫近,无能为力的陆秀夫惟有背着幼小的皇帝跳海。见到这一幕的残兵败将、以及官吏、宦官、宫女等,也就跟着纷纷投海自尽了。

    这样的结果,造成了海上十万余的尸体漂浮,真的是很凄惨的情况。这件事发生在日本坛之浦之战约略百年之后,造成了坛之浦之战五十倍左右的牺牲,光是想象起来,都能够深觉这是中国史上最悲痛的光景。

    在此时,张世杰好不容易突破了包围逃出,却还没有放弃,一面搜寻着宋皇族的生还者,还准备要东山再起。元这边也发现了这件事,并且了解到张世杰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会投降,或是会放弃的人,因此也努力地搜查他的下落,但是一直都找不着。

    在这之间,张世杰遇到了暴风,船只即将沉没,就在兵士们认为岌岌可危,准备要弃船逃往陆地上之际,张世杰命所有的兵士离开,自己一个人则留在船上,大叫道:如果上天真的要亡宋的话,那就让这艘船翻覆吧!结果,在巨大的风暴吹袭过后,船还是翻覆了,而张世杰应当也死于其中。

    从《十八史略》中的文章来看“舟覆世杰遂溺宋灭”的短短八个字,可说是充满了悲愁的思绪,中国文字的表现力确实是令人吃惊。而在《宋史》中,则是以“世杰死宋遂灭”来形容。由于张世杰的死,宋就因此而灭亡。在遂灭这两个字之中有着很深的感情。

    《宋史》基本上乃是在元时代中所编撰的东西,而且是元朝皇帝所承认的历史书。在这本历史书中,写着因为张世杰的死而使得宋灭亡。在名义上,宋是于西元一二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