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144第一百四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4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2/3页)

比对饭庄兴趣大,吃过了觉得味道不错,又掉头回去买一份,想带回去给家人尝尝。虽说冷了肯定不好吃,但至少能尝个鲜。

    鼎顺茶楼也丰隆街开了分店,李谨言偶尔会到这里来坐坐,看着现关北城,想起他初到这个世界时候,当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临近年,军政府不再如以往忙碌,送到楼少帅案头政务文件也越来越少,倒是军队事情多了起来,尤其是满洲里戍边军。

    因为额尔古纳河西岸那块长了脚界碑,沙俄外交人员几次向华夏政府提出抗议,但楼大总统装傻充愣和展部长四两拨千斤之下,俄国驻华全权公使库朋斯齐每次都是怒气冲冲来,加火冒三丈离开。

    他这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廓索维兹离任前会对他说,同华夏人打交道绝不是件容易事情。

    “千万别小看现他们,他们和满清鞑靼完全不一样。”

    库朋斯齐用他亲身经历验证了廓索维兹话,他到任之前,还曾经嘲笑过廓索维兹同华夏政府打交道时无能,一次又一次失利,就像是个毫无作为懦夫。如今换成他自己,才知道这份苦果到底是什么滋味。

    交涉无果,库朋斯齐只能将实际情况如实告知国内,圣彼得堡却一直没有给他指示,库朋斯齐左等右等,又发了两封电报,才接到外交大臣回电,刨除毫无用处社交辞令之后,电报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继续抗议。

    只是抗议,没有军事行动,没有武力威慑?难道伟大沙皇俄国不该用火炮狠狠教训一下这群黄皮猴子吗?!

    库朋斯齐拿着电报,怀疑自己看错了,但电报署名确是外交大臣本人。

    事实上,圣彼得堡做出这个决定也属无奈之举。

    发生东西伯利亚反抗活动已经蔓延到了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基洛夫大名传遍整个远东。安德烈是沙皇陛下亲自任命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指挥官,本意是为了调和皇后亚历山德拉和皇太后矛盾素所采取折中办法,没想到他竟然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

    沙俄确对除俄罗斯民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实行高压统治,但高压也要有个限度,压得太过是会出问题。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以往反抗活动都控制范围之内,基洛夫这伙人却越过了界限,成为了扎进沙皇心中一根刺,始作俑者是他亲自任命军队指挥官!

    皇后亚历山德拉聪明不发一语,皇太后也保持了沉默。虽然沙皇是个优柔寡断家伙,但他血液里依旧带有尼古拉家族刚愎自用基因。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试图挑战他权威,揭他疮疤。

    宫廷里女人,都很聪明。

    这种情况下,沙皇给远东总督下了一道措辞严厉命令,必须消灭这个基洛夫领导武装势力!所有成员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除了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边境军都要抽调至少一个团去围剿这伙人!

    远东总督被沙皇严厉斥责,憋了一肚子火气,回头就把惹出这些麻烦安德烈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警告安德烈,如果这次再不能消灭基洛夫那群人,他边境军总指挥职务绝对会保不住。

    他之前曾说过同样话,却没有实现,但是这一次,总督下定了决心,沙皇已经怒火中烧,要是不想自己被烧死,就得找只替罪羊,安德烈是好人选,何况他本人就不无辜。

    沙俄同欧洲接壤边境也开始出现不稳情况,尤其是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土耳其势力基本全被赶出了欧洲,奥斯曼帝国已经失去了昔日威严,苏丹统治下国土不断缩水,巴尔干半岛国家接连独立,沙俄一直暗地里支持塞尔维亚,试图扩大自己势力范围,但他们遇到了对手,奥匈帝国,或者该说是站奥匈帝国身后德意志帝国。

    这是一场强国之间角力,相比起欧洲争夺和平定西伯利亚境内反抗活动,华夏那块界碑问题只能稍后解决。当然,这并不表示圣彼得堡会对这件事置之不理,等到沙俄解决了欧洲和西伯利亚问题,就是掉头来和华夏“磋商”时机了。

    尼古拉二世做出了决定,却还是下令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摆出强横样子,至少要给华夏人一个警告,不能太过分。

    率军驻扎满洲里廖习武廖大旅长不知道这帮老毛子花花肠子,得到东西伯利亚边境军开始集结运动情报之后,立刻下令满洲里驻军进入紧急戒备状态。上次和老毛子打仗,一个团兄弟几乎都打没了,他和剩下弟兄都憋了一口气,时刻记着少帅当初对他说过话:“砍他们脑袋!”

    “妈了个巴子,来啊,老子早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