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令桥横 (第7/7页)
今天的天气恰如那场梦境,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我将要完成我的任务。 那不是市长布置给我的工作,也不是学校布置给我的课题,而是色彩主义组织布置给我的神圣任务。 根据组织中的科学家研究,著名的专利产品综合隔绝漆虽然难溶于各种有机溶液,但毕竟还是有它的弱点。由于一个极为偶然的机会,使他发现这种固执的有机物居然溶于血红蛋白。在他实验室的器皿中,各种血型的血液已使综合隔绝漆发生多次溶解;同时的附带结论还有:血液对于刚硅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 要想使白令大桥桥面上一块足以发生连锁反应的综合隔绝漆溶解,至少需要3升血液。而这么多血,只有一个具有生命的人身上才能提供。 于是,组织给我的命令是:利用自身的血液溶解尽量大面积的综合隔绝漆。这样做的效果将使仍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刚硅蛇重见天日,同时血液又将催化刚硅并使其迅速地疯狂生长,很快,桥梁自重就会超过暗拱的承载能力,结果不言而喻,白令大桥将不可避免的坍塌。之所以选择我来执行这一自杀性行动,是因为在联合国秘书长前来剪彩之际,整个组织里只有我才有可能出现在桥上。 工业文明就是美的。我同意。但是这种美将付出代价——血的代价! 在我的内心中充斥着一种深深的巨大悲哀!对于48小时内综合隔绝漆的损坏问题,组织与我是同时想到的,可是他们竟然相信所谓“人类血液能够溶解综合隔绝漆”这种有如中世纪迷信般的荒谬理论! 但是,我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命令。我与色彩主义组织的宿缘极深,从我一出生便始终接受着这种扭曲的教育,要求我执着地捍卫它,甚至不惜为它献出生命。 等待。我在脑中来回放映着网络上各种桥塌的镜头; 等待。我在心中反复回忆着噩梦中多次叠现的景像。 昨夜我已经梦见,市长早已洞悉了我的企图,但他清楚地知道这一行为对大桥将丝毫无损,因此不予理睬,或者正好做反面教材; 昨夜我已经梦见,组织首领早就清楚这一举动无聊透顶,只是为了在解散组织之前给自己和所有落伍的坚守者一个有力的嘴巴; 昨夜我已经梦见,所谓科学家承认自己在伪造实验结果,器皿中的综合隔绝漆分明是经血液36小时浸泡后被玻璃棒捣烂的,我将成为欺世盗名者的牺牲品; 昨夜我已经梦见,早已作古多年的华盛顿州州长告诉我,市长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塔科马大桥已被重建并至今屹立如初;你们之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塔科马悲剧已成为往昔的教训和追忆; 昨夜我已经梦见,为了整个人类谋取利益的联合国秘书长在哭泣,在她眼前是我为了整个人类谋取利益而捐躯… 昨夜我已经梦见… 我使劲摇了摇头,排遣掉扰乱心绪的沉思杂念,抛弃掉动摇意志的内心独白。同胞联合国秘书长亲自驾驶的轿车再过几个小时就要上桥了,我不能等到那个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切开动脉,同时打破混有阻止血凝的柠檬酸钠和枸橼酸钠瓶子。迷幻药物会使我感觉不到丝毫痛苦,我们不得不靠工业文明来反抗工业文明。 我既不是什么生命价值不受重视的克隆人,也没被什么控制电极连接在脑中,只是我觉得,人总是应该有点信念的,尽管这种信念腐朽而陈旧。 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飞溅到周围人的身上。对不起了,市长,郭威,还有其他所有的朋友,我把你们雪白的漆黑的米黄的西服弄脏了。 我看见殷红色的液体漫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正在逐渐淹没着时间的划分。我的热血正在从明天流向今天,或者说正在从今天流向昨天。但无论如何,历史会依旧向前。 我坚信,尽管新的白令大桥可能很快就会被建起,尽管我的举动也许不能改变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但是,历史依旧会承认和追述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在我抛洒热血的地方,会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在叙述我光荣业迹的墓志铭前,会有无数的多情少女为之动容甚至落泪… 【附录】:中国电视纪录片《白令桥横》镜头一组 一名女节目主持人迎风而立,海风将她的头发吹得满头满脸。 “观众朋友们,现在在我脚下的是一年前建造的白令海峡大桥,它以雄伟壮丽的优美造型横跨在白令海峡上面。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东北端和北美大陆西北端之间,北连北冰洋的楚科奇海,南接太平洋的白令海,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通道。海峡水道中央既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过去,还充当了俄国与美国的国界线。而现在,以白令大桥为主体的白令市已成为第一座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国际城市。白令大桥在两洲人民之间真正实现了越过时空相见的奇迹。” 女主持人走到国际日期变更线纪念碑前。 “这里有一块纪念碑。”女主持人念上面的字迹:“国际日期变更线。” 镜头特写:雄伟庄严的纪念碑面。 “我现在正跨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上,我的身体同时位于两天…” 镜头特写:象征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醒目白线。 女主持人绕到碑的背面。 “它的背面也有字。”女主持人念上面的字迹:“白令大桥剪彩处。” 镜头特写:美丽壮观的纪念碑面。 “这里是伟大的大桥剪彩处。一年以前,联合国秘书长在这里成功地进行了剪彩仪式。” 资料镜头:来自中国的第一位女联合国秘书长田原。下车;挥手;剪彩;鼓掌。 “从那一天起,白令大桥的一切建设就都已走上了正轨。” 镜头移动。一对青年情侣在喂食鸽子,安祥而恬静。背景是大桥区的一隅,校园建设正在和平而迅速地进行着。 镜头拉开。在纪念碑的周围,一畦鲜艳的玫瑰在迎风怒放。 【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