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舂秋汪精卫_第08章红粉金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章红粉金戈 (第1/6页)

    第08章 红粉金戈

    巾帼英雄郑蘋如的身世,参加地下工作与谋刺丁默更失败的过程及原因,以及再蹈虎xue,中计被害的全部经过。

    金雄白所住的吕班路万宜坊,是法租界很有名的一条弄堂;住的名人也很多,像”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就住在那里。

    但是,万宜坊上百户人家中,风头最健,无人不知的是一位”郑小姐”;名叫蘋如。她的父条叫郑钺,是江苏高等分院的首席检察官;母亲是日本人,混血儿聪明漂亮的居多;郑蘋如就是天生尤物,在法国学校读书,每天气一部”三枪牌”跑车上学,坐凳上耸起浑圆的丰臀,是男人谁都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当然,追求郑蘋如的人是不会少的;其中独蒙青睐的是个世家子弟,此人名叫陈宝骅,家世烜赫,两个叔叔都是当朝一品。本人翩翩浊世,一表人才;郑蘋如固是私心默许,堂上两老亦已将陈宝骅当作未来的东床看待了。

    那知平地风波,无端来了个色魔;正就是汪政府两大特务首脑之一的丁默更。此人的寡人之疾与他的肺结核一样,都到了第三期,生肺病的人,本就容易亢奋,更何况每天一支”盖世维雄”所以丁默更成了色道的饿鬼。偶而邂逅,为郑蘋如那双眼睛勾去了三魂六七,辗转设法,终于结识了郑蘋如。

    丁默更面无4两rou,终年带一副太阳眼镜,衬以他那苍白的脸色,看上去阴森可怖,郑蘋如当然不愿意理他,谁知道反倒是陈宝骅,不断鼓励她跟丁默更接近。

    “我不懂你什么意思?”郑蘋如到底忍不住了,”莫非你在这个痨病鬼身上有什么企图?我希望你跟我说老实话!我告诉你,你的态度已经使我无法容忍了。”

    陈宝骅沉默了好一会说:“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我也很痛苦。不过国家民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险;沦陷区多少人在水深火热之中,个人的痛苦,只好咬一咬牙关,摆在一边。”

    “你的话我不懂。我只知道我也很痛苦!现在我只希望你坦白告诉我,不必说这些莫名片妙的话。”

    “你知道我是什么人?”

    这话问得奇怪,郑蘋如不肯胡猜,于是这样回答:“你自己说好了。”

    “我告诉你,你千万不能泄漏!”陈宝骅神色严重地说:“在上海的中统,现在归我负责。”

    “原来你做地下工作!”郑蘋如不觉失声:“倒看不出你。”

    “要看不出才好。”陈宝骅紧接着说:“既然已经告诉你了,不妨彻底谈一谈——。”

    谈得真是很彻底。陈宝骅率直提出要求,希望郑蘋如也参加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接近丁默更,能够左右他的行动,以便制造制裁他的机会。

    “丁默更原来是中统的高级人员,居然认贼作父,太不可原谅了!所以一定要制裁他。以他在敌伪政府的身分,以及他反叛组织的重大罪行,如果能够消灭了他,是件太有意义,对国家太有贡献的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蘋如,你建了这件大功,在历史上就占了一席之地了。这是人生难得的际遇,你不可错过。”

    郑蘋如是外向的性格,觉得冒这个险很值得,也很刺激,心里已经动了。但是,她在感情上不能不作顾虑;因而沉吟未答。

    陈宝骅当然也想得很周到;看她的脸色,知她的心事,当即又说:“至于你我的感情,绝对不受这件事的影响。是我向你提出的要求;你就算为我牺牲。我永远都会感激你、尊敬你。”

    有此保证,郑蘋如再无顾虑,慨然一诺,照陈宝骅的设计去进行。先是找个借口请丁默更帮忙;然后为了酬谢,请丁默更吃饭,陪他跳舞。就这样很快地让丁默更迷住了。

    “你们要动手,就赶快动手。”郑蘋如对陈宝骅说:“机会随时都有,早点把事情办完了,大家轻松。”

    “是的,是的!我们在积极筹划,快了,快了!”

    他是有说不出的苦。原来中统的工作重点在搜集情报;行动方面几于无拳无勇。向军统去借将当然也可以,但独得的功劳让人分去一半,却又不甘。苦思焦虑,并无善策,就只有找助手来商量。

    他的亲信助手有两个,一个是他的至亲,名叫嵇希宗;还有一个是专员周启范。陈宝骅说:“这个行动最难的部分是,能够左右丁默更;既然郑蘋如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可说最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至于下手,不过是一举手之劳;只要有人,不是难事。”

    就是没有人!嵇希宗跟周启范面面相觑;心里的想法相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陈宝骅说:“我们花钱去找个人来。”

    “启范,”嵇希宗说:“你是恒社的,总有路子吧?”

    “路子怎么没有?不过要找靠得住的,不是三两天的事。”

    “一个星期。”陈宝骅问:“如何?”

    周启范想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下来;问一句:“找几个?”

    找几个要看行动计划。于是丢开人的问题,先研究如何下手?当时决定了两个原则:第一、不能在丁默更及76号的势力范围之内;第二、要在闹区马路上。这两个原则,都是为了行动得手以后,易于撤退。不然,后果会很严重,而且也不容易找到人。

    “照此原则,人少了不行;不过也不必多,以4个为最适当。”陈宝骅对周启范说:“人归你找;枪归我借。”

    这又遇到难题了。枪不难借,难在携带,英、法两界动辄”抄靶子”;携枪在身被抄到了,全盘计划立刻打翻,所以手枪不宜预先发给行动人员。比较妥当的办法是,行动之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在现场附近,觅一处地方集合。临时发枪,立即行动;事后回到原处。交枪解散。

    等听取了郑蘋如的意见以后,细部的计划拟出来了。时已入冬,设计由郑蘋如向丁默更”开条斧”为她买一件灰背大衣。上海最大的皮货店,是静安寺路,同孚路口的”西伯利亚皮货公司”但不必预先说明要在那里买,免得丁默更起戒心。反正到时候随机应变,终归引诱他到那里就是。

    不但要引诱他到那里,而且方向应该自西往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