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节 (第2/3页)
!” 有张孔目作陪,张惠龙怯意自然消失;取了孝敬丈人、献上妆台的礼物,雇个脚夫挑着,一路走向吴家,一路在想,不知青儿见了自己,是何神态?自己该跟她说些什么?当着人前,自唯有淡淡招呼;怎么得找个机会,细细看她一看,好好说一说话,才能补偿得了这一年来的相思之苦。 “嗨!”张孔目在他身后大声喊道:“到了,到了!你还走到哪里去?” 张惠龙站住脚细看,可不是吴乡约家?门庭依旧,悄然无声,不由得又生怯意,隐隐忧虑,莫非人去楼空了! 一个念头不曾转完,只见吴家门洞探出一个人头来;张惠龙认得他是吴家的小厮,他也认得张惠龙,定睛看了一眼,扭头就跑,一路喊:“老爹!姑娘!姑爷来了!” 听这一喊,张惠龙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笑自己怎么会那样子瞎起疑心?于是精神抖擞地跟着张孔目走了进去;踏上石阶,只见吴乡约急步迎了出来,大声说道:“惠龙,我到码头上去寻过,怎的不见你?”说着,便目不转睛地打量女婿,无视于另有客在。 等张惠龙磕头拜见,又说下了船先到张孔目家;吴乡约方知怠慢了客人,急忙道歉。张孔目跟他原是熟人,便即笑道:“老吴!我现在要叫姻丈了!你们翁婿先谈谈,等我来开发挑夫。” 打发了挑夫,送上礼物;吴乡约却先不看,只回头喊道:“青儿,青儿!” 青儿就在屏风后面,不好意思出来,便故意装作不曾听见;吴乡约还在喊个不停,那小厮便说:“老爹不要喊了,姑娘怕难为情的。” “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罢了,罢了,不肯出来就上厨房;看有什么好吃的,多弄些出来吃!” 啊!青儿在屏风后面,听见她父亲的话,方始醒悟,自己还有这么一件正事;看一看天色,日已偏西,正月里的日子短,马上天黑,就得开饭,时间十分局促,怎么办? 凝神想了一下,得找人来帮忙。“你到刘家去一趟,把七巧姐请来!”她又拿钱给小厮:“跟着就到西市去一趟,看有什么好鱼,莫讲价,多买几条回来。要快!” 小厮答应着,飞奔而去。青儿也急急走到厨下,起火烧水,先把现成的腊rou、腊鱼蒸上。接着,七巧姐应邀而至;后面跟着她家的长工,双手端着一只大砂锅,放在桌上,随即管自己走了。 七巧姐三十岁左右,年轻居孀,住在娘家守节,拈起针线,做得一手好女红;拿起厨刀,做得一手好菜,所以青儿请她来帮忙。她叫青儿“妹子”因而称张惠龙便是“妹夫” “听说妹夫来了,恭喜,恭喜!” “你看这时候!”青儿装得没有听见她的话,只望着窗外自己说,藉以掩饰羞态:“怕什么东西都买不到了,偏偏来了客。” “一共只有两位客。那好办!”七巧姐把砂锅一揭:“有只鸡了,另外再配几样菜,快得很。” “唷!”青儿问道:“这是你家老爹病后虚弱,补身子的;怎么能拿到这里来。” “天天老母鸡,他嫌吃得腻了,不要紧!闲话少说,先弄点心。有粉没得?” 糊汤粉是家家都有的。七巧姐运刀如飞,切得极细;煮好了浇上现成的鸡汤,再切几片腊rou盖在上面,烫两条菜心作配,清汤白粉,红绿相映,是极出色的一道点心。 难题来了!得有个人端出去奉客。当然不便教七巧姐屈尊;青儿自己又害羞,不肯露面,而劳动她父亲,似乎也不合适。 正在为难之际,嘻嘻哈哈来了一群女伴,都是听说张惠龙上门,来看热闹的;七巧姐便抓了顶小的那个当差。“小凤!”她说:“你把粉端出去!记住啊!多的一碗,端给你姊夫。” 这一说,顿时听得哗然大笑。笑归笑,帮忙归帮忙;小凤才十二岁,怕她端不动托盘,便有人自告奋勇,先替她端到屏风后面,再一碗一碗捧出去。 于是一窝蜂似地都涌了出去,躲在屏风后面看“新女婿”;等小凤端了一碗粉出去,吴乡约站起来接住,自然是先款客,便对张孔目说:“粗点心,不中吃!” “不是,不是!”小凤大叫:“那是姊夫的。” “怎么?”吴乡约诧异,而且不悦:“怎么只有一碗粉?” “谁说一碗?这位客也有。” “那不一样吗?” “谁说一样?”小凤振振有词地:“交代了我的,多的一碗,端给姊夫!” “妙,妙!”张孔目大笑。 吴乡约也忍俊不禁了;屏风后面更是乱作一团,有的笑,有的骂小凤“傻丫头”张惠龙心里却是别有滋味;想起这班女孩子,大概都是当日做过油坛的,便脱口说道:“岳父,油坛真正管用!靠它打了好些胜仗。曹都监那天还在说,要谢谢江陵地方上帮忙。” “江陵地方上也一样,要谢谢大军平蜀。”吴乡约说:“这两年,一条长江成了一家,来往方便,多做好些生意,江陵比以前繁荣得多了。” “这倒是实话。”张孔目接口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