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节 (第1/3页)
第27节 东归的船上“一日思君十二时”只要一闲下来,神魂飞越,都在青儿左右;张惠龙的江陵之忆,甜似蜜,醇似酒。 最难忘的还是初见的光景,当日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那天是青儿亲自料理了肴馔,由吴乡约出面留客吃饭。萍水相逢,便有这么一番殷勤,真正是美人情重!可笑的是自己一再以“将令”为言,峻拒好意;迫得吴乡约不能不说实话,款客原是青儿的意思。料想此时在屏风后的她,已羞得不知如何是好?而自己滞而不化,居然还说得出推辞的话来,才惹得她大发娇嗔。倘或就此不欢而散,事后追忆,一定悔恨无穷。 每想到这里,他似乎还心有余悸。同时也始终弄不明白,青儿在受了那样难以忍受的屈辱,居然还能调制出一碗冒充清水的rou汤来,不念新嫌是一难;用心委屈,唯恐自己再不受,又是一难。他在想,见了面一定得问问她:“你为什么待我这么好?” 因为是这样的感觉,所以又生福薄怕难消受的恐惧。越近江陵,越有这样的感觉,不由得又想起从曹都监那里学来的一句唐诗:“近乡情更怯”;对青儿是又想见,又怕见,自己都不明白,到底是怎么的一种心意。 但是对张孔目,却是渴望一见;叩门登堂,张孔目喜出望外,斜着脸把张惠龙从头看到脚,第一句话是。“兄弟,你真的当了官了!好漂亮的战袍!” 张惠龙望一望自己身上,矜持地笑着,他本来是士兵的身份,平蜀立功,授职“仁勇副尉——宋朝的官阶,文职五品以上称“大夫”六品以下称“郎”;武职五品以上称“将军”六品以下称“尉”仁勇副尉正九品,品秩是倒数第三;但无论如何是个进身之阶,只要勤慎奉职,不怕做不到将军。 “大嫂呢?”张惠龙说:“特地给大嫂带了几端蜀锦;只怕东西不好!大家都抢着买,好货难觅。” 说着,他便动手去打开礼物,除了蜀锦,还有许多土仪,算得上一份重礼。张孔目觉得受之有愧,按住了他的手说:“兄弟,你留着送你老丈人,我们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自己弟兄,就免了吧!” “不!我另外还有一份。” 却不过情意,张孔目只得收下;喊出他妻子来,见了张惠龙就像见了同胞手足那样亲热。乱过一阵,才得细叙别后光景;平蜀的战绩虽非新闻,但由身历其境的人来陈述,自与道听途说不同,张孔目和闻讯来探视的邻居,无不听得出了神。 “当家的!”张孔目的妻子在屏风后面,提醒丈夫:“你不要尽顾得听热闹,兄弟有正事,你别耽误他的功夫。” 听得这话,邻居们都知趣告辞;张孔目便问:“兄弟,我先陪你到吴家去看你丈人。” “先不忙!”张惠龙说:“我正要跟大哥商量。”他把曹彬的话说了一遍。 “好极了!”张孔目极高兴地说:“从前我是大媒,现在我是男家。兄弟,你就先住在我这里;后面有一间向阳的屋子,也还宽敞。我明天就教人收拾出来,做你们小夫妻的洞房。” “多谢大哥!不过这几天住到大哥这里来却不能,因为公事在身,须随长官住在一起。” “长官是那一位?” “水陆转运使曹将军。”张惠龙说:“大军到江陵,回京陆路的途程,都归他安排。” 张孔目因为以前做过江陵府与平蜀大军之间联络的工作,所以对那些将领,都很熟悉,这时略想一想问道:“可是单名翰字的那位曹将军?” “正是。” “那好办!这位曹将军我很熟;这趟他少不得还要找我帮忙。我明天就跟他说,反正早出晚归,不误他的公事就是了。” “既如此,等大哥跟曹将军说妥了,我再搬来。”说到这里,张惠龙把在手边的一个布包袱打开,里面是二百两银子,双手捧到桌上说道:“大哥,请你尽这些钱办。一切费心。” 张孔目点点头不响;眨着眼盘算了好一会,把银子分为两堆:“兄弟,你听我说,你这场喜事须费些斟酌,如说好好热闹一番,第一、繁文缛节,得费好些日子,你人在客边,又是随军、容不得你这么做;第二、办喜事要讲究,多少钱也花得下去,也要估量自己的力量。不过太简朴,委屈了女家也不好。这样,你只交一百两银子给我,我跟你丈人商量,不丰不俭,适得其中最好。你丈人一定体谅你,不教你多花费。有这一百两银子,万一不够,”他指着自己的鼻尖说:“谁教你叫我大哥?自然我来补上。” 张惠龙听他这番话,体贴周到,异常心感;连声答道:“大哥说得是,大哥说得是!不过教大哥费了心还赔钱,我实在于心不安——” “你不必跟我客气!”张孔目把两堆银子,一堆留着;一堆向外一推:“你当了官,又成了家,应酬花费,处处要钱;这一百两你收了回去!” 听这一说,再要多说什么,反倒显得生疏了,张惠龙只感激地说:“我就听大哥吩咐。” “这才好!事不宜迟,去看你丈人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