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英雄的新工作 (第3/4页)
光明磊落。 “赋与各位特权,就是要各位测试自己的器量之深浅,诸位是否能获得低年级学生之爱戴,这和各位成为军官之后,是否能获得士兵们的信赖相连结。我期待诸位高年级同学们,能够清楚区分出严格与虐待的不同”真是可说是位名校长的人物。 虽然如此,但对财政当局来说,校长的权限并非绝对的。由于预算合理化的关系,战史研究科决定废止,也是在席特列校长的时代,这对希望免费学习历史而进军官学校的杨来说,是个令人遗憾的决定。由于很明白这并不是校长的责任,因此对席特列这个人,并没有任何抱怨。虽然想过,是否该对财政当局稍做抵抗呢,但杨自觉这种行为,是将原本没有的东西,利用要胁的手段来获得。 像这样的自觉,使人在判断杨的性格是强是弱的时候,变得相当微妙。22岁这种年纪,也许应该是抱持着一面倒的、明确而且单纯的价值观比较好也说不定。总而言之,从校长席特列口中得到一句“干得好”总没有像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空虚的赞评,那样的不舒服就是了,谢天谢地。杨自己的回答,也总是“只是运气好而已” 在内心里是这么想着“只是运气好而已”但是被旁人露骨地指摘出来,仍然不是件愉快的事,尤其是指摘的这一边,很明显是夹杂着嫉妒的话。要完全看破这一切,杨还太年轻了一点,这和先前提到的自觉,是互相矛盾却又同时存在的事实。 以某种意味来说,杨的外在和内在一样,都是相当半吊子的。 对于这种批评,杨的反应是: “到头来只能升到少校的男人,21岁就当了少校的话,岂不是已经走到人生的终点了吗?这样一点也不好玩。” 由于并不喜欢出人头地,因此这简直可说是多余的麻烦。原本说来“只能升到少校的人”这个评价,是杨自己私下常常如此自语着的,常常在想,大概只会到这种地步吧,什么提督的称号啦,司令官的地位啦,完全不觉得这些适合自己,只不过现在的状况也是,既不觉得适合也无法想像会发生这种事。不过嘛,人总是各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到头来总会安定下来的吧。 杨试着想像一下10年后的自己,完全没想到会是包围在如此华丽的色彩当中。 首先,军人这种职业,是无法保证10年后是否自己早已阵亡了。一旦上了前线,简直就可说是24小时和死亡同床共枕一样。不过非常讽刺的,退伍军人的平均寿命,要比任何职业的人都来得长。有规律的生活、营养均衡的饮食、受到锻炼的身体、定期健康检查等,结果造成身体非常健壮而且寿命很长,嘴上常挂着一句“最近的年轻小伙子”被所有的人敬而远之,实在很叫人毛骨悚然的光景。总之,这是如此能再活半个世纪之后的问题。 在9月底,奉命出席退伍军人联盟的定期大会,被累得半死之后,公务和私事的大波,总算平静下来。杨被放进闲居的平静池塘,在完全平静的池子里,杨什么也不做,把脸露出水面,就维持着这样漂啊漂着的状态。 待命这种身份的确是很轻松没错,如果没有那种,接下来不知道会被授与何种任务和地位的不安的话。老实说,再怎么不安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去想它也没有什么意义。明白地说,不论是派到什么地方的什么位置,反正一定都是待起来不好受的地方。 也有像军官学校的教官,这样的职位,面对众多的学生授业解惑,也是相当困难的事,能够的话,希望会是更轻松一点的职位就好了。 小人闲居则不善,杨光只会想一些无聊的事,打断这种颓废状态的人,是亚列克斯·卡介伦,统合作战本部的参谋官,阶级是中校,对杨来说,是使他抬不起头来的学长之一。这样的人物,在10月2日把杨叫来自己的执务室来。 亚历克斯·卡介伦现年27岁,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沉着,并且带着一种非常自然的自信。对以社会有益的才能这一点来说,他远远超出杨之上。在军官学校中,就发表和组织工学有关的论文,这论文被某大企业的经营集团认可,进而希望争取他到自己公司工作的这种经历。以才干来说,可说是属于秀才官僚的类型,但在不好的意味上,简直可说完全不像。对年少者,能毫不拘束的随意谈笑,对年长者,也能大展他的利齿毒舌,包括包了糖衣和不包糖衣的。 “将来,嗯,20年后大概可以坐上后方勤务总部长的宝座吧。” 这是一般对他的评价。由于和杨相差6岁,所以没有在军官学校同时就读的机会,而是卡介伦以年轻事务次长的身份赴任时结识时,总之是位伟大的学长。提起这个,记得事务长爱德华,有位正当妙龄的千金,名字好像叫洁西卡吧…。 思维的气泡从无声无息的脑海中浮起,杨重新确认一下和卡介伦相对的自己。似乎已经漏听了两、三句话了,卡介伦好像是以成天把退役挂在嘴边的学弟的坏习惯当话题。 “如果现在辞掉军职,你的未来将会如何,要不要我试着推演一下呢?” “啊…”“大概所有的企业都会来争取你当宣传用的人才吧。在立体TV的银幕上,握着美女的手,说出‘这就是我选择的极品红茶’这种台词。” “啊…”“然后马上又会被拉出来参加选择。整整3百万票,虽然里面还包括未成年者,但却仍然是一出马就能获得大量票源的有力新人,各政党啦派阀啦一定会你争我夺,被扔进激烈倾轧的政治泥沼之中…” “啊…”杨笨拙的缩了缩肩膀。 这是个奇怪的事实,也是和本来的意愿相违背的真实,就结果来说,杨似乎被军队这种组织,从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中保护着。杨威利这个人,兼有“不知人间疾苦的学生”和“不知人间疾苦的军人”这两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