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5/7页)
听焦仲卿这么一说,秦罗敷不由对焦刮目相看。 "这么说,真是个宝物?"秦母笑道。 "若是没有错的话,此鼎底部还有一物。"焦仲卿胸有成竹地说。 秦罗敷一惊:"哦!"了一声。 "那掀开看看是不是?"秦母半信半疑地急忙示意仆人掀开底部。 果然,底部有一龙的图案。 秦罗敷轻轻发出一声惊叹,敬佩地打量了一眼焦。 "龙,即文公梦中的黄蛇。"焦仲卿又说。 这时,秦母不由敬佩地上下打量着焦仲卿:"这么年纪轻轻的,竟这么有学问,在衙内里公干?" "小生在府衙里只是书手小吏。" "你姓什么?"秦母又忍不住问道。 "小生姓焦。" "你,叫焦仲卿!"秦母微微惊喜地叫道。 "夫人怎么知道小生名字?"焦仲卿一愣,眼神迷惘地望着秦母,一时不知说什么。 秦罗敷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地向前走了两步,细细打量着焦仲卿。 "你果然是焦仲卿!你过来,过来。"秦母笑眯眯地对焦说。焦仲卿愣愣地望着秦母,不知所措地走上前。 秦母围着焦仲卿打量着。口里小声念着:"这耳大厚实,有为官之相;鼻如悬胆,聪慧聪慧…"说完,又回头对罗敷,笑道:"相貌堂堂,才学又好…" "娘,你…?"秦罗敷羞愧地看着母亲。 焦仲卿窘迫慌乱地忙施礼告辞:"打搅了!"说罢,飞快地离去。 "娘,太失礼了!"秦罗敷不满地瞪了母亲一眼,她觉得母亲太可笑了。 秦母忙说:"罗敷,知道他是谁?就是焦家姑母前日来说媒的焦仲卿!"不等女儿回答,又问道,"他文才如何?" "倒是不错。"秦罗敷老老实实地说。 "那相貌?"秦母又问。 秦罗敷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 "不想今日竟见到他,哎,果然是一表人才,一肚子学问。"秦母笑道,一会又转向秦罗敷:"罗敷,你…" 秦罗敷羞涩地低下头:"娘!" 这会,兰芝坐在闺房里,兴奋地梳妆打扮着,她照照铜镜,镜子里映出一张俊美、略带羞涩的脸。 梳妆台上摆着一排各种首饰,兰芝试着首饰,不是嫌花梢就是嫌俗了,最后选了只素雅的碧玉簪戴上。 一会,钱氏搂着一套红彤彤的喜服兴奋地进来:"兰芝,兰芝!" 兰芝瞟了一眼喜服,又看着钱氏,吃惊地张着嘴,又"卟哧"一声笑了,说:"嫂,这是…?" "你穿穿这套喜服,这还是嫂子那年结婚拜堂穿的,一直压在箱底呢!"钱氏说。 "嫂,当我是结婚?"兰芝笑道。 "今天是新姑爷上门!" "现在哪能说就是新姑爷?" "哎呀,不管怎么说,总得穿喜庆点!" "我这身上的衣饰就很好。" "太素了,太素了,这怎么行?"钱氏大叫着。 "我闻他的琴音,想他也是个高雅之人,绝不会喜欢那种艳丽浓妆之彩呢!"兰芝正色道。 "那这头上,怎么也不插几样首饰?我这就给你拿去。"钱氏说完,欲离开。 "嫂,不用了,就这样吧!"兰芝忙说。 钱氏又左右打量着兰芝,不满意地摇着头:"哎呀呀,不行不行,这不让人看着觉得我们刘家太寒酸吗?" 刘母进了来,说:"就依兰芝的吧!" 钱氏对刘母苦笑道:"婆婆,这哪是见新姑爷!" "你啊,就少了兰芝这点东西!"刘母对钱氏说。 这时,刘家门口,一挂响鞭"哔哔叭叭"地响起,看热闹的孩子们嘻笑着纷纷跑过来。 刘员外心情欢快地用笔在绢帛上挥动着,"哔哔叭叭"的鞭炮声不停地传进刘员外的耳鼓,他连忙放下毛笔,走出书房。 钱氏兴奋地走进兰芝的房间,对兰芝说:"来了,来了!新姑爷来了!" 兰芝不由回过头,紧张地起身站起来。 鞭炮声中,刘兰生引着一身新服的高炳臣走进刘家大门。 高炳臣后面紧跟着两个抬着重重礼盒的仆人。 刘员外走到客厅,高炳臣连忙向刘员外一拱手,说:"晚生拜见伯父!" "免礼,免礼!"刘员礼貌地外扬扬手。 "哎呀呀,怎么称伯父?"刘兰生望着高,大声嚷道。 "那…?"高炳臣迷惘地看着刘兰生,刘兰生赶紧提醒说:"应该称岳父!" 刘员外又羞又恼地瞪了刘兰生一眼。 "晚生还不知伯父是不是允婚,怎么敢冒然称岳父?"高炳臣说。 "爹,你这不看到了吗?"刘兰生急不可待地说。 刘员外扯开话题,说:"还不快给客人上茶。"说完,又侧头对高炳臣,客气地说:"请!" 高炳臣坐下,又示意仆人呈礼。 刘员外摆摆手,说:"多礼了!大可不必!" "听说伯父喜欢作书绘画,故特地送上一匹上乘的无色绢帛和湖阳上等毛笔。"高炳臣笑道。说罢,又接过仆人手里的绢帛和毛笔亲自奉上。 刘员外接过绢帛,略略展开部份,爱不释手地:"好,好!" 刘兰生在沏茶,立即叫道:"哎,meimei呢?兰芝怎么还不下来?兰芝!" 正说着,高炳臣吃惊地睁大眼,目不转睛地盯着从屏风后款款走出的兰芝。 "小姐!"高炳臣忙起身。 "先生,请坐!"兰芝柔声说,也客气地还了一个礼。 这会,刘母和钱氏在厨房张罗着,一片热气腾腾。 客厅里只剩下刘兰生、高主簿和兰芝。高炳臣打开话头,小心翼翼地说:"刚才见了伯父,见其精神日趋焕发,甚为高兴。" "这得谢谢先生。"兰芝真诚地说。 高炳臣微微一愣,迷惑地看着兰芝。 见高不知所云地愣在那里,刘兰生忙敏捷地接道:"若不是高主簿那日弹琴相和,何以引来百鸟朝会,也就寻不到菊花药引啊。" "这只是巧合,不足谈,不足谈!"高炳臣支支吾吾地说。 "先生过谦了。闻先生琴音,不仅深知琴理,还深谙弦外之音。那日先生所弹之音,竟能度我衷肠,让人…"兰芝说罢,又羞涩地垂下头。 "哦哦,我听刘兰生说过伯父病重,故所弹之音也便有了伤感。"高炳臣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