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第4/4页)
从朝廷这一方查找情报,结果探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负责此次出使高丽的人选竟然是当朝一品武将神武侯! 为此,我父亲百思不得其解,历来只有文官出使的惯例,此次怎会换成武将?而且是军功卓着的当朝一品武将?”鹰刀想了想,叹道:“自然又是晋王耍的鬼把戏了!看来晋王要造反的事的确不假。” 胡风诧异道:“兄弟好机敏的心思!我父亲想了几天几夜才得出的结论,想不到兄弟一猜就中。”鹰刀笑道:“我因为先入为主,所以容易猜中,而令尊无凭无依便得到这个结论,那才了不起。” 胡风也笑道:“兄弟不用自谦,你才智之高,哥哥我大大不如。你说的不错,这一切都是晋王要造反的先兆。如今皇上已经长大成人,再也不会如先前那般听话,晋王横行霸道的舒服日子过惯了,自然不想就此乖乖还政于皇上,所以他一定要趁如今还手掌重权之时造反…” 鹰刀截口道:“以我想来,晋王只怕是不得不反啊!他骑在皇上的头上这么多年,表面虽然风光十足,心中定然非常害怕日后皇上重掌大权时会报复于他。宫廷内的斗争,向来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晋王如果不想死于非命,就只有造反。” 胡风拍手叹道:“兄弟说的有理。本来我还觉得这个晋王真是贪得无厌,风光了这么多年,还不肯罢手,一定要自己做上皇帝才满意,如今听兄弟一说,才知道其中又另有骑虎难下的隐情。 唉…宫廷之事复杂的很,我们暂且不去说他了,我们再说回神武侯的事。当日我父亲得知出使高丽的是神武侯后,寝食难安,想了几天几夜,终于想明白其中道理。原来,晋王使的是借刀杀人之计,他要借女真族的手除去他造反的最大障碍。 依此推想,只要神武侯一死,只怕晋王便要动手造反了。”鹰刀道:“这个推断是绝不会错的。但有一点我想不明白,从襄阳到锦州,都是朝廷的地头,晋王权势熏天,只要神武侯一离开襄阳,他随时都可以动手,又何必多此一举要派人委讬女真族杀人呢?” 胡风道:“兄弟有所不知,神武侯深受国民爱戴,在各地又都有故旧门生,无论他到了哪里,护送的人一定不少,要在中原杀他难度倍增。 而到了关外,便是女真族的天下了,届时由女真族动手杀人,一来可以堵天下人悠悠之口,二来也更容易成功。 况且关外地广人稀,神武侯就是被杀了,也是神不知鬼不觉,不像在中原动手,神武侯一死,立即便会引起轩然大波。”鹰刀皱着眉头道:“不对不对,我总觉得这件事还有点不妥,你容我仔细想想。” 胡风奇道:“哪里不妥?”鹰刀道:“晋王若要造反,最忌惮习促易什么?”胡风道:“自然是忌惮习促易起兵讨伐了。习促易在军中威望极高,只要他登高一呼,晋王即便坐上了皇位,只怕也坐不了几天。”鹰刀一拍手掌,道:“对啊!所以习促易是非死不可,习促易不死,他便不敢造反。 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晋王将习促易的生死轻易委讬给女真族人处理,不但容易走漏风声,还显得太过儿戏。造反是何等大事?一个不慎便是落败身死之局,晋王是绝对不会如此马虎的。” 胡风想了想,道:“兄弟的意思是,那个委讬女真族人杀人的计划是假的?是晋王故布疑阵?” 鹰刀摇了摇头,边想边道:“现在还不知真假。以我推想,有以下两种可能性。其一,这个委讬女真族杀习促易的人并不是晋王的人,而是一个想保护习促易的知情人所为。 也许这个人知道了晋王想杀习促易的计划,便故意透过这种方式泄漏出来,然后再通过你们落日马场传播到江湖上,希望有人可以阻止。” 胡风听了,不禁欲言又止。鹰刀笑道:“大哥,你是想说这个人为什么不直接通知习促易本人,而要拐弯抹脚地跑到关外去?关于这一点,我可以解释。 因为,我曾经见过习促易本人,对他的脾气也有所了解。实际上,习促易根本早就知道晋王会趁他出使高丽这个机会对付他,只是此人的性格顽固,满脑子的愚忠,不大会转弯…”说着,将那日自己为对付蒙彩衣驻扎在沈园伏兵,而到军营盗旗时,见到习促易的情形简单说了一遍。 胡风摇头笑道:“兄弟你误会了。我想说的是,你的猜测大有可能。因为我一到襄阳便求见过神武侯了,也将晋王要杀他的消息告诉了他,谁知…唉! 兄弟说的好,这个老头的确有些固执,脑筋不会转弯。你猜他怎么对我说的?他说,多谢小兄弟千里驰援告诉我这个消息,可是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 我便问他还去不去高丽,你再猜猜他又是怎么回答我的?”鹰刀笑道:“以他的脾气,就是死,也是非去不可了。” 胡风苦笑道:“正是。他回答我说,君令如山,身为朝廷重臣岂能抗旨?最多在行走路线上改变一下,不取道关外,而直接由锦州城出海去…碰到这样一个迂腐的老头,真是气死我了!” 鹰刀也不禁摇头苦笑,口中却接着道:“以上是第一种可能性,而第二种可能性可就没那么乐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