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第3/4页)
弃我吗?那请自便吧,就当你我今夜不曾见过。”他mama的除死无大事!畏首畏尾地做人还有什么意思?若是因此错过一个血性好男儿,自己一辈子都会后悔! 鹰刀将心一横,反手紧紧握住胡风的手道:“胡兄说笑了。如果胡兄不嫌弃我高攀,你我便结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胡风哈哈一笑,道:“这才是我的好兄弟!我今年三十一岁。” 鹰刀忙跪下道:“我今年二十四。鹰刀拜见大哥!”胡风赶紧将鹰刀扶了起来,与鹰刀两手交握,道:“好兄弟!你我都是一言九鼎的大好男儿,这些虚礼就不要讲究了。总之从今日起,你我二人便是血脉相连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若违此誓,天诛地灭!”鹰刀也高声誓道。随后,二人一起抚掌大笑,心中俱感热血澎湃,快慰不已。 “大哥,你我二人既已结为兄弟,你的事便是我的事。我知道你今夜约我前来,必有要事相商,只要我做得到的,定然义不容辞。” 鹰刀诚恳道。胡风略一踌躇,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兄弟,你道我这趟为何要来襄阳?实在是为了一件关于朝廷的大事!”鹰刀大惊,道:“关于朝廷的大事?” 胡风沉重地点了点头,道:“我这趟来襄阳,名义上是受家族所托来探听如今南北武林互斗的消息,以决定日后落日马场的走向。 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落日马场远在关东,又有女真族为后盾,中原武林斗得再凶,于我胡家也没多大关系。我之所以来襄阳,为的实在是镇守襄阳的神武侯习促易习大将军。” 鹰刀又是一惊,道:“习促易?”胡风叹了口气,道:“正是。兄弟,你身在江湖,也许不知朝廷之事,但我胡家身负先祖遗训,要斡旋汉人与女真族之间的关系,故而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朝廷动向。”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话,要从当前朝廷的形势说起了。自九年前,当今皇上以十六岁少年之龄登基继位为帝,朝中重权便一直把持在皇叔晋王的手中,皇上名为至尊,实则不过是一尊受人摆布的傀儡。 晋王为了独揽朝政,将昔日朝中重臣杀的杀、贬的贬,并换上忠于自己的班底,如此九年下来,能令晋王有所忌惮的人实在已剩下没有几个了…”鹰刀极为聪明,立时联想到习促易,便道:“习促易便是令晋王忌惮的人之一?” 胡风点头道:“不错。神武侯出身军旅,军功卓着,是本朝数一数二的名将,在军队中享有极高声誉,很多镇守各地手握军权的大将都是出自他的门下,所以晋王尽管极为忌惮,也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鹰刀道:“我听说习促易原本是镇守塞北的大将,后来却不知何故被调至襄阳来。如今想来,必是晋王弄的鬼把戏了。”胡风冷笑道:“那是自然。 神武侯当年镇守西北时,手握三十万军权,若不将他调至襄阳,晋王如何安枕?嘿嘿,堂堂当朝一品武将只能委屈在襄阳空悬闲养,晋王这一招实在狠毒。” 鹰刀道:“若仅仅如此,只怕还不够,毕竟习促易在襄阳也有五万子弟兵。五万人虽少,但真的造起反来,只怕也够晋王头痛的。” 胡风赞道:“兄弟聪明之极,一猜便猜中要害处。但有一点你想错了,神武侯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尽管晋王作威作福,但战端一起,首先遭殃的便是百姓和社稷,所以以神武侯的仁心,是绝对不会主动造反的。 真正想造反的人不是神武侯,而是另有其人…”鹰刀一听,脑中灵光闪动,不由惊叫道:“是晋王!晋王要造反!” 话刚出口,立时用手掩住嘴唇,并四下张望,所幸在这楼台上只有自己、胡风及其属下。胡风目光一闪,压低声音道:“兄弟切莫声张!这等密事若被人听去,可就不得了了。” 鹰刀连连点头,也低声道:“大哥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胡风道:“本来我也不会知道,但在两个月前,我胡家从女真族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 有人以五千两黄金委讬女真族在关外杀一个人。那人说在明年三月间,会有一行人途经关外出使高丽,希望女真族届时将使节团的人全数狙杀,而且要一个不剩,尤其是领头之人,死也要见尸。 当今女真族族长是我的舅父,他一时贪财,不知轻重地便答应了那人的要求。待那人走后,我舅父想想不妥,便赶到落日马场找我父亲商量。我父亲一听,便立时知道事情大大不妙了。” 鹰刀点头道:“当然不妙了。使节团是一国之象征,若被狙杀,非要遭到举国报复不可。你舅父也忒糊涂,这等事岂能轻易答应,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胡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兄弟说的是。我舅父一介莽夫,做起事来果然不经大脑。那天,我父亲当场便将舅父骂了个够呛,我在一旁瞧着也觉得好笑。所幸他还晓得要找我父亲商量,否则的话,他也许就会成了女真族的千古罪人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道:“我舅父醒悟过来后,便要找那人退还订金。只是那人是经人重重介绍而来,再怎么找也无法找到了。我父亲觉得事情有异,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