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再起_两百三十三.黄河工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百三十三.黄河工程 (第2/2页)

导致了帝国地灭亡。由此可见一个高效的官吏系统是多么重

    刘宏花了十几年时间。为帝国建立一个相对高效的官僚系统。可以说是他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至少内阁省的宰相们就认为本朝官吏的清廉就算是文景二帝时期也无法比较。如果非要拿来做比较。或许只有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才能比较。直接向天子负责的御史台虽然不像过去那样可以对政事指手画脚。但是无疑他们对官吏的监督力量却大大增强了。再加上在各地建立的报社和那些愣头青的年青主笔儒生。他们这些宰相也不得不严加约束家人。谁知道哪一天自家的子弟在外犯了事。被人捅了出来。让御史台的人盯上了。他们便会很被动。

    虽然黄河工程刘宏无法从帝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山东地区获得来自民间的资金。但是在山西地区则不然。谁都知道黄河工程完成以后。天子就会还都长安。而由此带来的政治和对山西地区的豪强。世家。地主和士族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当司马防和杨彪在各地开始巡视督办整个工程以后。山西地区的利益集团通过他们在帝国商会内的联合向刘宏提供了大批量的资金。而刘宏也是来者不拒。他当然知道这些山西的利益集团巴不得黄河工程越快建成越好。虽然这几年山西地区的经济稳步恢复。迟早能和山东地区平起平坐。不过有时候对这些豪强。世家。地主和士族来说。恐怕复仇的意味更大一些。要知道自从光武皇帝中兴。迁都雒阳。山西人就被山东人在头上压了两百多年。尤其是羌人叛乱时期。山东人弃保凉州和山西的言论让山西人记恨至今。凡是能狠狠地打击山东人的事情。山西人都会很乐意去做。在刘宏的帝国商会里来说。最大的两股地域性势力。山东和山西两方便因为世仇而彼此争锋相对。使得他手下从寒门转为新士族的派系得以轻松掌握主导权。行使他的意志。

    山西地区的资金使得刘宏的财政状况大为好转。虽然内阁省里就这笔资金跟他打了一次嘴仗。可最后还是以他的胜利告终。帝国的财政预算在接下来的五年都将是赤字。而内阁省得继续向他这个皇帝借钱。尽管这事情听上去很匪夷所思。不过对于在刘宏手下任事近十年。经历了刘宏登基以一点也不惊奇。要知道这几年帝**的军费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天子自己出的。算起来他们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更何况他们自己也不是一条心。尤其是杨赐这个正宗的山西宰相。在这件事上他是怎么也不会去反对天子的决定的。

    充裕的资金。让刘宏有底气在整个帝国都大肆建设水利。从南方到北方。不管是传统的农业区。还是新开辟的地区。总之整个帝国的中下级官吏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这几年天子着力要建设的就是水利工程。

    当然对各地官吏来说。让他们得以庆幸的是。天子改革的赋役法。使得本地百姓可以留在本地服役。这样的话因为不需要去遥远的外地。本地百姓对于修建水利的热情都很高。反正最多也就是在本县范围之内调动。一些宽裕的家庭甚至自备了工具。而那些农业改革后得利的大庄园豪强也是积极参与。对于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的他们来说。他们才是可以从大型水利工程中得到最大利益的人。对于普通的自耕农来说。水利工程最多保证他们在灾年也可以保证自己的温饱。但是对这些大庄园豪强主来说。水利工程是保证他们可以赚钱的根本。自然是愿意出钱出力了。虽然不肯出太多。但是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数对吏治的管制。要知道越是这种工程建设。官吏可以从中下手的贪墨机会越多。要是不在一开始就狠抓狠管的话。事情就会变得相当麻烦。为此他特意让程昱这个刑部尚书和御史台的阳球亲自带着巡查御史在各地巡视。并且派遣了枢密院的参谋跟随。并且赐予了他们可以调动三千人以下规模帝**的权利。当程昱和阳球秘密离开雒阳时。各大报社都是将这则消息登在了头条。然后旬月之内。传遍天下。吓住了一批起了心思的官吏。虽然这几年因为吏治总体状况的好转。程昱和阳球的名字甚少上报纸。可是一旦出现。每次都是血雨腥风。没有一个犯事的人能在他们手下善终。可以说两人是整个帝国官僚系统内最被惧怕的两人。现在天子派了这两人巡视地方。还给了他们调兵和临机处置的权利。哪个不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