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_第五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节 (第2/3页)

姆接着讲他专程来汇报的内容。这件事做起来相当容易。只要他一提出一个情况或统计数字,耶尔似乎就把它记住了。他很少要人重复讲话,而他提的那些尖锐、盘根究底的问题都表明他思想敏捷,对大局相当了解。尼姆衷心希望他自己活到八十岁的时候,脑力也同样地好。

    他们谈的大部分是水的问题。尼姆向他报告,郁郁葱葱的圣沃金流域的农户消耗的电力,有百分之九十是用于从井里抽水进行灌溉,因此:电力供应如果中断,可能造成一场灾难。

    “我还记得当初这个峡谷大部分是不毛之地。”耶尔不禁忆起往事来。“那是二十年代的事了。有一个时期,没有人相信这里能长出庄稼。印第安人称这儿是‘空谷’。”

    “他们没听说过农村电气化这样的事。”

    “是啊,电气化创造了奇迹。《以赛亚书》①里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沙漠一定会欢乐起来,好象玫瑰花开’。”耶尔笑出声来。“也许我可以把这句塞进我的证词。引用一两行《圣经》里的话,可以生色不少,你觉得怎样?”

    尼姆还没来得及回话,餐厅侍者总管就走到他们桌旁。他通知说:“耶尔先生,您的电话。请您到服务台那里去接。”

    老人去了几分钟,尼姆在餐厅的这一头可以看得见他全神贯注地听电话,边听边在小本子上作记录。他回到餐桌时,笑容满面,笔记本还没有合上。

    “尼姆,萨克拉门托来的好消息。我想这是最好的消息。州长的一位助手要来出席今天下午的听证会;他要宣读一个声明:州长现在强烈支持图尼帕计划。证实这条消息的新闻稿也正由州长办公厅发布。”耶尔看了看他的笔记本。“新闻稿有这样的话:‘经过研究之后,州长本人深信,图尼帕工程对加州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嗯,”尼姆说“你真把这件事搞成了。祝贺你!”

    “我承认。我很高兴。”耶尔一面把笔记本装进口袋,一面看了看表。“我们运动运动,走到听证会去,你看怎么样?”

    “我可以和你一道走,不过我不进门。”尼姆咧嘴笑了一笑。“你可能还记得——我在能源委员会那里依然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啊。”

    他们的目的地是加州大厦,大约有十分钟的路。

    天气晴朗宜人,耶尔轻快地迈着步子。象他做许多别的事情一样,他走起路来也生气勃勃的。经过饭前和饭桌上的长谈,现在两个人都默不作声了。

    最近常有这样的情况,尼姆的心思又回到了露丝身上。在那个令他心如刀割的夜晚,他知道了露丝体内已经有癌细胞扩散,生命岌岌可危,到现在一个半星期已经过去了。除了和莱文大夫谈过一次之外,这件事他对什么人都没有讲。他觉得,把露丝变成人们闲谈和推测的话题,是毫无意义的事。他见过别人家发生过这种情况。

    莱文大夫的态度既不是失败主义的,也不是让人放心的。“你的妻子可能还会过许多年正常的生活,”他这样说。“但你也必须知道她的情况也可能突然迅速地恶化。不过,治疗一下——不管是化学疗法还是免疫疗法——总会使情况对她有利。”

    至于是否可以进行其他的治疗,露丝很快就要再去纽约一次,到那时再决定斯隆-凯特林医院采用的那种新的带有试验性质的方法,对她是否会有益处。对尼姆,还有对露丝本人来说,目前的等待就象住在悬崖峭壁上的一个松动的岩架上一样,整天捉摸不定它究竟是要塌陷,还是能支持得住。

    “我唯一的建议,”莱文曾补充说“就是我已经对你妻子说过的话:过一天算一天,及时行乐。凡是她想做也能做的事都劝她不要推迟。其实,这对我们所有的人都同样是个好主意。要知道,你我都有可能在明天因心脏病发作而暴卒,或者因交通事故而丧生,而你的妻子却比我们多活很多年。”

    医生还叹了一口气。“我很抱歉,尼姆,这听起来象是空话连篇。我知道你希望有个明确的意见。谁都希望如此。不过,我可提不出更好的意见来了。”

    尼姆接受了莱文大夫的忠告,尽可能多和露丝呆在一起。例如今天,他本来可以在弗里斯诺过夜,当地有些情况他了解了解也是有好处的。可是他却安排好下午坐飞机回去,赶到家里吃晚饭。

    他的思绪猛地一下又被耶尔先生拉到眼前的世界里来。耶尔先生说:“就这个时刻来说,今天这里人多得异乎寻常。”

    尼姆本来在想着心事,这时朝前后左右一看说道:“你说得对。人确实很多。”

    在视力所及的附近几条街上,有大量的行人,显然还都是朝同一方向——加州议会大厦——走去。有一些人匆匆忙忙,似乎急于超过别人。小汽车络绎不绝,正逐渐造成交通阻塞。乘车的和步行的人当中,绝大部分是女人和十几岁的孩子。

    尼姆说:“也许你要上这儿来的消息传开了。”

    老头笑了起来。“即使是那样,我也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能吸引这么多人。”

    他们来到了州议会大厦前面的那片林荫草地。这里挤满了人。

    “如果你想了解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向别人开口打听。”耶尔说。他碰了碰一个穿工人服装的中年人的胳膊。“对不起,我们想知道,这儿为什么有这么多人?”

    对方用惊异的眼光看着他。“你真没听说?”

    耶尔笑眯眯地说:“正是这样我才问呐。”

    “这是因为卡梅伦·克拉克要上这儿来。”

    “就是那个电影演员吗?”

    “不是他,还有谁?他打算在政府的听证会上发言。电台广播了一上午。电视里也有,我的老伴儿说的。”

    尼姆问道:“政府的什么听证会?”

    “我怎么知道?谁管哩!我就想看看电影明星。别的和我没关系。”

    保罗·耶尔和尼姆交换了一下眼色,因为他们脑子里出现了同样的想法。

    “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的。”耶尔说道。

    他们开始在人丛中慢慢向州议会大厦靠近,那是一座实用的,毫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