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8/9页)
医院去,从脑于和心脏查起,你放心。” 这是真话,是亦寒和风荷在回叶家的路上说好的。风荷不愿意糊里糊涂地拖累亦寒,如果真有什么不治之症,她决心远远痹篇亦寒,独自了此残生。不过,这层意思,她并没有对亦寒说。她想,还是看看检查结果。她不相信自己会有什么了不起的病。 “你是医生,懂得比我多,”文玉想了一想,又说“娶媳妇是件大事。风荷这姑娘是讨人爱,但如果身体不好,那可不行啊!”亦寒暂时不想和mama争辩这个问题,他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送走了母亲,亦寒正在独自沉思,绣莲来了。 绣莲的头脑比文玉清楚百倍,又有相当丰富的医学知识,她一下子就把风荷的晕倒与那一次的半夜出走联系起来…那一次叶太太的电话就是她先接的,亦寒找风荷一夜未归,事后她也问了又问,虽然亦寒并未和盘托出,毕竟给她掌握了不少蛛丝马迹。 “表哥,风荷神经上有病,你是早就知道的!” 她单刀直入,像是询问,又像是审讯。 “不要瞎说,风荷神经正常!” “不是神经有病,那就是精神上有问题,那更严重!”绣莲的语祷吠咄逼人。 “越说越不像话了,你是想吓唬我?” “表哥,不,尊敬的医学博土,我们要尊重科学,不能回避事实!”绣莲本来想说:不要爱昏了头。但他怕亦寒恼羞成怒,便换了一种说法。 “即使她真有病,我也要把她治好!”“唉,可惜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好的,”绣莲悲天悯人地说“你有把握包治百病吗?” 谁知亦寒却被她的语气激怒了,愤然地脖梗一挺,说。 “这不用你管!” 绣莲先是一愣,但立刻软语温柔地对亦寒说: “表哥,你别生气呀!我不是要瞎管闲事,可我担心玉和文良舅舅他们,老人们不赞成,你的事也难办呀!” 是啊,夏亦寒正面临着各方面的难题,单凭他对风荷的彻骨之爱,能够使难题迎刃而解吗? 菊仙好不容易把文玉打发出家门。 文玉平时不喜交际,很少出门。昨天晚上菊仙再三撺掇她今日去看看病了多时的董小姐。 董小姐这位老姑娘一直在夏家经营的公司里服务,对季文良早有好感。文玉很想撮合哥哥和她的好事,对她一直是另眼看待的。 文玉一走,菊仙立刻一头扎进一楼楼梯拐角下的箱子间。 她急急打开箱子间的门,一股霉味夹杂着樟脑丸的气味扑鼻而来。 拧亮箱子间那盏十五瓦的灯泡,昏暗的灯光下,只见一只只皮的、樟木的、藤条的箱子,按照大小几乎摞到了房顶。 她今天要找的那一只箱子,在右排的下面,上面压着好几只箱子。 菊仙端来一只方凳,拱着背吃力地爬上去,这才勉强够到最上面的那只箱子。她使劲拉着,但那箱子岿然不动。 她叹了口气,用手背捶了捶腰,准备积蓄点力量再搬。 每年夏天,夏家都要翻晒衣物,上海的黄梅季节把什么都弄得湿漉漉的,不晒哪行呀!但每次总是文玉和绣莲帮着菊仙一起干。有时亦寒和文良都会来帮上一把。而且往往主要翻动靠上面的那几只,因为那里放着常穿的衣服,下面的儿只箱子,里面都是些不再有用又舍不得丢掉的过时衣物,实际上已经多少年没有动过了。 可菊仙今天要找的,恰恰就是十五年以来久藏未动的衣物。风荷的到来勾起了她脑海深处难忘的记忆。 风荷胸上的红痣,已经给了她一个证据。她朦朦胧胧地意识到,她所收藏的那些小衣服,总有一夭要重见它们的主人。她迫不及待地要看一看它们。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差点儿闪了腰,菊仙才把最上面的两只箱子搬了下来。 她坐下揉着腰,不敢多歇息,又去搬第三,第四只… 她要找的那只箱子终于露了出来。 这是一口很有些年头的包皮木箱,红色的皮已经磨损,露出里面的木头,把手断了,用一把老式的长型铜锁锁着。 菊仙按捺住因激动而砰砰跳动着的心脏,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 自从风荷那次来过以后,绣莲发现,菊仙大阿姨的行为举止有些反常,她的思绪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围着风荷转。 本来,按目前风荷与亦寒的关系,夏家的人关心风荷,这是并不奇怪的。 绣莲感到,玉姑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已经在尽量少提风荷,但却忍不住还是问过她一些关于风荷的情况。这儿除了亦寒外,毕竟她与风荷的接触最多,认识时间也最长。 玉姑主要关心风荷的身体究竟如何,那次风荷的晕倒,给她印象太深了。此外,她当然还想知道风荷的性格和为人,是否容易相处?有没有娇生惯养的毛病?等等。总之。是一些作为亦寒母亲应该关心到的问题。 而大阿姨却不同。风荷来的那天,起先还没什么,到后来,绣莲已开始觉察到她心神不宁。风荷晕倒,大阿姨给风荷擦身上的冷汗,她拿了葯走过来,大阿姨看到她时,不知为什么,竟有一种惊恐的神情。这不能不使绣莲顿生疑窦。 以后这些天,大阿姨也显然心不在焉,干活丢三拉四,做出的菜不是咸了,就是忘了放盐。只要一有机会,她就拉住绣莲,询问风荷的事。问出的问题也希奇古怪,莫名其妙。 有一次她问绣莲:“你见过风荷的爸爸和mama吗?风荷和他们长得像不像?” 还问:“风荷的哥哥是不是她嫡亲的?她mama生过几个孩子?”“你知道风荷她爸妈喜欢她吗?” 一天晚饭前,菊仙提出还想再看看风荷给她做的拖鞋面。绣莲去自己房中拿来交给她,菊仙捏在手里翻过来掉过去地细细打量,然后哺哺自语道: “难道真有这么巧?不会的,太巧了!” 惹得坐在沙发上打毛衣的文玉奇怪地抬头问她: “菊仙姐,你叨叨啥呀?什么巧啊不巧的?” 又有一次,她和绣莲两个人在厨房里。她先是缠着绣莲问了一通关于风荷的事,见绣莲爱搭理不搭理的,她也就不吱声了,闷头在水龙头下洗莱。突然,她长叹一声,冒出一句: “唉,这些年来,也不知这可怜的孩子在那个家里过得怎样?” “大阿姨,你说谁是可怜的孩子?是说风荷吗?” 一听到绣莲的追问,菊仙脸通红,忙否认道: “不,不,哪里是说风荷!” 她慌慌地拿过一只淘箩,像逃出厨房似地去屋里舀米,扔下了洗到一半的青菜。 绣莲是个多么敏感的姑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