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普罗旺斯_第08章浮华世界的灾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章浮华世界的灾难 (第2/3页)



    想买房子的人会被这些选择给宠坏了,被这些术语搞迷糊了。

    试问“时尚”和“特色”间的差异在何处呢?应该选择“特殊”的呢?还是“精选”的呢?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带着你的梦和预算,找一位房地产中介商,花一个早上、一天或是一星期,周旋于中古世纪的城堡、农舍、魔法咀咒的房子,或最近才在市场上销售的白象之屋。

    在卢贝隆找房地产中介商像找一位rou贩一样容易。

    以前,只有镇上的公证人才知道是否贝尔登mama要卖她的老农场,或是邻近地区有空房子要卖。

    现在,公证人的包打听角色功能已被房地产中介商所取代,几乎每个镇都有一位中介商。梅纳村有两位,奔牛村有三位,比较时髦的葛氏村,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有四位。

    我们就是在葛氏村看到黄雀在后的竞争大赛——一位中介商在城堡广场上的停车场发广告,另一位跟在他后面保持适当距离将挡风玻璃上的广告单取下,换上他自己的。

    可惜的是,还来不及看到第三第四位中介商埋伏在柱子后面伺机行动时,我们就赶时间离开了中介大战现场。

    这些中介商,几乎在刚开始都非常热心且乐于助人,他们备有许多吸引人的照片资料,其中有些价位低于七位数,不过这些总被宣称刚刚售出。

    幸好还有其他地方如磨坊、女修道院、牧羊人的石屋、宏伟的大房子、未完成的石塔和各式各样大小形状不同的农舍。

    这么多的选择,还仅是一位中介商所提供的哩!

    如果阁下觉得应该再看看第二或第三位中介商,肯定会有那种似曾相识之感。大部分的房地产都有雷同之处,因为照片是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

    毫无疑问地,这些是你在前一份档案资料上看到的——同一座磨坊,修道院,农舍。

    于是卢贝隆中介商所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就产生了:缺乏足够的房地产可供销售。

    卢贝隆大部分的地区都严格禁止盖房子,由大家彼此监督,但农人除外,他们可以随意盖房子;因此自称拥有许多房地产资料的中介商所能够提供的情报就有限了。

    这种状况激发出他们猎屋的本能,许多中介商在冬天业务淡季时,会开车到处闲逛,瞪大眼睛,竖长耳朵去看标示、串门子,也许尚未被发掘的宝藏就此登场推出。

    假如消息正确,中介商手脚又快,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就有机会透过特殊管道而赚到丰厚的佣金。

    不过结果通常是,卖主会委托二至三位中介商,让他们自己去厮杀对决,解决如何分摊费用等敏感问题。

    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问题,如谁负责将房地产介绍给客人?谁先带客人去看房子?这些中介商也许就得被迫合作。

    只是竞争的气氛终究难以掩饰,只要在分红上有一丝小误会,指责、反指控、电话争吵、互指为不道德的尖锐言语会出笼。甚至使出最后杀手铜,要求客户当调解人。

    此等不愉快的混乱场面就会严重影响当初联手合作的高度期盼,此即是:为何昨日的亲密战友,会变成今日的骗子。

    “很抱歉…,只是…。”

    另外还有其他的苦衷,中介商也得忍受,那就是顾客,他们种种难以预测和经常下不了决心的行为。

    什么东西会让外表看来值得信赖及受尊敬的小鱼儿,变成凶猛的大白鲨呢?

    金钱是最重要的因素,但达成交易尚需有杀价至最后一分钟的毅力。

    杀到最低价,最后几块法郎或几分钱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赢”的欲望,想压倒对方,这结果往往造成中介商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任何交易在价格上争执,举世皆然。但是在卢贝隆,复杂的地方性,又将这摊协商的脏水搅得更浑浊。

    情况通常是,潜在买主是巴黎人或外国人,而未来的卖方是偏远地方的农夫,双方在交易的态度上有极大的差异。

    结果是:所有和这桩交易有关的人会持续亢奋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农夫不把“答应”认为是种“承诺”尤其是如果当他卖老祖母的老农舍时,开的价钱立刻被接受,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他就会心生疑忌恐惧,怀疑他自己开出的价钱根本低于市价。

    这会使他日后增加痛苦,而他的老婆定会无止境地在他耳边唠叨隔壁的价钱比他还好。

    如此一来,当买方以为这笔交易已经成交时,卖方通常会表现出一副犹疑不决的样子。所以修正案是免不了的。

    农夫安排时间要和中介商再碰面以澄清一些细节。

    他告诉中介商他忘了提房子隔壁的那块地,它的角落有一座水井,供应充分的水,能拥有这块地是非常幸运的——但是不包含在卖价里。

    鸡毛蒜皮般的小事,但他觉得还是提出来较好。

    买方惊惶失措,那块地毫无疑问地应该含在售价里,事实上这是一块唯一可用来盖网球场的平地。

    他们将他们的沮丧让耸着肩一副无所谓的农夫知道。

    谁管你什么网球场!

    不过他是个合情理的人,尽管他不愿意割让这块肥沃好地,倒愿意听听他们的出价。

    在巴黎、苏黎世或伦敦工作的买主通常缺乏耐性,他们没有时间,无法每五分钟就飞来卢贝隆看房子。

    农夫呢?恰好相反,永不着急,他哪儿也不去,假如房子今年没卖掉,他可提高价钱,明年再卖。

    商议就这么你来我往,反复进行。中介商和买主愈来愈气愤,但最后交易还是谈成,通常也是如此。

    新的屋主试着将一切不愉快抛诸脑后,毕竟这是块顶棒的地方,一个梦想的房子,值得庆祝这场交易成功,于是他们决定举办野餐,花上一天好好逛逛房子,计划未来。

    只是,往往事与愿违,浴室里一个有四个脚的漂亮古式铁浴缸不见了。

    买主打电话给中介商。中介商打电话给农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