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5/7页)
。 “何必这么做?”萧家骥劝他;“胡先生,在商言商,你的算盘是大家佩服的,这样做法,不等于将本钱‘搁煞’在那里。而况杭州克复,遥遥无期。” “不见得。气运要转的。”胡雪岩显得有些激动“长毛搞的这一套,翻覆无常,我看他们不会久了。三、五年的功夫,就要完蛋。” “三、五年是多少辰光,利上盘利,一担米变成两三担米;你就为杭州百姓,也该盘算盘算。” “话不错!”胡雪岩又比较平静了“我有我的想法,第一、我始终没有绝望,也许援兵会到,杭州城可以不破,如果粮道可以打通,我立刻就要运米去接济,那时候万一不凑手,岂不误了大事;第二、倘或杭州真的失守,留着米在那里,等克复以后,随时可以启运——这是一种自己安慰自己的希望;说穿了,是自己骗自己,总算我对杭州也尽到心了。”“这也有道理,我就跟大记去交涉。” “这不忙。”胡雪岩问道:“医生啥时光来?”“每天都是中饭以后。” “那就早点吃饭;吃完了她好收拾。”胡雪岩又问阿巧姐“等会医生来了,你要不要回避?” 虽然女眷不见男客,但对医生却是例外,不一定要回避;只是他问这句话,就有让她回避的意思,阿巧姐当然明白,顺着他的心意答道:“我在屏风后面听好了。” 胡雪岩是知道她会回避,有意这样问她;不过她藏在屏风后面听,调虎不能离山,在自己等于不回避,还要另动脑筋。这也简单得很,他先请萧家骥替他写信,占住了他的手;然后说想吃点甜汤,要阿巧姐到厨房里去要洋糖,这样将她调遣了开去,就可以跟萧家骥说私了。“家骥,你信不必写了,我跟你说句话,你过来。”萧家骥走到床前,他说:“我决定马上回上海,你跟医生说一说;我无论如何要走。”“为什么?”萧家骥诧异“何必这么急?” “不为什么?我就是要走。到了上海,我才好打听消息。”胡雪岩又说“本来我的心冷透了。今天一早跟阿巧谈了半天,说实话,我的心境大不相同。我现在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救杭州,不管它病入膏盲,我死马要当活马医。第二件,我要做我的生意;做生意一步落不得后,越早到消息灵通的地方越好。你懂了吧?” “第二点我懂,头一点我不懂。”萧家骥问道:“你怎么救杭州?” “现在没法子细谈。”胡雪岩有些张皇地望着窗外。这是因为苗条一影,已从窗外闪过,阿巧姐快进来了。胡雪岩就把握这短短的片刻,告诫萧家骥跟医生私底下“情商”不可让阿巧姐知道。 是何用意,不易明了;但时机迫促,无从追问,萧家骥只有依言行事。等胡雪岩喝完一碗桂圆洋糖蛋汤,阿巧姐收拾好了一切,医生也就到了。 那医生颇负盛名,医道医德都高人一等。见胡雪岩人虽瘦弱,双目炯炯有光,大为惊异,一夜之隔,病似乎去了一大半,他自承是行医四十年来罕见之事。“这自然是先生高明。”胡雪岩歉意地问:“先生贵姓?”“张先生。”萧家骥一旁代答,顺便送上一顶高帽子“宁波城里第一块牌子;七世祖传的儒医。张先生本人也是有功名的人。” 所谓“功名”想起来是讲过学的秀才“失敬了!”胡雪岩说:“我是白丁。” “胡大人太客气了。四海之大,三品顶戴无论如何是万人之上。” “可惜不是一人之下。”胡雪岩自嘲着纵声大笑。 笑得太急,呛了嗓子,咳得十分厉害;萧家骥赶紧上去替他捶背,却是越咳越凶,张医生亦是束手无策,坐等他咳停。这一下急坏了阿巧姐;她知道胡雪岩的毛病,要抹咽喉,喝蜜水才能将咳嗽止住;萧家骥不得其法,自然无效。蜜水一时无法张罗,另一点却是办得到“萧少爷,”她忍不住在屏风后面喊:“拿他的头仰起来,抹抹喉咙。” 是娇滴滴的吴侬软语,张医生不免好奇,转脸张望;而且率直问道:“有女眷在?” 医生是什么话都可以问,不算失礼;但萧家骥却很难回答,一面替胡雪岩抹着喉头,一面含含糊糊地答道:“嗯,嗯,是!”张医生欲语又止;等胡雪岩咳停了才切脉看舌苔,仔细问了饮食起居的情形,欣慰地表示:“病势已经不碍,只须调养,大概半个月以后可以复原。” “多谢,多谢!”胡雪岩拱拱手说:“家骥你陪张先生到你那里开方子去吧!” 萧家骥会意,等开好方子,便谈到胡雪岩想回上海的话。张医生深为困惑“病人连移动床铺都是不相宜的。”他问“大病刚有转机,何可这样子轻率冒失?” “实在是在上海有非他到场不可的大事要办。”家骥说:“路上也只有一两天的功夫,请张先生多开几服调理药带去;格外当心照料,想来不碍。” “照料!那个照料?万一病势翻覆,我又不在船上;你们怎么办。” “是!”萧家骥说“那就只好算了。”而间壁的胡雪岩耳朵尖,听了张医生的话,已经有了主意,请他到上海出诊,随船照料。 等张医生开好方子,告辞上轿,阿巧姐自然也不必回避了,胡雪岩便当着萧家骥透露了他的意思。这个想法亦未始不可行;富室巨户,多有这样重金礼聘,专用车船奉迎的,但是眼前时地不同,阿巧姐和家骥都觉得不易办到。“他肯去当然最好;就怕他不肯。”萧家骥说:“第一、宁波的市面还不甚平靖,离家远行,恐怕不放心;第二、快过年了,宁波人的风俗,最重过年团圆,在外头做生意的,都要赶回家来,哪里反倒有出远门的?” “过年还早,我一定赶年前送他回来。”胡雪岩又说:“说不说在我,肯不肯在他;你何妨去谈一谈。” “那当然可以。我本来要到他清仪堂去撮药;顺便就看他。” “原来他也开着药店?”胡雪岩说“那太好了!就是他不肯到上海,我也想跟他谈谈。” 胡雪岩想开药店是大家知道的;萧家骥心中一动,点点头说:“这倒或许会谈得投机。” “那是另外一回事,家骥,只要他肯去,他怎么说,我们怎么依他。还有,要投其所好。你懂我的意思吧?”“我懂,”萧家骥笑道“不过,恐怕要请了他来,你自己跟他谈。” 去了一个多时辰,萧家骥回来了,说张医生答应来吃晚饭,又说他喜欢字画。问到邀他同行照料的话,萧家骥表示还不便开口;又说最好由阿巧姐来说,因为这是不情之请,只有女眷相求,容易成功。 “这话也是。男人说话,一句就是一句,碰了钉子或者打了折扣,以后说话就不值钱了。阿巧,”胡雪岩问道:“你肯不肯说?” “本来是不肯说的,女人的话就不值钱;碰钉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