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七十六 (第6/8页)
远方寒士,关心山野之人,因此我就披衤曷扶杖,忘掉疲惫病痛而前来。如果一定要给恶兽画上蛾眉,给粗鄙的人戴上文绣的冠冕,在下虽不才,也要学一学高风亮节之士,只有跳东海一死,也不能接受这像刑戮一样难忍的官禄。”张永就不再勉强他。 太守王奂在升明末年,中书郎沈约在永明年间都上表向朝廷荐举过他,朝廷征召他都不应。他给沈约写信说:“名本是实的附属物,本非我所愿。无心于此,空劳四肢。这样一来,给我好处反带来祸患。” 麟士什么也不追求,一心努力读书,时常傍着几案弹琴,不奏时新的曲调。自己背柴打水,一天的饭吃两天,到老保持cao守,读书不倦。遭火灾书被烧掉数千卷。年过八十,还耳聪目明。用旧纸的背面抄录,就着火光仔细书写,又写成二三千卷,装满了几十筐,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他静默养身才得以有这样的好身体。作《黑蝶赋》以寄托情怀,著有《周易》两《系传》、《庄子内篇训》,注《易经》、《礼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服》、《老子要略》数十卷。梁天监元年(502),与何点同时被征召,又不去赴任。二年,死在家里,年八十五。麟士认为杨王孙、皇甫谧能洞察生死的道理而在办丧事时矫正时弊,就自己写下遗书,上面说:“一咽气就把被子掀掉拿走,拿三幅布来盖尸首。入殓时,把布铺在身子底下,作为入殓的服装。从左右两边反着裹上来,不用再做盖的被子了。不需要沐浴含珠,还用本来的褐衫,原先穿的裤子,总共只要这两件衣服,上面盖件单衣,扎头发的幅巾在下当枕头,棺材里只要这些。像士安那样照《孝经》行事。下葬以后不再立灵位,到四季节气及大小祥祭日,临时在地上铺张席,用清水祭奠。别人家相沿的习惯都要漆棺,如今我不要漆。也不需要招魂幡。衣服一穿好就埋掉,坟墓造得要小,以后附葬的就造得更小点儿埋在一边儿,合葬不合于古制。坟墓上边不要用土堆起来,让上面与地平。王祥死时就是这样。下葬时不需丧车、灵舫、鬼其头面具。不许早晚设置食物。祭奠的规矩,到下葬为止,只需清水一杯。”儿子沈彝遵奉遗教实行,州里乡里人们都称颂感叹不已。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彦之,宋朝时作太尉从事中郎,以廉洁能干闻名。 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胤之的母亲周氏去世,留下的财产百余万本应归孝绪,但他一无所取,全都给了胤之的jiejie琅笽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感叹惊异。乳母可怜他作为主持丧礼的嫡孙很辛苦,就私自偷了一些玉羊金兽等物件给他,孝绪见了很是惊怕,就告诉父亲送还给王晏母亲。 从小就非常孝顺,性格沉静,虽然也和小孩子们一块儿玩耍,却总是喜欢玩挖池堆山。十三岁时,便通晓《五经》。十五岁时行冠礼去见父亲彦之,彦之训导他说:“冠礼是人生最重要的,是人伦之始,你应努力自勉,来保佑你自己。”他回答:“愿学赤松子云游海外,追随许由遁迹山谷,希望能保住短促的人生,不遭尘世连累。”从此就避开众人独居一室,不是早晚问候父母便足不出户,家里人也都见不到他,亲友们都称他为居士。 十六岁时,因父亲去世便不穿丝织的衣物,即使是吃到美味的蔬菜也要吐掉。表兄王晏官高显赫,多次到他家里来,孝绪估计他将来必定要垮台,听到他仪仗的吹奏声,就钻出篱笆逃避,不和他相见。曾有一次吃酱味道很好,问起来,别人说是从王家弄来的,便把饭吐出来把酱也倒掉。等王晏被杀,亲戚们都为此害怕,孝绪却说:“虽是亲戚,却非同党,怎么会受他牵连呢。”居然免于遭祸。 梁武帝起兵反齐,围攻建邺时,孝绪因家贫没有柴禾做饭,婢女就偷砍邻居坟上的树木来烧火。孝绪知道后,就不吃饭,又叫扒了房子用木料做饭。所居书屋只有粗床一张,周围用树作围墙。天监初年,御史中丞任日方来寻访他哥哥阮履之,想来拜访他而不敢去,望着他的住处引《诗经》而叹道:“其室虽近,其人甚远。”他就是如此受到名流的钦佩崇敬。从此仰慕他风采声誉者,莫不怀揣名片整顿衣冠而来,但到此又不得见,只能望尘叹息。殷芸想赠诗给他,任日方说:“志向既然不同,何必互相干扰。”殷芸才作罢。孝绪只和比部郎裴子野交往。子野把他推荐给尚书徐勉,说他十几岁跟随作湘州刺史的父亲,不用公家的纸写字,以保护父亲的为官清白。说他的志向品行和管宁差不多,辞采文章好似皇甫谧。 天监十二年(513),武帝下诏让公卿举荐贤士,秘书监傅照上疏举荐孝绪。他和吴郡范元琰一起被征召,两人都未应征。陈郡袁峻对他说:“从前天地昏暗,贤人隐居,如今世道清明,而你还要出世,合适吗?”孝绪回答:“以前周朝虽然有道,但伯夷、叔齐却不食周粟,躲避到山中挖野菜吃。汉朝鼎盛时期,夏黄公、绮里季却不感觉山林里寂寞。行仁义各有自己的方式,和世道又有什么关系!何况我又不是先贤一类人呢。”起初,谢月出和伏日恒应召出任,天子便认为隐者都是图谋虚名,借此来求取显贵的声誉,所以就没有再理孝绪、何胤他们,二人崇尚的志向便得以成全。 后来孝绪在钟山听讲时,母亲王氏忽然得病,兄弟们要去叫他,母亲说:“孝绪淳厚性情与我暗通,一定会自己来的。”孝绪果然因为心惊返回家中,邻人不禁感叹惊异。给母亲配药必须用生人参,以前传说钟山出产,孝绪便进山亲历艰险,但好几天也没找到。忽然看到有只鹿在前边走,孝绪心里有感应便随后而行,走到一处鹿不见了踪影,走近一看,果然找到了这种药草。母亲得此药吃后病马上痊愈,当时人们都说是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所致。 有个善于卜筮的张有道对他说:“只见你隐遁形迹而内心难以看出,如不用龟甲耆草来卜一卦,便没有什么证据。”布卦时,卜了五爻,说:“这将会是‘咸’卦,依应感之法,不是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