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七十五 (第5/7页)
,道教质而精,精非粗 人所信,博非精人所能。佛言华而引,道言实而抑,抑则明者 独进,引则昧者竞前。佛经繁而显,道经简而幽,幽则妙门难 见,显则正路易遵。此二法之辨也。 圣匠无心,方圆有体,器既殊用,教亦易施。佛是破恶之 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爲高,破恶则勇猛爲贵。佛迹 光大,宜以化物。道迹密微,利用爲己。优劣之分,大略在兹。 夫蹲夷之仪,娄罗之辩,各出彼俗,自相聆解。犹虫跃鸟 聒,何足述效。欢虽同二法,而意党道教。宋司徒袁粲托爲道 人通公驳之。其略曰: 白日停光,恒星隐照,诞降之应,事在老先,似非入关, 方昭斯瑞。又西域之记,佛经之说,俗以膝行爲礼,不慕蹲坐 爲恭。道以三遶爲虔,不尚踞傲爲肃。岂专戎土,爰亦兹方。 襄童谒帝,膝行而进,赵王见周,三环而止。今佛法垂化,或 因或革。清信之士,容衣不改,息心之人,服貌必变。变本从 道,不遵彼俗,俗风自殊,无患其乱。 孔、老、释迦,其人或同,观方设教,其道必异。孔、老 教俗爲本,释氏出世爲宗,发轸既殊,其归亦异。又仙化以变 形爲上,泥洹以陶神爲先。变形者白首还缁,而未能无死;陶 神者使尘惑日损,湛然常存。泥洹之道,无死之地,乖诡若此, 何谓其同?欢答曰: 案道经之作,着自西周,佛经之来,始乎东汉。年踰八百, 代悬数十。若谓黄、老虽久而滥在释前,是吕尚盗陈恒之齐, 刘季窃王莽之汉也。又夷俗长跽,法与华异,翘左跂右,全是 蹲踞。故周公禁之于前,仲尼诫之于后。又佛起于戎,岂非戎 俗素恶邪?道出于华,岂非华风本善邪?今华风既变,恶同戎 狄,佛来破之,良有以矣。佛道实贵,故戒业可遵;戎俗实贱, 故言貌可弃。今诸华士女,氏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 又若观风流教,其道必异。佛非东华之道,道非西夷之法, 鱼鸟异川,永不相关。安得老、释二教,交行八表。今佛既东 流,道亦西迈,故知俗有精粗,教有文质。然则道教执本以领 末,佛教救末以存本。请问所归,异在何许?若以翦落爲异, 则胥靡翦落矣;若以立像爲异,则俗巫立像矣。此非所归,归 在常住,常住之象,常道孰异。 神仙有死,权便之说。神仙是大化之总称,非穷妙之至名。 至名无名,其有名者二十七品。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 圣,各有九品。品极则入空寂,无爲无名。若服食茹芝,延寿 万亿,寿尽则死,药极则枯,此修考之士,非神仙之流也。 明僧绍正二教论,以爲“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 明宗者通。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 理”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并好释法,吴兴孟景翼爲道士, 太子召入玄圃,衆僧大会。子良使景翼礼佛,景翼不肯。子良 送十地经与之,景翼造正一论,大略曰:“宝积云,‘佛以一 音广说法 ’。老子云,‘圣人抱一以爲天下式’。一之爲妙, 空玄绝于有境,神化赡于无穷。爲万物而无爲,处一数而无数。 莫之能名,强号爲一。在佛曰‘实相’,在道曰‘玄牝’。道 之大象,即佛之法身。以不守之守守法身,以不执之执执大象。 但物有八万四千行,说有八万四千法。法乃至于无数,行亦达 于无央,等级随缘,须导归一。归一曰回向,向正即无邪。邪 观既遣,亿善日新。三五四六,随用而施,独立不改,绝学无 忧。旷劫诸圣,共遵斯一。老、释未始于尝分,迷者分之而未 合。亿善遍修,修遍成圣,虽十号千称,终不能尽。终不能尽, 岂可思议。”司徒从事中郎张融作门律云:“道之与佛,逗极 无二。吾见道士与道人战儒墨,道人与道士辨是非。昔有鸿飞 天首,积远难亮,越人以爲凫,楚人以爲乙。人自楚、越,鸿 常一耳。”以示太子仆周顒。顒难之曰:“虚无法性,其寂虽 同,位寂之方,其旨则别。论所谓‘逗极无二’者,爲逗极于 虚无,当无二于法性邪。足下所宗之本一物爲鸿乙耳,驱驰佛 道,无免二末,未知高鉴,缘何识本?轻而宗之,其有旨乎。” 往复文多不载。 欢口不辩,善于着论。又注王弼易二系,学者传之。知将 终,赋诗言志曰:“五涂无恒宅,三清有常舍。精气因天行, 游魂随物化。鹏从适大海,蜩鸠之桑柘。达生任去留,善死均 日夜。委命安所乘,何方不可驾。翘心企前觉,融然从此谢。” 自克死日,自择葬时,卒于剡山,时年六十四 。身体香软, 道家谓之尸解仙化焉。还葬旧墓,木连理生墓侧。县令江山图 表状,武帝诏欢诸子撰欢文议三十卷。 又始兴人庐度字孝章,亦有道术。少随张永北侵魏。永败, 魏人追急,阻淮水不得过。度心誓曰:“若得免死,从今不复 杀生。”须臾见两楯流来,接之得过。后隐居庐陵西昌三顾山, 鸟兽随之。夜有鹿触其壁,度曰:“汝勿坏我壁。”鹿应声去。 屋前有池养鱼,皆名呼之,次第来取食乃去。逆知死年月,与 亲友别。永明末,以寿终。 杜京産字景齐,吴郡钱唐人也。祖运,刘毅卫军参军。父 道鞠,州从事,善弹棋。 京産少恬静,闭意荣宦,颇涉文义,专修黄、老。会稽孔 觊,清刚有峻节,一见而爲款交。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称疾 去。与同郡顾欢同契。于始宁东山开舍授学。齐建元中,武陵 王晔爲会稽,齐高帝遣儒士刘瓛入东爲晔讲,瓛故往与之游, 曰:“杜生,当今之台、尚也。”京産请瓛至山舍讲书,倾资 供待。子栖躬自屣履,爲瓛生徒下食。孔珪、周顒、谢瀹并致 书以通殷勤。 永明十年,珪及光禄大夫陆澄、祠部尚书虞悰、太子右率 沈约、司徒右长史张融表荐京産,征爲奉朝请,不至。于会稽 日门山聚徒教授。建武初,征员外散骑侍郎。京産曰:“庄生 持钓,岂爲白璧所回。”辞疾不就,卒。 会稽山阴人孔道徽,守志业不仕,与京産友善。道徽父佑 至行通神,隐于四明山,尝见山谷中有数百斛钱,视之如瓦石 不异。采樵者竞取,入手即成沙砾。曾有鹿中箭来投佑,佑爲 之养创,愈然后去。太守王僧虔与张绪书曰:“孔佑,敬康曾 孙也。行动幽祗,德标松桂,引爲主簿,遂不可屈。此古之遗 德也。”道徽少厉高行,能世其家风。隐居南山,终身不窥都 邑。豫章王嶷爲扬州,辟西曹书佐,不至。乡里宗慕之。道徽 兄子总,有cao行,遇饥寒不可得衣食,县令吴兴丘仲孚荐之, 除竟陵王侍郎,竟不至。 永明中,会稽锺山有人姓蔡,不知名,隐山中,养鼠数千 头,呼来即来,遣去即去。言语狂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