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劫 (第4/8页)
的蓝光消融了。置放在各处的“法器”起了作用。 弘明仍打坐在法堂中央,垂着眼睑,对身外变故一无所知的样子。他只是在冥想。头顶上那顶如梦境春日般的蓝色光环,越来越明亮了。 但慧安从柱子后偷偷看见,几滴汗珠正从方丈额头沁出来。 有几束火舌突破山门蓝光的封锁,闯进了法堂,挨到了弘明身边。这时,法师头顶的光环顿时变得明亮得不能直视,并且迅速长大。它就像一轮柔顺如水的弯刀,把火焰一一斩断,使它们蒌顿熄灭。 这一切来得那么自然,而弘明始终没有睁一睁眼,动一动身。慧安看得目瞪口呆。 他觉得似乎是一场表演。压轴戏尚没有正式开始。 这就是香客么? 过了一会,慧安注意到,寺外的云霞正由暗红色向蓝白色转变。那个小小的云眼逐渐长大,里面竟出现一片辽远晴朗的星空,在眨巴眨巴眼。更大片的雪花优雅地飘落下来,还一跳一跳的,发出ek、ek的怪声,冲上法堂,最后竟在法师身边筑起一道火帘。火帘越升越高,把法师与寺庙中其他人和物隔开了。蓝色光环也渐渐淹没不见了。 慧安看不见法师了。 就在这时,大地猛然震动起来,巨大的光亮像洪水一样涌入。慧安只来得及看见身边几尊佛像一下跌倒在地,摔成齑粉,自己便也秤砣般栽倒了。这一跤跌掉了他满嘴牙齿。地底下似乎有只手在拽住他,不让他爬起来。他瞥见其余僧人也都摔倒在地,痛苦地翻滚,有的人袈裟着了火。 "快到禅房去!” 关键时刻,法师如磁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心底。慧安一使劲,竟站了起来。他匆匆跑进他从未去过的禅房。其他僧人也跟了进来。 又是一下巨大的震动,他们都昏了过去。 醒来后,一切都安静了。僧人们不敢出门,又呆了许久,才派一个勇敢的和尚去打探情况。他很快回来了,哆哆嗦嗦指着外面,说不出话。 大家战战兢兢从禅房鱼贯而出。他们看见,火焰早熄灭了。红云已不知去向。大殿已夷为平地,只剩下禅房还孤独地兀立着。 曾经是法堂的空地中央,坐着方丈。他已经圆寂,但身体保持完好。弘明嘴角挂着微笑。慧安发现,方丈的疲惫之态已完全没有了。他像干完了一件大事,终于放下心来,可以安稳地休息了。 黑色的雨代替了红色的雪正往下落。山后矗立着一股万丈烟柱。太阳已不知飘落到哪里去了。 僧人们往村里走。地面仍然灼热,但由于忽然失去了阳光,正开始变冷。山林、房屋和田地一片狼藉,像是被一个大力士翻耕过。到处是人和畜类的尸体,都被烤焦了。 从地平线开始,整个是灰色的天幕。冬天好像提早到来了。 僧众感到了一片寒意,口渴得要命,心中一阵阵干呕。 青青田野。男人和女人在田埂上走着。 周遭是富裕的村子。有的院落中,瓦房顶上露出了碟形卫星天线的触角。 女人的心情有点百无聊赖。她期待他说点什么轻松的。但他只是兴致勃勃地谈着工作上的事情。 她思忖,这是个讨厌的工作狂。 考古队干了三个月,进入了收尾阶段。工作人员在发掘一座隋代民窑时,偶然在地层中发现了古代的村落遗址,这里有大批动植物在同一时间死亡的现象,仿佛忽然遭到了什么巨大灾变。 在现场,大部分人骨和兽骨都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经发掘,墓室和居住遗址也呈现出被外力摧毁的形状。 通过研究遗存可以认为,存在一个以唐贞观十一年为要害的分界线。属于这个年代的文化甚至一切生态系统,都在一个事件中毁坏了。之后,出现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文化断裂缺失。在再靠后的地层中,才逐渐发现了宋、元、明、清的居住遗址和墓葬,保存倒是比较完好的。 这种情况,近两年来在南方数省都有发现。但这是最显著的一次。 这一带,似乎佛教曾兴盛过,这可从出土的造像上看出。但唐贞观十一年前的佛像,也没有一尊完整的,几乎都是无法复原的碎块。 据查,这批造像由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铁、陶、木、泥等七种质料制成。是什么力量把坚固的佛像撕裂成这样的惨状的呢? 惟一的例外,是发现了一处居址,与别处不同,它近乎完美地抵挡住了外力的冲击,因而可以辨别出清楚的结构形状,以及加固加工的原始痕迹。遗存中发现了一些文物,都是宗教用品。 它是什么呢?看样子,倒也不是普通的民居,而似乎是一间僧房。 它孤独地存在着,像是默默无言在诉说什么。 以此为中心作进一步勘探,发现了一座寺院遗址。它是南北三排的三进院,平面布局基本清楚。 在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铅和另一些不知名的金属物质。详情已委托北京B大学进行研究。另外,在土壤中检验出了微弱的放射性。 "倒像是一场核爆炸似的。”男人说。 "胡说。” "真的,可能有一颗殒星撞击吧。或者是反物质?” 男人激动地沉湎在自己的想象中。他从小喜欢幻想。后来阴错阳差,选择了与坟墓和死人打交道,但这种儿时的秉性,反而因为反差太强的缘故,变得更加执著了。 女人有一丝失望。 究竟发生了什么异事?古老帝国的文献上对此并无记载。这一点,他们反复查证过。 按照文字记载的历史,在贞观十一年,除了秋季大雨引发洪水,溺死民众六千余人外,全年,中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在忠心耿耿的臣僚的辅佐下,皇帝去奢从约,亲忠远佞,致使国运走向昌盛。 但是在地质层中,的确发现了不少贞观十一年的文物,而此后则出现了长久的空白。贞观十一年,这或许便是时间的下限?它指明了灾难发生的确切年代的线索。 如果是彗星或者流星撞击,那么应该是有所记载吧?这使人想到了宫廷天文官的失职。可是,连贞观十二年的一次日食,都准确地记录了,如果真有这么大的灾变,又怎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