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电话之旅 (第3/5页)
发现那个神奇的R=2K公式的呢? 但一般领导人很少使用电话旅行,他们不太习惯身体和思想被分解而后才被复原。 实际上,电话旅行最初是出了不少事故的。由于频率失真、噪声和同步问题未能妥善解决,造成传输中的人体信号最后不能被重新识别。但现在,电话旅行的安全系数比坐飞机还要高。周东在工作的五年中,还很少听说事故。偶尔有几起,也是由非技术因素所致,而且后果是非致命的。 十点半以后,旅行者已很少了。偶尔有长途拨号通过本区。周东能看见旅行者的能量线在辖区内显示,然后匆匆过境而去。 仍然没有美国人要突袭的迹象。他想,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只要国际交换局加强检查,没有任何可疑分子能够渗入,更谈不上一支大军了。除非美国人己发明了通过微波和卫星传递人体信号的技术。 没什么事,周东甚至打了一个盹。 刚迷盹一会,电话又响了。他骂了一句,接过来一听,竟是一位五年没见面的老同学。对方说出差正经过这里,想跟他聊聊。 他大吃一惊。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他犹豫起来。 “我正在值班,办公时间是不允许会客的。” “这么多年了,再说,小君也死了。”对方说。 这使他又一颤。 “怎么回事?” “见面说?” “那么,你过来吧。知道怎么走么?” “…知道。” 十分钟后,客人出现在他面前,周东心情复杂地与他握了握手。他看看对方。容颜还是那样的容颜,永远也不会改变,但眼角有了鱼尾纹。 老同学似乎心事重重,不住地朝四周打量。满屋的设备对于圈外人来讲是很新奇的。的确,很少有人能被许可到这个地方来参观。连小娟,周东也没带她来过。 “小君到底怎么回事?”周东问。 “难产死的。” 他们都沉默了一阵。为共同爱过、竞争过的一个女人默哀。 “你就在这上班?”同学似乎不愿再提悲伤往事。 “对。毕业后就在这里。五年了。” “很有意思。每天掌管着那么多人的分解和重组,把他们从一个空间发派到另一个空间。” “大部分是计算机的活儿。我不过是做一些临时性处理。另外我们这里也不管审批旅行身份卡。信管处才是最有权的。” “但你们这儿仍然是权力部门啊。听说有的人没有身份卡也旅行成功了。” “你听谁说的?没那事。” “随便说说。到处都这样。你成家了吗?” “还没有。” “还没有?” 周东咬咬嘴唇,心里什么东西又翻了上来。 “有朋友了吧?” 同学似乎并没在乎他的情绪。当年他也从来没在乎过。他的那种旁若无人,这么多年了,仍然保持着。小君与他在一起,就没改变一点他性格中的顽执么? “算有吧,还没敲定。” “干嘛呢?你还是那么蔫不拉几的。” “她嫌我没有旅行身份卡。” “旅行身份卡…你也看重那玩艺?” “当然。当你的生命正在公共汽车和火车上消耗时,别人却可以一秒钟飞越30万公里,你怎么想?” 同学干咳了一声,神情有点不自然。“电话旅行当然挺时髦。” “不是时髦的问题…算了,不谈这个。你有那卡吧?” “有的。” “你找我不是有什么事吧?” “既然问到了,我就直说吧。有件事想请老同学帮一个忙。我想作一次旅行。想在这儿找一个转换器。” “你不是有卡么?你从北京直接挂一个电话,不是哪儿都能去?” “你看,是这样。我在北京是有的。我来这儿时,也是通过电话来的。但一到这里身份卡就被偷走了。都还没来得及挂失呢。” 周东突然警惕起来,完全出自一种直觉。 “那我可爱莫能助。没有身份卡,你怎么能让计算机识别呢?你只有先把身份卡插入转换器,计算机识别后,才能接通线路。它认卡不认人。” “难道没有别的办法?我是有急事。” “你要去哪里?” “台北。” “台北?!” “是。” “这…恐怕有些困难。” 对方眼中一丝凶光猛地露了一下,便又敛去。周东吓了一跳。 周东想起了那个通知。深夜来这里,同学身上有一种异样的味道。没有这个时候来叙旧的。 共同怀念小君? 他就是那个罪犯。周东为突然冒出的这个念头而惊异。为什么独独是他呢?为什么偏偏找我呢?全国那么多中转站。对了,同学中只有他一个人干这个活。 来客看周东不说话,眼神黯淡下来。他看了周东一阵,又突然爽朗地笑了。 “看你紧张的。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直说吧,我就是那个被通缉的人。你要真觉得为难,我也不会强迫你。” “你应该去自首。” “我不会的。” “到底为什么?” “小君难产时,我们附近没有医院。我想通过电话线把她送去。她和我都是有旅行卡的。但那个值班员想敲诈我们一笔。我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我怎么才能相信你说的呢?” 周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