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中短篇科幻作品_末班地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末班地铁 (第5/6页)

可口可乐的霓虹广告牌。

    在环城地铁的上方,刚好便是原来的古城墙。这些城墙已经有七百年的历史,时候一到,说拆也就拆了,连个商量也不讲。

    地铁用了四年时间建成。那正是他们钻防空洞进行演习的那一年。但是,他第一次乘坐地铁,是在一九七一年地铁正式对外开放时。他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地铁长二十三点六公里,但它一旦环绕起来,便跟流行的宇宙模型一样,是有限无边的。

    然而,十六点零四公里的第二期地铁却用了整整十三年时间才建成。这段时间中,他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太大了。

    每年,相当于中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在这地下作几十公里长度的封闭式旅行。说地铁是一个忽然出现的王国,是合适的。但除了技术人员外,谁也没有好好研究过地铁王国里的习俗,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疏忽。

    看书时,他感到胸口发胀。他伸手进口袋,感到那个身份证像烤过一样热。在回来的路上,他发烧了。

    时钟一步步向傍晚走近。秒针的声音像鞭子一样在颤响。

    六点时,他还没决定怎么办。但到了六点半,他打算请假了。几十年来,他几乎没有请过假。

    在家里过晚上,他很难捱。女儿和女婿破天荒回来了。四个人打了半宿麻将。他一直是昏昏噩噩在出牌,想像着是在填一张张表格,使得老婆极不满意。

    【6】

    第二天,他决定去医院看看病。

    合同医院在城北,人也非常多。他又有到了地铁候车厅的感觉。好不容易轮到他。医生开了一些进口的感冒药。他知道这什么也治不了,但那白药片却使他多少松了口气。

    医生的一言一语都是他熟悉的程序。乱糟糟的医院使他重新感受了世俗世界的常情。

    回来时,与去时一样,他坐了电车。但在半途,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忙地下了车。

    他沿着一条街走了一阵,又向几个人打听了一番,来到一个胡同前。他把身份证拿出来看了看,上面的地址正是这里。

    胡同是深邃的,像一根肠子。这里寄居着形形色色的下层人物,生存的气息十分浓重,都有点使人窒息。

    他走到一半的时候,看到了那个门牌号码。这时他踌躇起来,分明是进退两难。

    戴红袖章的居委会大妈审视的目光使他不安。他只好问,某某是不是住在这里?答曰正是,进去后左边那间房。

    他鼓起勇气走进去。原来是个大杂院。左边那间房半掩着门,他准备过去,却见里面走出一个女子,抱着一个大木盆,里面盛着高高的衣服,拿到院子中间的一个水龙头下。

    这是那年轻人的遗孀了,他想。

    不知怎么的,他觉得他以前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女人。

    他心情复杂地看了看女人,欲言又止。女人也看了一眼不速之客,但马上便管她的衣服去了。她接了水,开始揉搓那一堆小山,胸脯也一上一下颤动起来。

    他看见都是女人和儿童的衣服。那青年已经有孩子了么?他仿佛听见房间里传来电子游戏机的声音。孩子能玩电子游戏,应该很大了吧?女人却很年轻,大冬天里,额上慢慢有沁出汗珠的迹象。

    他攥着身份证的手,在口袋里也已经有了汗。他上前一步,想问那女子,不料有人从外面进来,先他跟女人搭讪。那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皱巴巴的西服。

    “死鬼,呼你整一天,才来。”女人说。

    “呼机没电池了。”女人也不洗衣了,搡了男的一把,跟在后面向房里走去。经过他时,又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听见屋里有孩子叫“叔叔”是这样了。他带着一丝满足一丝遗憾地想,从大杂院中退出。这时他又十分不解。

    他想问问居委会的大妈,但怎么也找不到她,而且,刚才胡同中还那么多的人,就这么会功夫也都不见了。寒风中,只有一个收破烂的人拉着板车过来,直着嗓子吆喝了几声。声音清烟一样在空中无靠地弥漫。

    他默默地沿着来路回去。

    一瞬间,他觉得胡同像是敞开天篷的地铁隧道。但它的秘密,是藏匿在那些具有复杂人事结构的大杂院的深处。

    从这天晚上起,他都枕着身份证睡觉。不久,这居然治好了他的失眠。

    很快他就办了退休。过了半年,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他没有再去坐地铁。从理论上讲,他可以永远不去光顾地铁。但每次经过地铁车站时,他还是禁不住看上一眼。

    人群像潮水一样涌进涌出,带着丰富多采的表情。

    一切跟奇遇前一样。

    经过车站的次数多了,他开始怀旧。

    这导致了终于有一次他甚至买票下到了站台,着迷地观看列车来来往往,但他没有上车。

    这样做要不得啊,他告诫自己。

    少要稳重,老要张狂。怕什么。另一个声音说。

    正是在后一种声音的驱使下,他又一次去体验了末班地铁。

    他没敢选择月圆之夜。但那霓虹灯的光焰仍是避免不了的。他胆战心惊,不时打量乘客。然而他们这次都似乎精神抖擞。

    一个个站台有规律地出现。喇叭平静地用中英两种语言报站。人们下了又上。

    不一时,已到了终点。期待中的事没有发生。他最后一个走出地铁,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失望。

    少有地,他打了出租回家。在车上他直后怕。我大概疯了,他想。

    他是想亲近另一个世界,但又畏惧。但那隧道中的旅行,使他感到似乎经历了一次出生。一种遥远的新鲜感,从心头漾起。转瞬之间,他又感到害羞。他固守多年的世界正在坍塌。

    这段时间里,他买了许多关于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的书来读。接受这样的知识对他这般年纪的人来说是一件难事,但他还是尝试了。

    渡过遥远太空而来的生物,选择了黑暗的地下作为基地,这本身是很富有文学性的。

    而从科学上,也勉强解释得通。那就是,这些年中,地铁隧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