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闪光middot;阉割 (第6/9页)
人群又一次发出惊呼。闪光此起彼伏,犹如天女散花。雷声隆隆,尖利的呼啸声由远而近。人群中落下一样天外异物。十几人被砸成了rou酱。 我胆战心惊,走过去查看,见那是一堆黑色的金属,像一只粉身碎骨的大鸟,难闻的焦烟从残骸上不断地冒出。不需要工部的同事前来指明,连我也能依稀看出,制作者必定掌握着某种精巧而高级的锻造工艺。这不是我们时代之物。 看起来,外星人已把警告转变为了实在的惩罚。我的泪珠在眼眶中久久打转,内心深处某种东西正在可怕地苏醒。我对要去的地方第一次感到了胆怯。 这时,有人走到了我的身旁。我嗅到了胭脂的气息,它盖过了燃烧物的恶臭,成了这世界上惟一的希望。我悄悄地捏了一下女人的手心。她的手冰凉得像一条蚕。我记起,落红今年十六岁了,这是一个可悲而危险的年龄。 更多的闪光风暴一般在天庭上滚滚疾行。大雪纷纷的垃圾一样的人造物质,从未来哗哗地坠落到我们中间,扰乱并耽误了整整的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我们便像是平面图画中的水墨人儿,歪歪扭扭向着永远也走不到的新都艰难走去。 【二零七六·基地】 “击中了!”尖细的女人声音,在太空中犹如吸血之蚊。 在两百公里的低轨道上运行的一颗卫星,沉静美宛地爆炸开来,在太平洋上空一个巨型气旋的上方,增添了一个小小的涟漪。 这是我们在三天中摧毁的第六颗攻击卫星。此外,我们还击毁了两艘空天飞机。 在我看来,这些物体在弥留的最后瞬间爆发出来的光芒,华丽程度超过了太空中所能见到的其它灵辉,比如:难得一见的垂直闪电,太空垃圾的反光,火箭残片的光斑,以及,冰块或冻结的尿液的泛光。 我想,不因为别的,这是因为它们代表着死亡。 三号基地长三百米,质量六百五十吨,装载有二十四门定向能武器,在五百公里的高轨上缓缓运行,它的任务便是执行死亡。我们用粒子大炮摧毁五千至八千公里以内的各种航天器。而敌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现在,连我在内,基地上有七十二名军人──七十二名青春少女,平均年龄十六岁。 按照宪法的要求,我们都已在十二岁之前做了阉割。 参军前我是南京市第五十三中的一名高一学生。战争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我还在读幼儿园时便开始着迷于历史中的不解之谜。那些明朝的古人,是否曾在一四六一年进行过一次影响深远的迁都?目的是为了什么?正史对此没有记载。这成了我课余最感兴趣的问题。 我广泛搜集各种资料,接触到了成人学者们的高深讨论。一种说法认为,他们的确曾经迁移,但是,不久后便重返了北京。因为,他们到达新都后,统统丧失了生育能力。 学者们还提出了这样的假说:名义上为避难而兴建的新都,实际上是为着毁灭民族而设置的诱饵。 但真实的情况是,谁都知道民族并没有毁灭,我即是她的后代。这中间隐藏着趣味盎然的课题,吸引着少女们飞蛾扑火一般前去研习。我不知道,我这种特殊的兴趣,与我受阉的时间比一般女孩为早有没有关系。 总之,新都是一个神秘的所在,考古学家像寻找特洛伊城一样寻找它,却没有结果。 但根据传说,它似乎在亿万年前就为那一刻建筑好了。新都真的具有残留核辐射效应吗? 驱使人们离开北京城的天空闪光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新都是在地下七百米处,那些废矿井,其实便是古老宫殿和民居的遗址。 直觉使我嗅到了人云亦云中的不同。经过一年的研究,我发表了使学术界大吃一惊的观点。我认为,新都是虚构出来的,是一个编造的史实。这就是说,还有“正确的历史”或“本来的历史”所谓的闪光,毫无疑问是一颗超新星爆发,却被夸大成了“无处不在、遍及天空的闪光”这正如两百年后我们仍然还把太空垃圾误判作了飞碟。 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里面还有黑暗的内幕。钦天监在记录此事时,犯下的竟是一种或可称作“蓄意的错误”其目的是为着把年轻的皇帝诱离紫禁城,以便太监们最后实施篡权的阴谋,从而使中国落入一种异化人类的手中。我认为,这与发生在天顺五年的那次以天鹰座为中心的星系重组有关。这造成了一种致命的性传播疾病在全国的流行,导致了大明臣民身体的集体性亢奋。的确,七百年前,世界还处于一个两性共存于同一空间的时代,即便是太监他也总有宫女相伴。自此之后,全球化的脚步声才真正响起。 然而,就在我准备寻找更多证据来证明以上结论时,传来了战争爆发的消息。不期而来的战争打断了正常的学术活动。政府号召每一位爱国青少年报名参军。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五十年前的那场天战释放的巨大能量,触动了时空的敏感神经。在茫茫太空被自由电子激光器、粒子大炮和原子弹的恢宏闪光点燃的那一瞬间,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不,确切来讲,使人类的后代看到了那种本来就存在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基本粒子之后”或者“元子”从那时起,太空中便若隐若现地反复出现着幽灵飞船,经考证它们悉数来自过去。它们不断地袭击未来。这便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战争。与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一样,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它使我想起了“反前”艺术家的时髦说法:战争本身是一种智能,它也会繁殖和进化。我觉得“反前”艺术家比军事家更酷。 但最终吸引我参军的并不是艺术的魅力,而是战争所蕴含的历史因果关系。 我看到,陈年旧事的尾迹,附着在幽灵飞船的身上,正在群星之间,拖曳出女人一样的芬芳,创造着颇似物理的奇迹。这是多么的让人心动啊。历史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与花季宇航员一起步入了太空。 战争本身是不幸的,不过,它也产生了某些良好效应:冷战中的东方和西方-─也就是女人和男人的二元社会-─放弃了矛盾对立,结成了名义上的联盟,一起来护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