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卡门青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4/6页)

我此后若干年的前途。一天清晨,我睁眼醒来时,却不料自己已经成了作家。

    在理查德的催逼下,我纯粹为了练笔,偶或描绘过我们圈子里的人物、不足道的经历和谈话之类,随笔式的,而且尽可能写得忠实,另外,我还撰写过几篇同文学与历史有关的文章。

    这天清晨,我还在床上躺着,理查德走进我的房间,把三十五个法郎放在我的被子上。“这归你。”他用一种生意人的口气说。他让我猜,但我怎么也猜不着,最后他才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报纸,把上面刊登的我的一篇小说指给我看。我的不少手稿他都抄录了,背着我投给了他认识的一位编辑,替我卖了钱。刊出的第一篇小说以及稿酬,现在都捏在了我的手里。

    我当时的心情很奇怪,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对理查德这样先斩后奏,我本来很恼火,但是,我第一次产生了作家的甜蜜的骄傲感,见到大笔的钱,想到突如其来的小小的文学家声誉,这种种感想力量更大,终于占了上风。

    我的朋友带我到一家咖啡馆去同那位编辑会面。他请求把理查德给他看的另一些作品留在他那里,并让我不时地寄些新作去。他说,我的作品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有关历史的文章,他愿意再要几篇,稿酬从优。这时,我才明白这桩事情的重要。我不仅可以天天吃上正正经经的饭食,还清数目不大的债务,而且还可以抛弃强迫性的学习,或许不久便能自力更生,在我所喜爱的领域里埋头工作。

    事后有一次,我收到那位编辑寄到我住处来的一大堆供我写评论用的新书。我恨不得一口吞下去似的浏览了一遍,足足忙了几个星期。但是稿费要到一个季度末了才支付。我看到收入有了指望,生活就比以往过得好一些。一天,我发现只剩了最后几个铜板,便又开始了饥饿疗法。一连几天,我只在自己的阁楼上吃面包喝咖啡,后来,硬是被饥饿拽进了一家餐馆。我带了三本供我写评论的书,准备留下当作付饭费的抵押品。事前我已经去过旧书店,但人家不收。饭菜可口得很,到了喝黑咖啡的时候,我心里有点害怕了。我吞吞吐吐地向女招待员承认身上没有钱,但是愿意把这些书留下来当抵押。她伸手拿了一册,是本诗集,好奇地翻阅着,然后问我,她可不可以阅读。还说她那么喜欢读书,就是弄不到手。我心想,这下可得救了,便建议她留下这三本书顶替饭费。她同意了我的建议。就这样,她一次又一次地收我的书,总共顶替了十五法郎的饭钱。薄一点的诗集我拿去换一块干酪和面包,长篇小说能换来干酪、面包,外加萄葡酒,单行本的中篇小说只能换来一杯咖啡和面包。据我的记忆所及,这批书多半是些在风格上力求时髦的蹩脚货,而这位好心的姑娘可能由此对当代德语文学获得了一个离奇古怪的印象。那些个上午,我今天回想起来还感到愉快:我满头大汗,一目十行地读着某一本书,只想赶紧读完,写出几行评介文字,在中午以前把它了结,好拿去换点吃的东西。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不让理查德知道我缺钱花,因为我对此感到羞惭,其实这毫无必要;只有万不得已时,我才求助于他,而且总是在短期内偿还。

    我并不把自己看作作家。我偶尔写的都是通俗小品,而非文学著作。我私下怀着一个希望,有朝一日我将创作一部作品,一曲伟大而勇敢的渴望与生活之歌。

    我那明镜似的快活的心灵,有时也蒙上忧愁的阴影,不过暂时还没有真正被扰乱。这种忧愁便是一个抱有梦想的孤独寂寥者的哀伤,时而袭来,或者一天,或者一夜,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过了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又卷土重来。渐渐地我对它已经习以为常,一如对一位亲密无间的女友,感到它并不折磨人心,不过是一种烦躁不安的疲惫困倦,而且自有它的甜蜜。当它夜间向我袭来时,我便几小时不睡,躺在窗台上,眼望着漆黑的湖,画在苍白的天幕上的群山的黑色轮廓,以及天空中美丽的星星。随后,经常有一种甜蜜得令人不安的强烈感情攫住了我,仿佛这一切黑夜的美凝视着我,义正辞严地在指责我。仿佛星星、群山、湖泊都在求索一个人,这个人能理解和说出它们的美以及它们的无声地存在着的苦恼,仿佛我便是这个人,仿佛我真正的使命便是在文学作品中表现这无声的自然。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可从来也没有想过,只是感觉到这美的、严肃的夜焦躁地无声地要求着我,期待着我。我也从未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写过一点一滴。不过,我感觉到了自己对这些无声的声音负有一种责任,通常在过了这么一夜之后,我就一连数日独自外出徒步远行。我觉得自己似乎可以由此向默默恳求我的大地表示少许的爱,过后我自己又放声嘲笑这种想法。这样的狼游为我日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在此后大部分的岁月里,我便成了这样一个狼游者,数星期或数月之久地游历许多个国家。我惯于只带不多的钱和一块面包去作徒步远行,白天孤独无伴地匆匆行走,也常常露宿旷野。

    我一心写作,完全忘了那位女画家。这时,我收到她的一张便笺;“几位男女友朋星期四在寒舍茶叙,敬请光临,勿忘携贵友同来。”我们去了,见到一小伙艺术家聚在那里,几乎无一不是没没无闻、遭人遗忘、一无成就的,这使我颇有感触,虽说他们个个看来都踌躇满志、兴高采烈。主人给大家端来了茶、黄油面包、火腿和沙拉。我找不到一个熟人,又向来不健谈,便屈从于辘辘的饥肠,默默地埋头吃喝了大约有半个小时之久,而其余的人却尽在品茶和闲聊。当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想要吃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一大盘火腿几乎都被我一人独吞了。我误以为至少还准备着一盘哩!于是,他们都轻声地笑了起来,还向我投来几道讥诮的目光。这下我可火了,暗暗咒骂那个意大利女人连同她的火腿。我站起身来,走到她面前冷冷地道了声歉,并说,下一次我将自带晚餐来,说罢,拿起我的小帽子要走。

    阿格丽哀蒂从我手里夺下帽子,惊讶而又心平气和地望着我,诚恳地请我留下。一盏落地灯的灯光,透过纱罩减弱了强度,照射到她的脸上,恼怒中的我,用突然领悟的眼睛,看到了这个女人奇妙的、成熟的美。顿时间我变得非常不懂规矩,非常愚笨,象一个受了责罚的小学生似的在离大家稍远的一个角落里坐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