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朝德川家康13长河落德 (第5/5页)
一兵卫之妹暗中从京城接到肥后,为他生了一男一女,姊唤阿辰,弟名菊丸…这些传言多为附会,不多言。且元身在京城之时,谣言还未传开。但秀赖还在人间之说,使得追查愈紧。甚至还有人说,尚在人世的不仅有秀赖,在大坂城破头一日,秀赖、淀夫人与大藏局等人就已不在城中,早已遁去他乡… 然而,关东的追查愈急,也是因家康称要在京城待到秋后。世人认为,家康公之所以久待,便是为了荡平丰臣残余,扫尽天下乱事之源。庄右卫门去了板仓府邸,禀报家中有自称片桐且元之人。板仓胜重一听,大为吃惊,急急赶到了三条衣棚。 片桐市正在板仓胜重心头,仍是一个谜,且元称不上jianian猾之人,也难称忠贞之士,更非忘恩负义、仅仅为出人头地而汲汲营营的小人。胜重有时觉得且元工于算计,有时又觉得他甚为诚实。对于大坂,且元自是个令人咬牙切齿、心思不定之人。但这样一个片桐且元,却深得家康同情,投关东之后还得到加封:“在你自己领内,你喜欢怎样便怎样,好生养息身子吧。” 但且元为何不领受家康好意,反而暗中潜入京城? 怀着疑问,胜重只带了一个随从,便装行至庄右卫门家中。穿过院子,进到一处院落,他猛地怔住:一个幽灵一般的影子蹲在狭小的院中,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掘泥,在墙根处埋东西。他是市正?为何会如此衰老?上次见市正的时候,他还是一身披挂的大将。 “是市正?” “噢…”且元惊讶地抬起头,道“大人果真来了。”他声音有些嘶哑,忙遮住身旁的碗。 “您在干什么呢?大热天,在这太阳底下。” “被大人看到了…” “碗里是什么?” “是这家女主人煮的韭菜粥。” “哦,看来不合您的口味啊。可是…”胜重苦笑“您是觉得人家一番好意,剩下不好,才倒掉么?”胜重以为,照且元的性子,他会这般做。 “大人看看这个。”且元指着墙根处已长出了藤蔓的牵牛花“这花啊…且元希望它能开花。这花是太阁大人的…” “太阁大人?” “是。刚至长滨城之时,一向习惯早起的太阁大人对且元道:助作啊,养牵牛花之事就交给你了。”说着,且元掩盖了倒在墙角的韭菜粥,站起身“此处是且元病卧之处,不免肮脏,还请大人莫要见怪。里面请,所司代大人。”他踉跄了一下,扶着墙根,挪到廊下。 胜重眼圈一热,几欲泪下。 “太阁大人栽种牵午花的时候,正如日中天。”且元踉踉跄跄走到门前,把碗轻轻放下,进屋。屋内檀香味轻轻散溢,他定是知胜重要来,早燃上了。“大人一定觉得奇怪,且元既已领受了大御所加封,为何还要暗中来京?” “正是。此是为何?莫非加封诸领,大人无一处满意?” “不敢…且元昨日和高台院同去了刑场,为国松公子送行。” “那非国松公子,应是冒国松之名的刁民。” “是也罢,不是也罢,都不甚重要了。虽说高台院还健在,但丰臣氏已被除根了。” 胜重不敢插话,他心中尚有疑问:且元把自己请到这里,到底是为何? “且元并不会因此事而怨恨德川幕府。” “哦。” “一切不幸,都归咎于且元的无能。且元也知大御所和板仓大人都为了丰臣氏的存续,费尽苦心。但正是如此,我才更加苦楚,如火烤油煎。”且元指了指院中的牵牛花,干枯的手指即如冬日枯枝“大人看看那个。且元一见那墙,就如同见了大坂城墙,一见那牵牛花,就如见到了太阁大人的英灵…” “哦。” “事到如今,何可逆料!且元自己怎样都无所谓,但总想保住右府一城之主的香火。” “…”“到如今,丰臣氏已家破人亡,片桐且元却得到了三处城池。大御所令我任选其一,安享晚年。所司代大人,事到如今,且元能安享晚年吗?” 胜重吃惊地盯着眼前之人,他这才明白且元为何暗暗进京。“市正大人是想为太阁殉身?” “大人想,若…若且元死在某处居城,不仅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太阁,还会被后人斥为卖主求荣的jianian贼…”说到这里,片桐且元抓住褶皱的衣裳,大哭不已。 板仓胜重扭开头,拭去眼角的泪水。“且元有一事相求,大人。”且元大哭了一场,有气无力道“希望大人能明白且元的心思:片桐且元不想死在大御所所赐城中。” 板仓胜重不点头,不摇头,单是紧紧盯住院中的牵牛花。花藤已经沿着墙边的竹子往上爬,茎上已有了小小的花骨朵。 “且元不能死在大御所所赐城中,绝非心怀怨恨。请大人多多体谅,且元将感激不尽。”且元双手伏地,向胜重深施一礼。 胜重所见,已非一个武士的坚韧,而是一个寻常人的良心。 “且元对德川感激不尽,但却不敢死在所赐居城,请大人体谅且元的苦楚。且元死时,对大御所和德川无一丝怨恨。” 胜重扭过头来,看住且元,道“市正已决定死在此处了?”且元苦笑点头“原本是想切腹,但这样一来,外人会以为且元是对关东心有怨恨。命贵命贱,都是一命,舍弃性命时必须慎重。故,且元欲不食而去。” “哦?”“因此,且元才把粥埋下,刚才却被大人看见了。且元希望将粥食供奉太阁的英灵,不食而去,望大人能明白…” “我明白!”胜重感慨如咽。寻常武士往往会一边喊着豪言壮语,一边走向死亡。在他们看来,且元这种死法真不体面。但胜重却知,且元之苦,常人不明,且元之境,常人不及。“胜重明白,大御所于您有恩,但您亦不敢忘了太阁的恩情与嘱托。” “是。” “胜重愚笨,却能理解您的苦楚。” “多谢。”且元将手置于膝上,哈哈大笑道“日后,且元仍会用这家女人给我的粥食为花施肥,看看是那花先开,还是且元先到太阁大人面前受他的训斥。多谢了,多谢了!” 胜重无语,起身离去。 此后四日,大坂城陷落二十日后,亦即庆长二十年五月二十八,板仓胜重接到片桐且元的死讯。孝利的家臣从茨木城赶了来,带走且元的遗体。片桐家对外宣称,且元公逝于大和额安寺内,享年六十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