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神秘老者二 (第3/5页)
睡不着觉,如果一棍子把德国打趴下,让他彻底翻不了身,那么和中国需要树立外界敌人相同道理,西方各强国的注意力也只可能转移到外面去,至于哪个国家会让他们担心,这用脚指头想想就可以了。想象一下,中国率领一帮国力并不强大的小兄弟,去跟由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意大利…等等等等西方国家组成的联军再来一次世界大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都需要休养生息,这样的战争在二十年内不大可能打起来,可是等大家缓过气来后,那时侯中国可就麻烦大了!为此,史秉誉得出的结论是,要参战(不参战中国不可能走到更广阔的世界去),但战争规模必须受到控制,最好打到最后,西方列强谁也吃不掉谁,只能维持欧洲原状。只有这样,才最符合中国利益。 和以前一样,俩人年纪虽然大了,却还是那么固执,就算看法只有一点差异,他们也会争执不休,这对俩个好友来说,争论成了一种生活的乐趣,可他们现在是国事顾问,属于站在幕后给那些领导人指引方向的设计师,他们俩个观点不一致,苦不堪言的只能是必须虚心请教,不然就有忘本嫌疑的领导人。“俩个该死的老家伙什么时候才上天去?”每当俩个导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堂堂国家主席跟个学生似得,一会儿跑到这头点头称是,一会儿又在另外一头竖起大拇指赞叹伟人高瞻远瞩,跑来跑去时,心里总会冒出这种哀怨来。 也许是心诚则灵,还没进入二十一世纪,史秉誉因为偶尔着凉,引发感冒发烧,开头他也没引起重视,等发觉不对,再治疗已经为时以晚,丢下心爱的女儿,先杨沪生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史秉誉的过世对杨沪生造成了极大打击,一夜间,他看起来苍老了十年。史秉誉离开没两年,何清萍又因为疾病告别了人世。这个世界和自己最亲的亲人先后离世让杨沪生万念俱灰,有种到寺院出家做和尚去的冲动,可他的身份让这种想法实在惊世骇俗,那些和尚有个国父当同门会高兴,可其他人就不会那么开心了,于是杨沪生入空门的念头也只能是念头。 兄弟、妻子先后离他远去,现在没人跟杨沪生争吵,也没人管他勾引年轻貌美的小女孩,杨沪生感觉这个世界实在寂静的让人想要掉眼泪,没人争吵,他觉得心里闹得慌,人到老年,女孩还是那么美丽,可杨沪生已经不会动心,一想起妻子的眼神,什么风流念头全没了。成了孤家寡人的杨沪生也不想再受人打扰,这时候,他连到部队拜访老部下的心情也没了,寻了个幽静的地方,真的自己关了自己的禁闭,每天练练毛笔书法,养了几只小猫、小狗、小鸡、小鸟图个开心,对国事,他这个国事顾问再不过问,他连报纸也不看了。反正不管人们怎么想,地球总是要自己转的,国家命运、民族强盛,当你死后,这些都跟你无关。杨沪生完全抛开了一切,跑到山林当起隐士,国家领导人自然松了一口气,现在没有谁会干预他们治国方针了。 历史的巨轮还在继续转动,也没有因为杨沪生看破红尘有所改变,杨沪生和史秉誉预料中的世界大战还是爆发了。 虽然杨沪生与史秉誉,一个当了隐士,不再过问国事,一个早已病逝,想过问也无从过问,可国家政策早已决定,又岂能轻易改变?于是,一切都有如二十年前杨沪生和史秉誉构思一样,先保持中立,接着又寻找借口,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杨沪生和史秉誉参照以前所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将一切都设计的很完美,可他们却忘记了,当他们提前终结了清朝政府,让中国国势强大起来后,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个历史了。不错,世界大战还是照样爆发,可时间提前了两年,而且战争一开始,各种原来一战没有或者后来才出现很不成熟的武器,接连登场亮相,更让他们没想到的,首先宣战的是俄国而不是奥匈帝国,在普法战争中打了败仗的法国,当世界大战爆发后,表现还不如拿破仑三世领导的法兰西帝国,没多少时间就宣布投降了,意大利充分地发扬了他的墙头草本质,虽然与奥匈帝国有着无法排解的冤仇,他还是加入了同盟国,对协约国宣战…一切都不同了,迷信开国国父,十足教条主义的中国却还按部就班,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并且因为协约国战事不利,为了扭转战局,迫不及待投身进去。如果早知世界会变成这种局面,杨沪生和史秉誉决不会对这场“未来的战争”做出任何建议。 一场欧洲引发的战争,影响如此之大,连隐居在深山老林,打算不问世事的杨沪生也知道了。 已经不知激动为何物的杨沪生开始只是觉得中国参战时机没把握好,参加战争早了点,欧洲那边还没两败俱伤,中国就急不可待表明立场,没有把自己当成世界军工厂,大发战争横财,这也未免太毛躁了。不过加入协约国,短短几年后进入战胜国俱乐部,虽然代价稍微大点,回报还是有的。抱了这种心态,杨沪生还是继续钓他的鱼,喝他的老酒,到寺院与住持聊聊天,清明时节给妻子好友上上坟“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样悠闲的时间没过多久,杨沪生突然发现周围气氛有些不大对头了。 说是两耳不问窗外事,可杨沪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身边的警卫部队还是要跟外界联系的,寺院里的住持又会接触各行各业人士,从听到的那些人交谈中,杨沪生有一种不祥预感。杨沪生是一名老资格军人了,作为一名曾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帅,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战争嗅觉,对自己的感觉,他还是很相信的。 果然,不过是让警卫员将最近报纸拿出来,略微扫了几份,已经修炼到古井不波心态的杨沪生差点心脏病发作交代在那里。 为了避免那些尊重自己的政治家,有事没事跑过来请教,也为了避免再为国事cao劳,杨沪生早就立下规矩,除非杨沪生自己要求,不然任何人不得打扰他隐居,连内部参考他也不看了。现在杨沪生看到的报纸与一般平民百姓看到的,上面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