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帝国时代_第一百一十章投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投诚 (第2/3页)

前走。

    孙永金可不是什么老兵,自然看不出来,可是他却毫不担心,因为他对自己的部下拥有着绝对信心。

    不过,哨探信息的传来,还是让他心理有了一个准备,同时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晋王李定国。当刘之复等人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无论是孙永金还是李定国脸都丝毫没有惊异之色。

    刘之复也是干脆之人,来到军前,直接单膝跪下,交出腰间的跨刀,露出割断的发辫,胡乱的披散在脑后,让看见他的人,一眼就能知道,这是投诚之意。

    孙永金手下的兵丁绝大部分由传送过来的克隆人组成,根本就不懂得犹豫,收下武器,便将他带到了孙永金和李定国的面前。

    刘之复这人既然能够被吴三桂任命为总兵,说明他绝对不是一个笨蛋,而且一旦决定一件事情之后,更是干脆得很,看见孙永金便很是利落的跪了下去,说道“参见晋王殿下,参见孙殿下。”

    孙永金微微笑着,说道“你就是刘之复。”

    李定国微微有点咳嗽,在孟定一带作战之时,身染瘴疾,虽然来到永昌之后,再度让大夫开了几副药,但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不过为了维护一代名将的威严,依然作色喝道“听说你当了满清鞑子的总兵,如今看起来很是风光啊!”这个时候,是个傻子也能够听得出来,李定国说的是反话,经历孙可望的内讧之后,李定国曾经对这些投靠满清的将领很是恼火,也充满了极大的不信任,因此,只是一番话出去,便吓得刘之复汗水涔涔而下。

    孙永金也是笑眯眯的看着,一句话不说,看看刘之复如何应对。

    只见他一边如倒头葱一般的磕头,一边说道“当日我军孤立无援,这才不得不投降了满清鞑子,出此下策,绝非我的本意,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晋王殿下,孙殿下原谅。”

    他一边说着,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来“虽然我不得已投降鞑子,但是一直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时无刻不是想着光复大明的江山,若有虚假,天打雷劈。”

    “如今,我听闻孙殿下和晋王殿下兴兵西南,要灭了吴三桂那个狗贼,自然是忙不迭的前来投靠,甚至于不惜与清兵在阵前决裂,连连掀翻了清兵十数个大营,也要与晋王殿下和孙殿下汇合一处。”

    孙永金听着,听着,怎么觉得刘之复越说越过分了,孙新早就快马来信,把昆明的情况说的一清二楚,刘之复在看见明军连番大胜之后,确实产生了动摇,但是他的叛乱绝对谈不是什么心怀大明,不过是想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最后再让吴三桂嫡系亲信临门一脚,逼迫的不得不造反。

    攻破清兵十几个大营,这中间当然有刘之复的功劳,不过像他这样厚脸皮,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的还是不多见。

    李定国看着他的模样,无奈的摇摇头,这货简直就是明军的耻辱啊,而且这家伙还曾经算是他的部下,于是咳嗽着对孙永金说道“见笑了,见笑了!”

    孙永金表示很无所谓的耸耸肩,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大半年了,他早已不是当时的那个小愤青,做什么事情都完全是凭着头脑发热。在接触了一些人和事之后,特别是接触了那些投诚过来的人之后,更懂得了,世界绝对不存在什么完人,刘之复这货虽然看起来不着地,但是既然能被吴三桂重用,定然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对他的胡扯,也不点破,只是在那里笑嘻嘻的看着,很随意的问道“你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了这么半天,可是半点没说你究竟能做什么,难道你不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吗?”

    刘之复听到孙永金的话,微微一怔,接着脸浮现出一丝大喜过望的神色,然后很是坚定的说道“虽然投降清兵一事,有着如此众多的无奈,但是,我也知道,仅仅凭着三言两语,就能赎罪,那也是不可能。因此,若是两位殿下要与昆明一起夹击清兵,我愿为先锋,为保我大明江山,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到这里,他又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知道,凭着区区三十多人,是没法担任先锋一职,所以,还请允许我稍稍的收拢的一下自己的军队,他们虽被打散,但部将都还忠诚,听说我归顺大明,自然会前来投靠,到时候又是一支可用之师。”

    孙永金微微点头,刘之复的这句话,他是相信的,不过,这支遭遇如此打击的刘之复部的军队,可用之师,人数绝对不会太多。所以,凭着这一点,刘之复想要在他的军中有所作为,那是很难的,不过,孙永金还是决定用他,只是犹豫着,李定国是否会原谅这些叛徒,于是正要开口说点什么,李定国已经率先说话了。

    “西南陆沉,多少将领不得已委身投敌,这些我都是知道的,叙国公马惟兴、淮国公马宝、将军塔新策、公安伯李如碧、宜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