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人区_龙走进无人区探奇摘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龙走进无人区探奇摘选 (第3/8页)

里面,只把头胸部露在螺壳外。

    两只鳌足一大一小,通常右鳌比左螫大。第一第二对步足细长,用来爬行。第三第四对步足短小,末端粗糙,用来紧紧支撑螺壳内壁,使身体保持稳定。最末一对腹肢已演化成钩状,用来钩住螺壳。虽然背负一个对它来说是不轻的螺壳,行走还相当快捷。蜷缩在螺壳里的身子是伸着的,很像虾。据说它的真名本来就叫寄居虾,后来不知怎么都叫惯了寄居蟹,就随俗不改啦。

    寄居蟹每蜕皮一次,身体随着长大。到一定时候,原有的螺壳容不下长大了的身体了,就得寻找比原有的稍大一点儿的螺壳藏身。偌大的大海,不是到处都有空螺壳可供它们挑选的。寄居蟹又生性从不侵犯活着的海螺,从不强行逼迫海螺让出螺壳给自己居住。那怎么办呢?到处找呗。

    这里讲一个海洋生物考察队贝壳标本被偷的故事。这支考察队有一次进入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有一天早晨一觉醒来,发现辛辛苦苦采集来的堆在帐篷前的空螺壳标本,全都不见了。这些色彩艳丽、形状别致的空螺壳,到底被推偷走了呢?考察队长察看了现场,很有把握地说:“这是寄居蟹作的案,你们看,这些破旧残缺的空螺壳,就是它们换下的。”可不是,原来堆放空螺壳标本的地方,现在尽是些残缺破旧的空螺壳了。老队长接着说:“这些寄居蟹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动物,它们不仅能正确地选择贝壳的大小,而且还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呢!”

    更加有趣的是有几种寄居蟹,还能主动向同类互相交换螺壳。需要换壳的寄居蟹,在找不到合适的空螺壳时,会主动去找自己的伙伴要求交换螺壳。它看中一个同伴身上的螺壳,如果正好对方也感到自己所寄居的螺壳太大,背着太累,就会主动建议对方互相交换。

    怎么个建议法呢?“谈判”是怎样进行的呢?

    据观察,寄居蟹种类不同,“谈判”方式也不同。

    有一种寄居蟹要求交换螺壳时,总是用自己身上的螺壳,连续碰撞对方身上的螺壳。另一种寄居蟹要求交换螺壳时,不是碰撞对方螺壳,而是去摇晃对方螺壳,来表示自己的要求。还有一种寄居蟹要求交换螺壳时,上述两种方式它都会用,有时采取碰撞方式,有时采取摇晃方式。

    那“谈判”的对方怎样表达自己愿意不愿意交换螺壳呢?

    据观察,被要求交换螺壳的一方,如果同意交换,一般它用自己的螫去轻轻拍拍对方的螺,以此表示同意交换,随后它就马上离开原来寄居的螺壳,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如果不同意交换呢,它就把身体蜷缩起来,舞动大螫,摆出一副敌对的架势。

    寄居蟹我国南北海滩上都能见到。由于种类不同,个体大小也不同。大型种类螯rou可食,味同虾蟹。

    对虾的长途旅行对虾主要产在我国的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的沿海;朝鲜西岸沿海,也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对虾爱作集群长途旅行,行程超过1000公里,历时两三个月。主要的虾群常经山东半岛进入渤海,有一部分向朝鲜西岸和我国的鸭绿江口附近行进,也有一部分停留在山东半岛的南岸,小股虾群向南可到达浙江沿海的舟山群岛一带。进入渤海的虾群,主要分布在黄河口、海河口、滦河口附近,甚至到达辽东湾附近。

    从春天到秋天,渤海湾沿岸各大河口附近,自然环境条件很适合对虾的生活和繁殖。这段时期那个海域的河口附近有机物质丰富,有利于各类浮游生物的繁殖。

    浮游生物是对虾幼体的食料。对虾就在这些河口海域产卵、孵化,幼体出在这些河口海域发育生长。

    成长的对虾在秋末冬初交配,这时候雌虾的生殖腺还不成熟,就把雄虾的jingye存储在胸部的纳精囊中,直到第二年春季产卵时候,才把jingye放出,同卵子结合。

    在黄海、渤海海域,对虾的产卵季节是4月底到6月底。每只雌虾产卵可达几十万到100万粒。受精卵发育很快,产卵后经一昼夜就可以孵化。

    对虾幼体刚孵化出来时,非常小,不吃东西,靠体内存留的卵黄维持生活,身体还不分节,所以叫它无节幼体。这种幼体经过12次蜕皮成为仔虾,再经过14次蜕皮才长成幼虾。幼虾生长很快,五六月间孵化的幼虾,到九十月间就长得跟母虾差不多大了(仅仅半年时间),对虾就可由卵子发育生长成长大的对虾。

    到秋末冬初,渤海湾已经寒气逼人,日照渐渐缩短,那里的自然环境变得不适合对虾生活了。于是已经长大了的对虾,成群结队迁移到黄海南部比较深的海里去过冬。直到第二年春天,它们才又沿着父辈走过的路线,踏上北上的旅途。

    对虾的寿命一般只有一周年。第一年夏季所产的幼虾,到第二年夏季成熟产卵,产卵以后就死去。只有少数对虾可以越过两个冬天,到第三年春天还能再度产卵,寿命最多两周年。

    在广东、福建沿海捕到的大虾,很像对虾,但都不是对虾。广东沿海产的大虾叫墨吉对虾,比对虾的额角基部稍高;福建产的大虾叫长毛对虾,额角比较矮一些。

    对虾南下最远只到浙江沿海。对虾只因早年市场常以一对两只为单位计算售价而得名,正式名字叫中国对虾。

    对虾名贵,价高,因捕捞过量,使对虾资源濒临枯竭。现国家已制订保护政策,限制国内外渔轮滥捕对虾。同时也发展人工养殖对虾,以提高对虾产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河蟹秋后为什么总要千里迢迢迁移大海河蟹生活在江河淡水,大多居住在通海江河湖荡泥岸或泥滩上的洞xue里。在淡水里生长四五年后,生长成熟,雌蟹雄蟹总要千里迢迢奔向大海,在河口浅海生儿青女,繁殖后代。我们的祖先早就观察到这一现象,在宋朝时候的古书中,就记录了这一点:“蟹至秋冬之交,即自江顺流而归诸海。”秋后河蟹下海,只是因为这时候海水比淡水更适合于它们和它们的后代的生活。为选择繁殖后代的最适生活环境而长途跋涉的迁移习性,叫做生殖徊游。

    成熟的雌蟹,大多在农历9月之前要蜕壳一次。这次蜕壳对雌蟹一生来说是个重要关头,因为雌蟹只有在蜕壳之后,在新壳还没有硬化的时候,才能跟雄蟹交配。

    在雄蟹向雌蟹求爱拥抱的时候,雌蟹会自动把腹部展开,暴露出一对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