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人区_神奇的白走进无人区世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神奇的白走进无人区世界 (第6/7页)



    他们认为把一些冰山拖运到秘鲁、智利、澳大利亚甚至更远的沙特阿拉伯和地球上其他干旱地区,在技术方面是可以行得通的。

    从经济效益看也很合算。据计算,从南极的普里兹湾拖一座冰山到澳大利亚,取得一立方米的淡水只要花费0。0013美元,这不仅比淡化海水便宜,甚至与当地的淡水相比也便宜,因为当地一立方米的淡水卖价是0。19美元。

    据这家法国工程公司估算,把一座8500万吨的大冰山,拖运8000公里,穿过印度洋是可行的,可以先运到亚丁附近的海面,再将冰山切割成几块,再从红海运到约旦等国。

    这样生产的淡水,也比当地的淡水便宜。目前沙特阿拉伯的城市用淡化海水生产的淡水,一立方米售价为0。79美元,而冰山融化的淡水平均每立方米只需0。53美元。如果把一座百万吨级的冰山运到约旦,每立方米的淡水只要花0。21美元。

    不过,目前拖运冰山以解决干旱地区缺水的计划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主要是解决投资和一些拖运中的技术问题,如怎样减少冰山自身的融化,拖运的动力问题和人员的安全等等。但是可以相信,南极的冰山为人类造福的日子,是指日可待的。

    冰原上的“绿洲”

    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有时会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

    绿洲是生命的象征,由于有地下水或者泉水的滋润,郁郁葱葱的树林,丰盛的牧草以及农作物都出现了。沙漠中的绿洲是鸟兽繁衍的乐土,有的绿洲甚至出现人烟稠密的村镇。对于长途跋涉在沙漠中的商队和那些沙漠之舟——骆驼,绿洲是他们心目中的希望之所在。

    南极大陆被厚厚的冰盖遮盖得严严实实,崎呕的冰原,纵横的冰河以及平展展的冰架,成为冰雪王国的主要角色,但是犹如沙漠中的绿洲一样,这里也有景色迥异的岩石裸露、寸草不生的干谷,成为白色的世界独具特色的景观。

    这些没有被冰雪覆盖的地面,在茫茫冰原显得特别珍贵,它们的特殊自然环境和气候尤其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因此人们称它们是冰原上的绿洲。

    据说南极冰原上的绿洲,最早是挪威人发现的。1935年,挪威的一艘船“托斯哈文”号在东经80度海域航行,这艘船是给捕鲸船运送燃料,并在返航时运走鲸油的。当时海况很好,“托斯哈文”号船长将船开到岸边,发现了一片没有任何冰雪的岩石地。登岸后,他们惊讶不已。因为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有一个淡水湖,和一座小山谷相通,南面是高约300米的岩石丘陵。再往南走,有一些紫黑色的小山丘,后面才是冰川的斜坡。在它的东西两边也是耀眼的冰川。

    挪威人用他们国家一个以捕鲸为业的郡名为这片冰原上的绿洲命名,这就是维斯特福尔特绿洲这一地名的由来。1957年,澳大利亚看中了这片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的露岩区,发现这里湖泊众多,各类第四纪沉积物,包括湖相、海相和古冰川沉积发育很好,是研究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的良好场所,便在这里建了戴维斯站。据我国到过戴维斯站工作的科学家介绍,维斯特福尔特绿洲气候很好,夏季日照长,有48天全天白昼,太阳不落。气温也较高,1月平均气温为零上1摄氏度,最高气温可达13摄氏度。此外,由于戴维斯站距大陆冰原有20多公里,中间隔有海拔100多米的丘陵,挡住了来自冰原的狂风,所以这里的风速要小得多。这些都为科学家进行野外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

    类似维斯特福尔特绿洲这样的干谷,在南极大陆的其他地方也有所发现。

    1946-1947年,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代号为“跃进行动”的南极考察计划,出动了13艘船只——包括两艘破冰船和一艘航空母舰,25架飞机和许多陆用车辆。有一架飞机在进行航空摄影时,在斯科特陆缘冰附近的海岸带发现了一些紫黑色的山丘,山丘之间点缀着天蓝色、碧绿色的湖泊。这片地方被命名为“班格尔绿洲”。

    因为发现它的飞机领航员,名叫戴维斯。班格尔。

    冰原上的绿洲,虽然不像沙漠中的绿洲那样生机盎然,出没有树木花草,但是比起天寒地冻的冰原,它却是不可多得的宝地。这里气温较高,暴风雪的威胁相对来说比较小,加上明镜似的淡水湖可以提供生活用水,因此许多国家都选择在绿洲建科学站。尤其是那些分布在沿海地带,便于从海上运输的绿洲,更是建站的理想场所。

    班格尔绿洲的一个淡水湖边,前苏联建有绿洲考察站。

    1939年,德国人在东经13度的南极大陆,离海岸8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希哈马尔绿洲,前苏联后来在这个有许多湖泊的丘陵地建了新拉扎列夫考察站。

    1947年1月,英国飞行员格里森驾机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里森绿洲”,它位于东经110度的温森斯湾地区,这里有未被冰雪覆盖的岛屿和半岛,砂砾和岩石上生长着苔藓、地衣和一些藻类,沿海的岛屿栖息着企鹅、雪海燕、巨海燕、贼鸥和海豹。1957年美国人在这里建了威尔克斯考察站,1959年美国人将该站交给澳大利亚。10年后,澳大利亚在威尔克斯站以南重建了凯西站,威尔克斯站已被废弃。

    我国在南极建有长城站和中山站,长城站建在南设得兰群岛面积最大的乔治王岛,一个背枕起伏的山岭、面向开阔海湾的无冰区。乔治王岛的中部和东北部是厚厚的柯林斯冰盖,终年冰雪皑皑,但长城站所在的绿洲却是遍布砾石的海滨高地,山岭之间静卧着三个小淡水湖,夏季,溪流沿着海滩奔向海湾。在山坡和地下水出没的谷地,到处可见绿茸茸的地衣和苔藓,附近的企鹅岛栖息了几千只帽带企鹅、阿德莉企鹅。位于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的中山站也是广袤冰盖上一块约5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山丘连绵起伏,并有一个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淡水湖。

    到目前为止,南极陆续发现的绿洲约占南极大陆总面积的7%。

    冰原上的点点绿洲不仅有利于人类在这里立足,建立科学考察站,它们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也不可低估。因为南极冰盖像厚厚的棉被将南极大地包裹起来,要透过冰盖去了解底下的地质地形相当费劲。这些星罗棋布的绿洲如同白色冰原的缝隙,大大有利于科学家认识南极的真面日。当然,绿洲本身特殊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根据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冰原上的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